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有400名學生就讀、

有著300多年曆史的貴族寄宿學校,學校預算900萬英鎊;

另一邊,是有超過700名學生就讀的公立綜合學校,

學校預算500萬英鎊;英國私立與公立教育之間無法逾越的鴻溝,

從最開始就拉開了序幕。

二者毫無交集,卻又在方方面面地被外界拿來對比。

那麼,如果讓雙方互換環境,

會出現什麼樣有趣或令人深思的畫面呢?

位於威爾特郡的沃敏斯特原校址始建於1705年,1707年竣工。

這所擁有300多年曆史的英國頂級私立學校,

最初由英國第一子爵Weymouth開辦。

Weymouth創辦學校的初衷,

是想讓他的員工子弟們免費接受教育。

但經過300多年的傳承後,學校的負責人逐漸摒棄了他的想法,

“特別是摒棄了免費教學這一想法”。

該校前身為一所男校,1969年變為私立教育學校,

1973年又合併了有兩百多年曆史的聖莫尼卡女校。

但這所學校的歷史還不止於此。

據現任校長Mark介紹稱,學校小到門廊都

是由英國著名巴洛克風格建築大師克裡斯多佛·雷恩設計

(聖保羅大教堂就是由他指導重建)。

沃敏斯特實行的是寄宿和走讀雙制度,

學校佔地60英畝(約合24萬平方米),

一年的寄宿費超過27000英鎊

學校對面就是校長的家,一棟建於18世紀、

已被納入文物保護名單的建築——這是給校長的特殊福利。

學校的宿舍,也是年代久遠的文化建築。

學校擁有64名老師,12個網球場,

還有一張特別的教師椅:

這是一張有著至少200年曆史的椅子,

椅子後面還留著1826、1827年的塗鴉,

很多歷任校長的肖像畫中,也是坐的這張椅子。

現任校長Mark當了15年教師,在2014年成為沃敏斯特的校長。

在成為校長之前,他曾在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當了8年的軍官。

在沃敏斯特150英裡開外的德比郡,

公立綜合學校貝姆羅茲就坐落在這裡。

貝姆羅茲始建於1930年,原來曾是一所文法學校。

1974年,貝姆羅茲才轉變為一所綜合學校。

這裡沒有體育設施,想打網球的學生需要自己找一片空地拉起攔網。

此外,學校在不遠處租賃了一個拳擊館,

由一名老師每週帶學生去簡單訓練。

2003年,Joe成為了貝姆羅茲的校長。

“我從事教育行業越久,我就越肯定,

教育是打破社會不平等的關鍵。

如果我們要為下一代建立更公平的社會,我們就要先改變學校。 ”

而Mark對此行的期待,是希望和公立學校的校長探討:

在他們看來,究竟什麼才是優質的教育?

私立學校的教育就真的是一流嗎?

公立教育就真的只能屈居二流嗎?

以這樣的思考為出發點,在BBC的主持下,

兩所學校的校長和三名學生互換環境,

開始了在對方陪伴下為期一周的體驗觀察。

Mark從沃敏斯特帶去的,是寄宿生Jon和Katie

還有一名從來沒上過公立學校的走讀生Xander

在Xander看來,人們總認為他是有錢有房的富二代,

但他想讓大家知道,事實並非這樣,“不要有這種刻板印象”

Katie則表示,自己一直生活在私立學校的“溫室”裡,

所以想通過這次互換,更加了解公立學校。

因為對她而言,“公立教育就是個謎”。

Jon曾經在公立小學就讀,但後來他的父母把他送進了沃敏斯特,

因為他們覺得這是最適合孩子的學校。

他的數學不太好,需要上補習班。

剛到沃敏斯特的時候,老師給Jon做了個測驗,

測驗結束後,老師建議他參加補習班。

所以在Jon看來,“公立學校應該不會為學生提供那麼多幫助”

另一邊,貝姆羅茲校長Joe和她的三名學生

Nazh、Qasim、Brett在陪伴Mark一行完成這次特別的體驗後,

也將去到沃敏斯特進行一周的交換體驗。

“我們學校的教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在Mark看來,“如果每所學校都向私立學校看齊,那教育問題就真的得到了解決”。

據調查顯示,只有7%的英國人接受過私立教育。

這個數字或許很少,但正是這少量的人,

佔據著國家的高級職位,拿著高級的薪水。

Joe對私立教育也很感興趣,

畢竟這樣的教育為學生帶來了顯赫的社會地位是不爭的事實。

如果公立學校能複制私立學校的教育模式,

她願意用這一周的時間去體驗。

如果能為公立學校帶來更優質的教育,她願意堅守在貝姆羅茲,

就算每週拿50萬英鎊的薪水也不會去沃敏斯特當校長。

“就算不能複製,至少我們了解過。”

貝姆羅茲的學生來自各個地方,

斯洛伐克、敘利亞、伊朗、唐卡斯特...

學校一般會直接接收外國學生,

這些學生一般都不會英語或只會一點英語。

在Mark一行到達學校的當天,貝姆羅茲就接收了13名外國學生,

並且正在對他們的英語、數學等能力進行測試以便於分班。

Mark帶來的三名學生就剛好和這批新生一起開啟了新的學習之旅。

不過,這樣的招生方式也讓Mark感到驚訝——

新生任何時候都能入學,這在沃敏斯特是從沒見過的方式。

沃敏斯特實行的是篩選錄取方式,在錄取學生前,

都會盡量和學生的父母見面,但顯然Joe的學校很難做到這一點。

“開學測試”顯示,

來自私立學校的三位學生平均閱讀能力

超過了18歲群體的閱讀水平,

而貝姆羅茲新生的閱讀水平僅相當於7歲孩子

(他們的名母語都不是英語)。

在貝姆羅茲,一半以上的學生都屬於這種情況。

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有讀寫障礙或自閉症,需要接受特殊教育。

在沃敏斯特的開學測試結果中,

新生的入學成績大多都是A,也就是全國排名25%。

除此之外,只有一小部分的B和幾個C,只有一個D。

在貝姆羅茲,150名新生中成績能達到A的只有5人左右。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Xander和Brett在貝姆羅茲的一堂美術課。

課上,Brett因為還剩一塊顏色沒塗完被老師叮囑而變得急躁起來,

坐在他對面的另一名同學也因為在課堂上說話被老師提醒。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Xander一直在認真畫畫塗色。

Xander好奇Brett和同學不認真上課的原因,

問他們是否有想過在課堂上搗蛋會影響自己的將來。

但Brett表示他知道後果,但這樣只是為了“好玩”而已,

“我又不是整節課都不聽”。

Brett明確地知道教育是很重要的,

不接受教育將來可能很難找到工作。

但在他看來,自己只是偶爾“不老實”,平時表現還是很好的。

但是,儘管有著這樣的覺悟,

Brett還是會偶爾在課堂上說笑、搗蛋、讓老師閉嘴。

在Xander心中,私立學校有一個很大的優點

是會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並把這種自信心轉化為動力。

Xander每天六點半起床,八點四十五開始上課,

Brett和同學則表示他們幾乎每天都八點才起床。

另外兩名沃敏斯特的住宿生也需要遵守學校的嚴格規定,

比如校服穿上後只能在放學後才能脫下、

晚上九點四十五就要上交手機、早上七點起床,七點二十就要下樓吃早點...

這些,在貝姆羅茲是幾乎沒有的規定。

沃敏斯特下午五點放學,

放學後還有各種各樣的興趣社團等著學生們,

“幾乎沒有無所事事的時間”。

而貝姆羅茲下午三點就放學了,

很多學生回到家後就一直玩遊戲或看電視直到吃晚飯,

飯後就差不多該睡覺了,“在家裡幾乎不做作業”

在沃敏斯特,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通過

包括英語和數學在內的五門GCSE科目,

但這樣的成績到了貝姆羅茲卻只有一半學生能達到。

貝姆羅斯和沃敏斯特有著相同的老師數量,

但學生數量卻是後者的兩倍。

但是就因為這個原因,私立就比公立教育更優秀了嗎?

為了驗證這一點,Mark給貝姆羅茲的學生們上了一堂課。

在課上,Mark的教學方式給孩子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他不會只在意那些活躍的學生”、

“他會提問我們中的任何人”、

“他私下會找我們談話並給建議,提高了我們的自我認同感”...

與此同時,來自沃敏斯特的Jon也正在上著貝姆羅茲的數學課。

Jon此前並不喜歡數學,

但他卻喜歡上了這裡的這個數學老師的課。

在沃敏斯特,Jon在基礎數學課上能拿到的最好成績是C,

但在貝姆羅茲,老師判斷Jon完全有潛力成為尖子生,“至少能拿到A”。

聽到老師這樣肯定自己,Jon表示

“ 如果(在沃敏斯特)有老師像這樣對我說的話,

我會非常開心的,說明公立教育不一定就差 ”。

但在Katie看來,貝姆羅茲一個班至少有30名學生一起上課,

這就意味著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在課堂上聊天、走神,

如果自己在這樣的環境裡,“肯定會學不進去”。

貝姆羅茲所在學區也包含了德比郡最貧困的一些地方,

這裡一半以上的學生接受著學校的免費伙食。

儘管環境艱苦,但仍有人心懷希望堅強成長。

來自敘利亞的女孩Nazh就是這其中之一。

Nazh想上大學,不想將來只做一個普通的白領,

如果有可能的話,她想考進牛津或劍橋這樣的高等學府。

談及對未來的期望,與Nazh年齡相仿,

來自沃敏斯特的Katie卻說自己喜歡烹飪和音樂,

將來如果能當一名小學教師就再好不過了。

很多時候,人們普遍認為,私立學校就是貴族學校。

老師們都是通過人脈關係進到這裡,

因為學生都很聽話,他們根本不需要太嚴謹的專業教學技巧。

學生們,大多出身顯貴家庭,只需要完成學業回家子承父業就行。

而私立學校,因為生源數量龐大且成績參差不齊,

老師們更是無暇顧及所有,

出身平凡的學生們又多自卑,才拉開了與私立之間的距離。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每當看到這些,不免讓人想起《最貧窮的哈佛女孩》裡的那個女孩,

在這個紀錄片中,也有這樣一個女孩。

在公立學校課堂上調皮打鬧、和老師頂嘴、

回家從來不做作業的Brett在去過私立學校體驗後,

相信自己將來也會有所作為,並決心作出改變。

私立學校思想獨立成績優異的Xander去了公立學校一周後,

也會感覺自己不如以前那麼自信。

有些時候,環境很重要,但自己的選擇和堅持才更重要。

因為如果連自己都放棄了,才是真正的失敗。

謹藉這部記錄片,謹以此文,

獻給為仍在夢想不懈堅持、不畏艱難的所有人。

來源:toutiao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