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出腦洞大開的日劇了。《結婚對象靠抽選》,

把很多人曾經yy過的“國家分配對象”演了出來,

講述的是在少子化危機越來越嚴重的日本,

新上任的大臣受命推行“抽籤相親結婚法” ,

要求年齡在25歲-39歲的所有未婚日本人

統統都要參加政府安排的相親,每個人只有三次拒絕相親對象的機會,

超過三次還不肯結婚的,就要去參加兩年反恐部隊。

一共只有8集的劇,已經完結。

日劇是真的短,也是真的沒一秒鐘是浪費的。

非常魔幻的設定,但劇情發展卻非常真實。

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個政策,大家會是什麼反應呢?

男主角龍彥,是個熱愛漫畫、有社交障礙的宅男,

永遠是一副毫無自信地佝僂著身軀抬不起頭的樣子,

不知道怎麼跟人溝通,跟陌生人說起話來都結巴,

尤其可怕的是,他還有潔癖,

要不停地洗手、在餐廳吃飯要自帶餐具和吸管。

可以想像的是,這樣的他別說交到女朋友,

大部分女生甚至都不願多看他一眼。

不止一個女生當面罵他死宅男。

他會做飯,可以一個人過得很好,

但是想到孩子的時候,也會想要結婚。

所以對於政府突然頒布法令施加給國民的這項相親結婚的義務,

他非常樂於接受,還為此去買了西裝。

可是沒用,他一次次地被拒絕。

第一次相親的女生連跟他多說一句話都不肯就稱病走了。

他的兩個好哥們,其中一個跟他一樣,沒有人瞧得上,

原本希望通過這項法律的頒布找到對象,

結果也是一次次被拒絕;

另一個長得帥又高學歷,其實是個未出櫃的同性戀,

最開始假裝對這種事情不屑一顧,

靠故意表現得很討厭來讓女生拒絕。

女主角奈奈,是個白富美,靠家庭關係謀得了一份穩定工作,

交往的男朋友嵐望覺得她不適合結婚,

剛好在法律頒布之前跟她分手,於是她也不得不去相親。

這種條件的女生,到了相親市場,想都不用想會有多搶手,

男生們根本不願意拒絕,只能由她自己利用僅有的三次機會來拒絕。

她第二次相親時遇到的挫男,看到她的時候就被她驚艷,

不管奈奈謊稱“得絕症”也好、生活奢侈也罷,他都不在意。

這樣一個只看臉的男人,在跟奈奈約會時,

遇到自己第一次相親的女人在跟另一個男人相親,

竟然上前取笑那個女人是聽到法律頒布後特意去整了容。

且不說當眾侮辱女生的這種低素質,就只說這種以貌取人,

難道不正是因為有太多像他這樣完全只看臉的男人存在,

才會使得一些女人去整容嗎?如今他卻跑來冷嘲熱諷,實在太可笑了。

可笑的事情太多了。

龍彥第二次相親遇到一個事業有成的胖女孩。

她從小就被人嘲笑又胖又醜,所以她封印了結婚的夢想,

努力學習、又努力工作,終於得到瞭如今的生活。

可是,相親結婚的法律一頒布,她好像被打回原形,

只因為沒結婚,她努力掙來的生活就似乎變得沒有意義了。

她生而為人的意義,完全比不上她身為女人的意義,

她通過工作為這個社會所做的貢獻,都比不上最基本的生殖功能。

所以,在別人拒絕她之前,

她寧可先拒絕別人,三次之後,去反恐部隊。

龍彥第三次相親遇到一個看上去不錯的女孩,

可得知龍彥喜歡孩子後,她告訴他,因為得過癌,

她早已無法生育,所以她也早就打算不結婚了。

可笑的是,這項法律的頒布,正是為了應對少子化問題。

本質上是為了繁殖才必要的婚姻,

卻成為籠罩所有人的枷鎖,連並不能“繁殖”的人都要被迫接受。

一直被拒絕的龍彥提議這次由他來拒絕,但女孩不肯接受。

她也寧可去反恐部隊,用自己的選擇來表達抗議。

法律推行一段時間後收到了數據反饋,

以地區為單位推行的相親,

小城鎮成功率較高,而東京卻很難;

選擇去反恐部隊的人數多到將會導致政府預算超支,

而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女性。

為什麼女性更不願意將就?

不僅是因為女性更浪漫更愛幻想,

更不願意僅僅因為生理需求而結婚,

還有一個非常理性的原因是,貿然進入一段婚姻,

女性要付出的成本,比男性實在高太太太多了。

所以對待這種強制相親,男性的接受度會比女性高很多。

但這也正體現了男主角龍彥的可貴之處。

這部劇是藉由他的轉變來推進表達“結婚不是人類義務”這一主旨的。

曾經的龍彥是一個熱衷為公眾福利發聲的人,

但讀書期間遭遇背叛使得他從此像變了一個人,

成為現在這種惹人厭的模樣,只能在博客上吐露心聲。

他本來應該是這條法律的“受益人”,

但他在相親中遇到各種各樣的人,

在第三次相親時遇到的奈奈的鼓勵下,在好友向他坦白性取向之後,

他變了,開始為呼籲改善“惡法”而奔走。

整部劇當然不是只有結婚相親這麼無可奈何的事情,

後期其實變成了由LGBT群體帶領的抗爭,

因為在這條法律下,最直接的受害者,

其實是身為同性戀卻只能接受跟異性結婚的結果。

LG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

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

劇中推行法律的大臣小野寺友紀子,

當年因為丈夫出軌而離婚,被視為婚姻的失敗者。

她唯一的女兒是一位自由記者,一直很不認同她。

後來為了幫助龍彥向她提交建議條款,

女兒向她坦白自己其實是同性戀。

她當時的反應令女兒十分失望。

可是最後,她終於理解了LGBT群體,

在女兒公開向她發問的時候,給出了正確的回答。

其實劇裡探討的點還有很多,比如家長與子女的關係。

推行結婚法的大臣應該怎麼對待不願結婚的同性戀女兒?

希望孫女嫁個好人家不要給家裡丟臉的奶奶,

應該怎麼對待嫁不出去的白富美孫女?

因為自己曾被丈夫家暴過就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女兒身上、

希望她不要結婚的媽媽,應該怎麼對待想要結婚的女兒?

最終的結果是,子女是子女,

他們的人生應該由他們自己決定,

而父母,也應該放開手,而不是將自己的人生寄託在子女身上。

當然,劇裡還有很甜的愛情,比如嵐望和好美,比如龍彥和奈奈。

看前幾集的時候,誰會想到那樣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人

會走到一起並且為彼此吸引呢?

雖然最開始,奈奈之所以會同龍彥約會,

只是因為她只剩一次拒絕的機會了而已。

但是真的約會了,居然意外的甜,

比如她幫龍彥矯正潔癖的時候,是看到龍彥用自己帶的勺子吃飯時,

直接用餐廳的勺子給他餵飯吃,

並且說,這麼潔癖以後怎麼接吻呢?

所以,儘管這條法律最終被廢除了,

但是龍彥還是感激這條法律,讓他見到了各種不同的人。

其實,劇中設置的“相親結婚法”看似荒謬,

實際只不過是用有具體條文的法律,

來代指現實中那種強大到可以左右幾乎所有人人生的觀念而已:

你年紀到了,你必須結婚,自己找不到對象,就由別人來安排相親。

有的人為了應付“法律”,互相之間並沒有深入了解,

只是覺得“還行吧”“差不多”,就匆匆忙忙結了婚。

然後又不得不很快離婚。

這樣的夫妻一定有很多很多,其實都是這項“法律”的受害者。

所以這項法律推行後,結婚率大大的上升,

可是婚後不久就離婚的人也越來越多。

因為婚前覺得很小的差異,

婚後生活在一起後都會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無法忍受。

有的人一切隨緣,彷彿在賭是不是真能通過

相親找到心目中的另一半。​

有的人不肯妥協,寧願選擇去面對“槍林彈雨”。

龍彥最終從幕後走上了台前,

公開發聲表達:結婚不是人類的義務。

錯誤的當然並不是結婚和相親本身,

而是強制相親、認為不結婚就是失敗。

包容的社會應當是給予每個人選擇的自由,

有人享受婚姻,也有人享受單身,

有人願意通過相親去打開窗戶、見識不同的人,

也有人選擇關閉心扉不被打擾。

不論是什麼樣的選擇,都不應當被反對、被歧視,

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應該而且只能由自己抉擇,

只要不違法不犯錯,不管是國家、

還是父母抑或是任何人,都無權干涉。

來源:toutiao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