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8~18歲,都要經歷重大的成長與變化,尤其是青春期。父母們感嘆「那個可愛聽話的孩子到哪裡去了?」已經當上爺爺的哈佛學霸兼心理學家畢可哈特,用30年親身與執業經驗,完整剖析父母會經歷的心路歷程,並給予建議。

孩子邁入青春期的過程,是一段美好的成長的經驗,但對父母來說,卻也是告別和孩子的親密關係。或許你會發現,你跟孩子從一開始就深愛彼此,但卻覺得他漸漸變心了。覺得失落、被背叛、受傷、被拒絕、有時還伴隨著生氣,覺得那個可愛、親密的孩子到哪裡去了。

執業超過30年的心理學博士畢可哈特(Carl E. Pickhardt),擁有哈佛學士與碩士學位,從4個孩子的爸爸變成3個孫子的爺爺,還寫了15本相關的書,用「是誰偷了我的孩子」傳神地形容這種感受。

轉大人的關鍵點:升國中、升高中

面對孩子長大,變成青少年是每個父母一生必修的功課。父母們自己都走過,也都知道青春期是麼回事。不過,遇上問題時,卻常常還是招架不住。

尤其是暑假過後,孩子要升上國中、高中這個裡程碑的壓力、各種學習與環境變化時,青少年轉大人症候群往往會成為新的衝突點,而且常常是誤會,很不必要、也很可惜。

畢可哈特近期在《今日心理學》,總結自己與個案的經歷指出,這種改變並非一夜之間,孩子從8歲到18歲都在這條路上,父母註定會常常在回憶與現實中掙扎「他以前都……,現在都……了。」

緩解之道的第一個建議,是一次看透孩子成長路上會有的改變,一路適應,別一味追想「憶兒記趣」,在遺憾中沉迷。他建議,親子不妨用點時間,一起了解、預見告別童年會有的具體轉變,彼此都先打好預防針。

孩子從8到18歲「被偷走」的變化可以從社團學習小孩如何教導    社團: 快樂教養、育兒媽媽經(請點我)

例如,孩子們可能有時會顯得對父母比較不敏感,卻愈來愈自我中心;比較不認同父母的看法,而愈來愈愛爭辯;愈來愈不親密,也愈來愈冷漠……(見下表)。

製圖:祁若昀

畢可哈特也強調,第二個考驗,是青春期不只孩子的改變行為,也會改變親子關係,而且會需要不斷地動態調節。父母要預期,跟青少年住在一起,和跟兒童住在一起,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青少年的腦內風暴,讓他們本身就處在各方面不是很穩定的狀態,不只是情緒上的疏離,在實際生活上,也會常常分心,甚至言行與作息散漫,一再考驗父母的容忍度與愛的界限。

另一種必要的體悟與陷阱,就是父母可能會將失落感轉換成不滿、牢騷、甚至覺得充滿苦情、冤屈。畢可哈特曾有病人跟他抱怨,青少年女兒好像變得看父母什麼都不順眼,什麼都是欠她的一樣,氣得想放棄她。

這些情緒,原來都是捨不得孩子長大與愈離愈遠的愛惜,卻變成一肚子怨氣。事實上,這就是青少年孩子跟更年期父母可能經歷的關係與變化。

畢可哈特建議,父母必須先調適心情,認知到孩子在成長,別期待他們永遠像個天真可人的寶貝,童言童語的討好大人。要適度地放寬對孩子的預期,可以讓孩子理解雙方會有的感受,聊聊彼此可以接受表達方式,設定界限,也幫助雙方一起走過過渡期,少讓一時的情緒影響深層的關係。

另外,這段時期父母要「就事論事」。例如,針對孩子需要改善的部分一起討論怎麼改善,聚焦在孩子的「行為」、有問題的「事件」、該採取的「行動」,千萬別用「你是怎麼搞的」、「不負責任」、「懶惰」、「無禮」、「目中無人」等話辱罵孩子。

父母可以緬懷過去,珍惜回憶。但對於未來,則要抱持希望,讓孩子知道,會提供源源不絕的愛,當他們的成長夥伴。

可以從社團學習小孩如何教導    社團: 快樂教養、育兒媽媽經(請點我)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