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第一傳奇女人,很多人可能會想到“民國”“眾名媛”。

提起民國奇女子,大家都能想起誰?

民國奇女子

是寫下人間四月天的林徽因,還是絕世名伶孟小冬?

亦或是以“南唐北陸”著稱的名媛唐瑛、陸小曼?

然而,在這些民國奇女子中,小編最欣賞的卻是張幼儀。

她的人生,絕對稱得上百轉千迴,苦盡甘來。

張幼儀

在她人生的前20幾年,她為人妻、做人母、

侍候公婆,卻經歷了喪子、離婚的慘劇。

後20幾年裡,作為民國離婚第一人,

她留學歸來逆襲成銀行副總裁、雲裳服裝公司總經理,

蕩氣迴腸地演繹了民國版的《我的前半生》...

1

重男輕女的時代,女人終歸很辛苦

1900年,張幼儀出生在江蘇保山。

張家,在當地也算是名門家庭,

祖輩曾在清代做過地方官,父親是醫生。

她的母親一共生了12個孩子,8男4女。

可當人家問起她有幾個孩子時,她只說8個

出生在這樣一個傳統家庭中,

身為女兒身的張幼儀,註定在家庭中的地位微乎其微。

但幸好,張幼儀懂得為自己爭取,也有疼愛自己的哥哥。

1903年,不到3歲,母親為張幼儀舉行裹腳儀式,

在第4天的時候成功被二哥出面阻止,於是成為了張家第一個“天足”女子。

1912年,12歲,張幼儀得到哥哥們的支持,

說服了父母,進入蘇州第二女師範學校讀書,接受教育。

張幼儀·劇照

固然張幼儀受到了哥哥們“新思潮”的影響,

但在骨子裡,她是傳統的,即使面對種種苛待,

但她總是沉默著,因為她並不想顯得和那個時代格格不入。

因為從沒有受到過重視,沒有得到過愛,

這樣卑微的張幼儀,在男人眼中總是木訥的、不解風情的。

就如張幼儀說自己,

自己不是一個有魅力的女人:“我是苦過來的人,很嚴肅。”

而後來與徐志摩的婚姻,雖沒有拯救張幼儀於水火之中,

卻成為了她涅槃重生的關鍵契機。

2

沒有感情的婚姻,終歸會散

和徐志摩這樁著名的婚事,是張幼儀最親的四哥張公權定的。

張公權非常欣賞徐志摩的才華,於是寫信給徐志摩的父親——

徐申如,提議將妹妹張幼儀許配給徐家令郎。

江浙富豪配書香世家,在當時的傳統社會中,

這就是天作之合了,徐申當即同意了這樁婚事。

徐志摩

然而我們的準新郎——生性自由多情的徐志摩,

則根本不滿意這樁婚事,甚至在看到張幼儀照片的第一眼時,

他鄙夷地評價她為“鄉下土包子”。

然而父命難違。1915年,兩人如約舉行了盛大的老式婚禮。

15歲的張幼儀,正式進入到了婚姻這座難解的城中。

婚後,張幼儀完全沒有初婚女子的甜蜜感,

反而成為了徐志摩用來抵抗舊社會的靶子。

他在她身上發洩時代和家庭的不滿,也用她來抵抗自己對家的責任和義務。

1918年,張幼儀生下了兒子阿歡,

即徐積鍇;同年,徐志摩便啟程前往美國學習。

1920年9月,徐志摩離開美國前往英國攻讀博士學位,

在那裡,他遇到了一輩子的情結——16歲的林徽因,並對她展開瘋狂追求。

1921年春天,張幼儀到國外陪伴徐志摩。

然而妾有意,郎無情,

徐志摩的心根本不在張幼儀那,甚至時常遷怒到妻子身上。

徐志摩曾勸張幼儀打胎。

張幼儀不情願“我聽說有人因為打胎身故的!”,

徐志摩說“還有人因為坐火車走的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

直到張幼儀懷次子兩個月後,徐志摩不僅勸她趕緊打掉,

還馬上提出了離婚,見張幼儀不答應,

便一走了之,將其一人撇在異國他鄉。

無奈,張幼儀只得向二哥張君勱尋求幫助,並於1922年順利產下次子。

生下孩子不久後,在徐志摩的堅持下,兩人離婚分手。

這是中國史上依據《民法》的第一樁西式文明離婚案,

張幼儀也成為了民國離婚第一人

簽好離婚協議後,徐志摩跟著她去醫院看了小兒子,

據張幼儀回憶:他“把臉貼在窗玻璃上,看得神魂顛倒”,

“他始終沒問我要怎麼養他,他要怎麼活下去。”

後來,張幼儀一句話總結了自己與徐志摩的婚姻:

"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只用來驅趕吸血的蚊子。

當蚊子咬傷月亮的時候,主人將扇子撕碎了。"

三言兩語中,盡是悲涼。

3

離婚喪子盡是痛,但它教會人成長

離婚後,張幼儀很快從悲痛中振作起來。

到巴黎找到二哥張君勱,並隨其去了德國,

學習德文,併入裴斯塔洛齊學院,攻讀幼兒教育。

不久後,不到3歲的小兒子,離世於腹膜炎。

離婚之痛尚未癒合,喪子之痛給了張幼儀致命一擊。

傷痛總是伴隨著成長,離婚喪子之痛,

讓張幼儀一夜長大,她忽然明白,人生任何事情,原來都要依靠自己。

就在張幼儀料理完兒子後世,瘋狂地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時,

徐志摩也只迫於輿論壓力,

在中國國內的一家報紙上刊登了一首悼亡詩聊表慰藉。

張幼儀將自己的一生分為“去德國前”和“去德國後”——

去德國以前,凡事都怕;到德國後,變得一無所懼。

1926年,張幼儀回國,在打理家中雜事的同時,著手發展自己的事業。

張幼儀先是在東吳大學教德語,後來在哥哥張嘉璈的支持下,

出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並主持上海各國銀行事務。

與此同時,八弟張禹九與徐志摩等四人在靜安寺路

開了一家雲裳服裝公司,張幼儀不計前嫌,

出任該公司總經理,這使她的經營能力得到了極大發揮。

1934年,二哥張君勱主持成立了國家社會黨,

她又應邀管理該黨財務,一時威風八面;

抗戰爆發後她又屯積軍用染料,大發了一筆橫財。

不得不承認,張幼儀的事業成功,

很大一部分原因離不開哥哥們的幫助,但反過來,

如果張幼儀沒有出色的能力和魄力,

相信她在事業上也不可能達到如此高的成就。

4

重情重義,為前夫掃盲葬禮

事業上的成功,讓張幼儀變得更加自信,也更加成熟,

但無論如何改變,仍改變不了她是一個重情重義的女人。

回國後,張幼儀仍照樣服侍徐志摩的雙親(認作義女),

甚至徐志摩去世後,徐父暮年的十三年都由張幼儀照顧。

徐志摩父(中)·張幼儀(右)

說來也怪,在張幼儀和徐志摩合開服裝公司後,

兩人的關係反而比之前做夫妻時更加融洽,如同相交多年的知心摯友一般。

不過,這時的張幼儀,確實值得所有人另眼相待。

她獨立、勇敢、敢闖敢拼,在上海可自立門戶,

早已不是當初自私怯懦、百般討好,只能衣服男人的“土包子”了。

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乘坐的飛機失事,

兩人這輩子的孽緣這才畫上了一個句號。

事後,徐志摩的嬌妻陸小曼,承受不了丈夫去世的事實,一病不起。

無奈,張幼儀便幫助料理了徐志摩的後事,還親自送上輓聯,

同時她每月還會給陸小曼存300塊錢,以資助其生​​活。

就連後來台灣版的《徐志摩全集》,

也是在張幼儀的策劃下編纂的,為的是讓後人知道徐志摩的著作。

5

香港遇良人,安定餘生

新中國成立前,張幼儀赴香港定居,

也因此得以遇見了人生的第二位伴侶——蘇記之。

張幼儀·電視劇劇照

蘇記之是張幼儀的鄰居。

身為一名醫生,他性情溫和,談吐風雅,奈何妻子棄他而去,

只能一人撫養四個孩子,常常搞得狼狽不堪。

面對與自己當年境遇如此相似的鄰居,

張幼儀想到了當年的艱辛與不易。

於是她向蘇記之伸出了友誼之手,

常常幫助他照看孩子,一來二去,兩人日久生情

1953年,蘇記之向張幼儀求婚,

張幼儀先後給自己的二哥、四哥、兒子阿歡寫了信,徵求意見。

二哥和四哥自然未置可否,兒子阿歡的信更是讓張幼儀淚流滿面。

“母孀居守節,逾30年……母職已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

誰伴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事”。

同年8月,張幼儀和蘇記之在日本東京一家大飯店舉行了婚禮,

婚後恬靜地生活了20年後,蘇記之因腸癌離世。

晚年的張幼儀,在兒子的應邀下,來到美國生活

70幾歲的她,每天的生活簡單而充實。

每天7:30起床,做完操吃早餐,一碗麥片粥,一個白煮蛋;

平時看看報,走走親戚,上上老年課程,

德文班、有氧操、編織班之類的,每週還搓一次麻將。

一切還是按部就班,有條不紊。

直到1988年,她以88歲的高齡去世,

安葬在郊區墓園,墓碑上刻著“蘇張幼儀”4個字。

張幼儀,是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裡最不一樣的煙火,

雖是柔弱的女兒身,但不靠男人,照樣能活出不讓鬚眉的靈魂。

她不是林徽因、陸小曼這些天生的新式女子,

她沒能與新時代一見鍾情,兩情相悅。

但她做了她所能做的,疑惑地觀望,嘗試著了解,

握手言和,即使不能成為新時代的寵兒,

也能以自己的努力,贏得它的敬意。

來源:sohu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