孩子的跑步姿勢總看起來怪怪的、不協調,字也老寫不好,

這需要注意嗎?還是長大就會好了呢?

小心,這可能是「發展性協調障礙(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DCD)」。

彼此聯繫間出了問題,所以你會覺得他們冒冒失失、粗心大意,一下打翻碗、一下跌倒的,寫個字歪七扭八,連基本的事都做不太好,因此在國外,這樣的孩子還有一個名字--「笨拙兒童症候群(clumsy child syndrome)」。

許多研究發現發展性協調障礙的學童也會影響其學業表現,因為他們常有些共病的問題,例如閱讀技巧不足、書寫困難、社交溝通不佳、過動或不專心等問題,進而影響在校表現。根據統計,學童有「 發展性協調障礙」的比率高達5%以上,若在年幼時期不積極介入治療,未來可能會有低學業表現、自信、社交 、行為或焦慮等問題。

出現以下狀況,你的孩子可能有「發展性協調障礙」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精神醫學統計診斷手冊第五版(DSM-V),發展性協調障礙的診斷標準如下:

一、學習與執行動作協調技巧之能力,顯著低於該年齡在經歷學習與運用後應達到的程度。困難的表徵有:笨拙(如掉或撞到東西)、動作操作技巧不精確或緩慢(如接住東西、使用剪刀或餐具、寫字、騎腳踏車或從事運動等)。

二、準則A的動作技巧缺損,顯著且持續地困擾該年齡層應有的日常活動(如生活自理或自我維持),且影響學業/學校表現、職前與職場活動、休閒活動與遊戲等。

三、症狀在早期發展階段就出現。

四、動作技巧缺損無法以智能不足(智能發展障礙)或視覺損傷做更好的解釋,且無法歸因於神經學狀況(如腦性麻痺、肌肉萎縮症、退化性疾病)

這類的孩子通常在上了小學後,在學校表現上有問題才會被診斷,但在同時都早已出現其他行為上或生心理上的問題了,因此若在年幼時期即出現動作笨拙的情況,建議提早尋求專家協助。

由於發展性協調障礙目前是歸類於神經發展上面的問題,因此你說長大會好嗎?不會,但即早訓練,一定能夠獲得改善,畢竟我們的大腦是相當具有可塑性的,再加上這類的孩子智力通常屬正常,教育我們的大腦找到策略、建立代償機制、進而改善孩子的生心理狀態是可行的。

延伸閱讀:

>孩子講不聽、叫不動,爸媽該懂的有效對話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