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金蕎麥:清熱解毒,祛痰排膿,散瘀止痛

每天學一點醫學知識 2019-06-05 16:11:50

中藥金蕎麥:性味歸經:苦,微寒。歸肺、脾、肝經。老中醫廖佐芹教授說,本品苦寒清洩,主入肺經,兼入脾、肝經。善清解熱毒、祛痰排膿,為治肺癰、肺熱咳嗽之要藥。兼散淤止痛,治瘰癧、瘡腫、咽痛、蛇傷、損傷、痛經、痺痛可用。

功效:清熱解毒,祛痰排膿,散瘀止痛。

主治病證

(1)肺癰,瘰癧,瘡癤,毒蛇咬傷。

(2)肺熱咳嗽,咽喉腫痛。

(3)跌打損傷,風濕痺痛,痛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絞汁塗。

使用注意:本品微寒,能緩通大便,故脾虛便塘者慎服。

本品為蓼科植物金蕎麥Fagopyrum dibotrys (D.Don) Ham的乾燥根莖。別名:野蕎麥、天蕎麥、開金鎖、野蕎麥根。

產地:主產浙江、江蘇等地。

採收加工:冬季採挖,除去莖和須根,洗淨,曬干。

性狀鑑別:

本品呈不規則團塊或圓柱狀,常有瘤狀分枝,頂端有的有莖殘基,長3~15cm,直徑1~4cm。表面棕褐色,有橫向環節和縱皺紋,密布點狀皮孔,並有凹陷的圓形根痕和殘存須根。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淡黃白色或淡棕紅色,有放射狀紋理,中央髓部色較深。氣微,味微澀。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