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腸病毒升溫!衛福部疾管署宣布第6例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個案,為高雄地區五歲男童,出現發燒、呼吸喘、全身紅疹及抖動情形等症狀,確診為腸病毒71型重症。

兒童夢魘腸病毒71型蠢蠢欲動 重症數創七年新高

衛福部疾管署公布,國內新增一名腸病毒七十一型併發重症案例,截至目前,腸病毒重症病例累計六例,創七年同期新高;腸病毒門診與急診的就診人次緩慢上升,雖仍處相對低點,但家長不可掉以輕心。就目前觀察,南部地區疫情可能隨著氣候一起升溫,預估今年五月全台即進入流行期。

疾管署防疫醫師鄭皓元表示,新增腸病毒重症個案為住高雄市五歲男童,四月五日出現高燒、呼吸喘、頭痛等症狀,先至診所診斷為感冒,隔天手、腳、屁股等部位出現紅疹,甚至有抖動情形。至醫院檢查並收治住院,後續出現抽搐、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並有腦幹腦炎,轉入小兒科加護病房後,確診為腸病毒七十一型重症病例。

高雄已連續兩周出現腸病毒七十一型重症案例,今年全國六例腸病毒重症,高雄就佔了三例。衛生局人員疫調研判是成人先感染,但症狀不明顯,再將病毒傳給男童。

疾管署說,腸病毒傳染力強,七十一型引發重症病程變化迅速,五歲以下嬰幼兒為高危險群,呼籲家長發現孩童有重症前兆應盡速送醫。衛生局表示,腸病毒不是小孩「專利」,成人、小孩都可能感染。

腸病毒傳染途徑

感染主要透過接觸患者的鼻或喉嚨分泌物、唾液、穿破的水皰和糞便,或觸摸受污染的物件而傳播。此病的傳播能力由病發初期開始,而病毒可以持續從體內經由糞便排放達數星期。潛伏期一般為 3 - 5 天。

腸病毒重症症狀

腸病毒71型引起之重症病程變化迅速,5歲以下嬰幼兒為高危險群,常見初期症狀包括:39℃以上高燒超過3天,手、腳及口腔黏膜出現針頭大小紅點的疹子或水泡(又稱手足口病),若病情變化時易有嗜睡、意識改變、活動力不佳、持續嘔吐、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如未及時治療,發病後3至7天內易引發腦幹腦炎、心臟衰竭、肺水腫與肺出血等重症。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腸病毒該如何預防?

★ 目前尚無疫苗或藥物可供預防及治療。

★ 預防請加強注意衛生,勤洗手的習慣,特別是用肥皂,因為肥皂洗手最有效。就算你用乾洗手,就算你用多強的清潔液,還是要去肥皂加清水的清洗,搭配正確的洗手方式,才能把病菌及病毒洗掉。

★ 儘量與病人隔離,因為傳染力非常強,隔離才能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 減少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以免遭受感染。

★ 得腸病毒的孩童,請在家至少1周避免感染他人。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 用膳時要使用公筷和公匙,不要與人共享同一食物或飲料;不要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

讓孩子自動自發愛上洗手

1.洗手比賽

用遊戲來提高孩子對洗手的樂趣

2.專屬的玩具洗手乳

將洗手乳、玩具…放入透明罐子

3.選一些孩子愛的玩具,擠上洗手乳

通過清洗玩具,玩肥皂泡的方法吸引孩子

4.透過繪本、兒歌,讓孩子瞭解洗手的重要性

5.做好榜樣

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好勤洗手的示範

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傳染力極強,大多數成人感染症狀不明顯或類似感冒症狀,因此應落實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傳染給家中嬰幼兒。

此外,應時常消毒清清洗兒童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並教導兒童養成正確勤洗手的習慣。當兒童生病時,應儘速就醫、在家休息,並與其他嬰幼兒適度區隔,避免至公共場所,以降低病毒傳播機會;如果發現家中幼兒出現肢體無力麻痺之症狀,請儘速就醫。

Share this entry

延伸閱讀…

孩子「不要不要」時期,爸媽怎麼應對?

為何孩子總是動來動去,不能好好坐著?

2019 最新!全台生育津貼、育兒津貼、托育補助總整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