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一個新手寶媽的求助:

快樂教養、育兒媽媽經-------請點

一歲多的寶寶怎麼那麼難辦啊?誰有高招搞定他?

來來來,先擁抱下,同病相憐啊,我兒子現在一周六,也是相當的難辦啊!

總是要跟你對著干。地板太涼,讓他穿上鞋子,不穿!上床了,要脫鞋子,不脫!這還是輕微的。最頭疼的是吃飯和洗澡。

嬰兒餐桌,現在已經不能滿足他了,幾乎都不肯坐,非要跟我們成人一起,坐在餐桌上吃。好吧,那就坐吧。能好好坐著,讓我們喂也行啊,可他偏不。非要自己來;而且不用自己的勺子,非要用我們大人的勺子;然後吃個飯下來,弄得整個桌子一篇狼藉,整個餐廳的地板,到處是米飯、青菜······最好只好來硬的,於是又是一頓哭鬧收場。

比圖片中的情景,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洗澡就更作了。因為喜歡洗澡,所以洗澡前,脫衣服拖鞋子,倒是挺配合的,可上了澡盆,似乎龍回大海,開始造作了,拿個水杯潑來潑去,他的身上還沒濕,我已經濕透了;還偏偏不坐下去,非要站著,嫌水溫高嗎?我用手肘感受了,剛剛好啊;抱著硬讓他坐下洗,“樂樂小朋友,快,坐下去,不然會感冒的。上次發燒感冒記得嗎?頭痛痛,那麼難受,記得嗎?”沒用!好說歹說都沒用!就是不肯坐。兩腿可有力氣了,伸的可直了······一直要等玩夠了,才肯坐下去讓你洗。然後等洗好了,讓他起來,他又不起來了。好說歹說就是不起來······最後又只好來硬的,於是,又是一頓哭鬧收場。

我們越累,孩子越叛逆;而我們越輕松,孩子越不叛逆!

經過幾次下來,我在反思,為什麼我會把自己搞得這麼累,孩子也感覺越來越粘人,越沒安全感?原來,我犯了很多父母會犯的錯: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就是在瞎搗亂!於是,我們就採取強制、硬性要求、大聲呵斥等,希望讓寶寶聽我們的,可效果卻與我們的期望,背道而馳。

大聲呵斥的效果,適得其反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於人生的“第一叛逆期”:很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不願意事事都聽從父母的安排。應對這個叛逆期,作為父母,如果我們堅持採取強制、必須服從的態度,那麼導致的結果,只會是:我們越不讓他做,他越要做,最後整得我們越心力交瘁,孩子越叛逆。

而當我改變我的想法和方法,開始用更輕松的方法,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互動時,我發現,我越輕松,孩子越不叛逆。

原因在於,這個階段的孩子,所有的行為,在我們大人眼裡,就是玩、瞎搗亂。

而對於孩子來說,“玩”,不是一種娛樂行為,而是一種發展行為。

孩子從媽媽懷孕那天起,到10月懷胎後呱呱墜地,表面看是一個生命誕生了,但其實,誕生的只是“物質身體”,而更深層次的“精神身體”,需要一直到6歲,才能基本構建完畢。所以從0-6歲這個階段,都是孩子在構建“精神身體”的階段,這個期間的孩子,所有的幼稚行為、所有的搗亂,都是發展他的“精神身體”的行為。

父母的指責,會影響孩子精神身體的發育!

特別是2-4歲,是構建“精神身體”的巔峰時候,而這個構建的過程,最重要的是眼睛、嘴巴和雙手,而不是耳朵。其中雙手,又是重中之重。

耳朵接收到的信息,只是觸發他的聽覺,而眼睛能讓他了解世間萬物的顏色、形狀;嘴巴能感知到不同事物的味道;而雙手,讓他充分感觸到了世界萬物的溫度、觸覺和邏輯結構等等。

這個過程也是循序漸進的,1-3個月的寶寶,先是用眼睛和耳朵探知這個世界,這個階段的寶寶,最喜歡長時間盯著你看;你一說話, 他就對著你笑。

3-12個開始,喜歡用嘴巴了解每個物體,這個階段的寶寶,喜歡拿起什麼東西,都往嘴巴裡塞;很多父母去阻止,其實是不對的,會影響孩子的“精神身體”的健康發育。

9個月-2周歲的寶寶,開始用手探索這個世界,無論看到什麼,都喜歡用手去碰一下,摸一下;所以這個時候,家裡往往都是亂糟糟的。所以這個階段的父母,才會如此之頭疼。

調皮搗蛋,是這個階段孩子的共同主旋律。

而父母們的嘮叨,只滿足了孩子耳朵的需要,並不能滿足他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渴望。他需要自己用眼睛、嘴巴、雙手去感知這個世界,去發展他的大腦迴路,構建他的精神世界。

所以,我們越阻止,越不讓他做,他卻越要去做,因為他要探索啊,因為他的精神世界還在發育早期,生命的原動力,驅使著他要不斷去探索啊。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擺正心態:不是孩子要跟我們對著干,而是我們和孩子不在一個頻道上。

你的“精神身體”早已發育完畢,你對這個世界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認知, 你的三觀已然形成。所以你習慣用自己的三觀標准,去看待孩子的行為,以為孩子就是在玩。而卻不知道,孩子的玩,其實是“發展行為”,是在發展他的“精神身體”。

別再扼殺孩子“精神身體”的發育!

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知道,我們不能再用粗暴的語言和舉止,阻止孩子的“搗亂了”,否則孩子的精神身體就會畸形。

那麼,針對這個年齡段的嬰幼兒,有什麼輕松的辦法,既不阻礙孩子的精神身體發育,又能讓我們省心省力呢?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方法一:把“你不要”改為:“你幫爸爸媽媽”

昨天吃完晚飯,照例抱上一周六兒子,到江濱公園玩耍。

浪了一個多小時,准備回來時,才發現尿褲子了。今天特意沒穿紙尿褲,因為夏天到了,包紙尿褲的地方長痱子了。於是索性把他的褲子脫了,放到嬰兒車裡,然後脫下自己的外套,准備幫他蓋住膝蓋。可這小兔崽子一直搖頭,一直把衣服推掉,就是不肯讓衣服蓋住他光溜溜的雙腿。

可這不行啊,雖然臨近夏天了,可今天溫度又降到了20°左右,而且江濱晚風很大很涼。

我靈機一動,跟小兔崽子說:“樂樂小朋友,你幫爸爸拿下衣服好不好?爸爸幫你推車,衣服沒地方放了。”

那小兔崽子愣愣的看了我一兩秒,似乎在判斷我說的是真是假······

終於他被我真誠“求助”的眼神給感動了,萌萌的點了點頭,然後拍拍了嬰兒車的把手,似乎在說:“那放這吧,看你帶我出來玩的份上,我就幫你拿著吧!”

(哈哈哈,這段話是我加的,兒子才一周六,還不會說這麼多話,但已經大致都能聽懂我們說的了。)

不出意外,效果超好!不用吼他,不用罵他,也不用跟他拉鋸戰把他弄哭,他就乖乖的,自己把衣服披在了身上。

吼罵,父母無能的表現!

這個的心理學原理是:①、當你尋求孩子的幫助時,孩子認為是他在主導這個事情,這會讓他很有掌控感,所以他很願意幫忙;②、孩子平常都是需要你的,忽然你說你需要他的幫忙,這個時候他就覺得自己非常有價值,因為被人需要了,所以他配合的積極性就非常高。

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論證了2000多年前孟子的觀點:人之初,性本善。

方法二:轉移注意力法

前幾天,順利的給樂樂小朋友洗過澡後,他又開始不配合了,在床上爬來爬去,就是不願意穿衣服。這個我其實能理解,光著身子多舒服啊,要不是警察叔叔不允許,我也想天天光著身子。

光著身子本身沒有錯,那何必去責罵孩子呢?

但畢竟有點涼,不穿衣服會感冒的。於是在嘗試了很多次沒成功後,我和媳婦對望了一眼,相似一笑,哈哈哈,又想到一塊去了。於是,開始了一出好戲:

“爸爸現在要出去玩了,你要去嗎?”我假裝要開門出去。

他停止了亂爬,坐定了。

“爸爸現在要出去玩了,你要去嗎?”我又重復了一次動作。

“額。”他萌萌的點了點頭。

“要一起去啊?那出去玩,要穿衣服才可以呢,你要穿嗎?”

“額額額。”這次,他沒有絲毫猶豫,又萌萌的點了點頭。

然後,自己爬到了我媳婦旁邊,張開了雙手,做出了讓媽媽幫他穿衣服的動作。

就這樣,我們輕松的讓他穿上了衣服,沒有在床邊追著他亂跑,沒有把他硬壓在床上,逼著給他穿衣服,沒有把他弄哭。省心省力。

這個方法我們屢試不爽:用另一種孩子感興趣的事和物,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並適當的給予獎賞,以達到你的目的。

合理“利用”孩子的天真,是一大法寶!

這就是孩子的天真。孩子不是要跟你對著干,故意不穿衣服,他就是單純的覺著不穿衣服很舒服,因為他的“精神身體”沒有構建完畢,他還沒有因果邏輯思維,所以他不會考慮這樣的後果,會不會感冒;他不懂啥是禮義廉恥,所以他不覺得不穿衣服,是有傷風俗。

快樂教養、育兒媽媽經-------請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