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作品

海南某醫院。

一名男子抱著一個奄奄一息的女孩衝了醫院大門。

見到孩子,醫生第一時間進行了搶救。孩子的狀態卻讓人觸目驚心。瘦弱的身體,渾身瘀傷,呼吸已經十分薄弱。雙眼緊閉。

儘管醫生採取了所有措施,但可憐的小女孩還是沒能醒過來。

當醫生詢問送女孩兒來醫院的蔣某時,蔣某隻是說打了女兒兩巴掌,但孩子身上的傷痕明顯不是簡單兩巴掌就能出現的。

再問下去蔣某卻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他了。心生警覺的醫生趕緊報了警。

很快,警方將蔣某控制,也逐步還原了事情的真相,女兒小蕊是被他的打死的,用皮帶、掃把、衣架等等足足打了一個多小時,而事情的起因更是讓人倍感荒謬,只因孩子成績不好將批評了孩子,而孩子回了兩句嘴。

情緒失控的蔣某便殘忍的將自己年僅6歲的親生女兒活活打死了,小蕊最後一句話是:“爸爸我起不來了,你拉我一下。”

主治醫生都十分感嘆,從業十六載,第一次見到這麼慘死的孩子的。

我們都說衝動是魔鬼,此言非虛,因為衝動而釀成的悲劇已不在少數

江蘇泰興黃橋。

9歲男孩明明,出門玩把手機弄丟了,母親得知後憤怒異常,不僅用膠布將明明捆綁起來,不讓他反抗,接下來竟然用木棍從傍晚6點一直抽打明明至半夜11點。

這期間,只給孩子餵過幾口水。

次日一早,明明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無獨有偶,揚州的一起類似事件也讓人膽顫心驚。

揚州一6歲男童失蹤,家人心急如焚,警方接警後也火速展開調查,而最後的結局卻讓人猝不及防,所謂失蹤的6歲男童實則因為在被管教過程中,母親情緒失控將其殺害。

一個個血淋淋案件清楚告訴我們,父母失控的情緒,是會殺人的

事實上,大部分的父母在情緒控制方面是存在巨大紕漏的

下面這些情緒表達,我們再熟悉不過了

▼ 以暴制暴

“別鬧了,信不信我揍你!”“再不聽話你就給我滾!”類似的言語我們肯定從父母口中聽過,我們大人可能覺得無所謂,但在孩子心中,類似的語言殺傷力卻不容小覷。一定程度會傷害孩子的安全感和自尊,嚴重的甚至會引發孩子的暴力傾向。

▼不讓孩子哭

很對家長對待孩子尤其是男孩時,通常不會讓孩子進行正常的情緒表達,尤其是孩子受挫大哭時,家長多半會說:“不許哭!”“男孩兒哭什麼哭,不丟人嗎? ”“你給我憋回去!”這樣不僅會讓孩子心理上受傷孩子,也對孩子的生理健康不利

▼孩子發脾氣家長服軟

另一種情況則正相反,很多家長一看孩子哭了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於是開始各種服軟:“別哭了,媽媽帶你去吃好吃的!”“好了好了別哭了,給你買玩具就是了”。

這種家長多半想快速解決孩子的問題,而這種“賄賂”的方式卻並不明智,時間一久反而會讓孩子學會了稍有不滿意就號啕大哭的習慣。

▼貼標籤

還有的家長習慣給孩子貼標籤:“窩囊廢”“慫貨”“混蛋”等等,這些標籤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困擾,會讓孩子分不清真假,多半會默認,時間一久會扭曲孩子的心理。

▼只會說教

當孩子犯了錯誤,已經產生情緒波動時,一些父母還只會做這些表面文章,不是去安慰孩子,反而是一味的說教:“我早就跟你說過吧!你偏不聽,現在好了吧!”

這樣的說教不僅不會起到教育目的,只會增加孩子的進一步反感。

▼無視情緒

很多家長以為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其實不然。很多家長覺得,孩子不開心、傷心、難過只要把情緒拋開到一邊轉移注意力就好了,但這樣的行為恰恰很危險,你無視孩子的情緒不僅不會消失,還會積壓,時間久了很容易爆發,結果可想而知。

▼逃避責任

老一輩人多半會有這種習慣,當孩子磕了碰了都會習慣的說:“桌子/椅子/地板/門這壞,把寶寶給磕疼了吧。”而不是讓孩子去認識到是自己的錯誤導致的這種結果。

這樣時間久了會讓孩子養成沒有擔當、逃避責任的習慣,遇見事情的第一個想法不是去解決,而是躲避。這樣對孩子的性格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為了安撫孩子情緒而歸咎外界環境的做法,會讓孩子無法對自己負責,失去從錯誤中反省學習的機會,容易養成遇到挫折“只會怪別人”的惡習。

楊瀾曾說: “不要讓孩子看到你控制不了情緒的愚蠢模樣。”

父母是孩子的複印件,父母如何,孩子就會如何,這不僅是骨子裡的遺傳,更是孩子的一種模仿習慣。

如果家長經常當著孩子的面歇斯底裡,那麼無疑,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就會接受和習慣這種“憤怒咆哮”。在之後的生活中,他也很可能用這種方式去對待身邊的同事、朋友、甚至親人。這是一種非常惡劣的“遺傳”。

父母的一言一行隨時在教會如何做人做事,你的低情商,會讓孩子展示的淋漓盡致。

父母應該如何教會孩子管理情緒?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艾琳·肯尼迪-摩爾說:“家長幫助孩子處理情緒重要的一步,是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孩子的一切都源自父母,不管是行為習慣也好,還是禮儀教養也罷,當然也包括的情緒的表達與控制。

父母的情緒穩定了,孩子的情緒也自然會趨於平穩,換句話說父母能控制住自己得情緒,孩子也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了。

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高特曼的追蹤調查發現,父母扮演情緒教練的孩子,比較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學業表現也比較傑出。

提高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顯然已經成為現代父母的必備技能,而這種控制情緒的教育顯然是越早越好。

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批評孩子的通用公式,可以很大程度上一舉兩得,既能起到批評教育的作用,又能照顧到孩子的情緒培養。

批評公式:批評=陳述事實+確認可罰性+表達感受(痛苦)+保住孩子的自我價值+期望。

★陳述事實

批評孩子前一定要把話說明白,讓孩子知道是哪犯錯了,讓他懂得以後遇見類似的問題不再犯錯,這是開始批評的前提。

★讓孩子知道被罰的程度

孩子明白了錯誤反在哪之後,也要告訴他批評的原因,讓他明白有些事做到什麼程度就會挨批評,同時也讓孩子意識他的所作為的傷害性、危害性。

★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

要向孩子表明你的情緒、比如痛苦、悲傷、憤怒。這是要讓孩子明白,是因為他的錯誤行為,導致了你現在情緒上的問題。也由此讓孩子產生關聯,讓孩子知道,他的行為導致了你的痛苦與憤怒等。

★ 注意保護孩子的自我價值

這點是說,除了以上3點之外也要孩子明白,雖然你犯錯誤了,家長批評你了,但這並不代表是在否認你,你依舊是個好孩子,批評的只是你犯錯誤本身這件事,但這並不影響你在父母心中依舊是個好孩子的形象。

並沒有因為他犯了一個錯誤,就改變了你對他的看法。在你心中,他的“行為”雖然出了錯誤,但是他的“人”還是個好人。這樣他才有改變缺點和錯誤的動力。

這樣的對事不對人,才會讓孩子產生改變錯誤,正視自己的動力。

★表明自己的期望

最後還要告訴孩子,儘管你犯了錯,但爸爸媽媽依然相信你,相信你能改掉錯誤,相信你能變得更好。這也是孩子自我成長發展的重要動力。

教育最大的絆腳石就是父母的臭脾氣和壞情緒

可很多人都意識不到這一點。

你的壞脾氣和壞情緒和孩子沒關係,藉著教育孩子的藉口對待孩子大打出手的父母都是懦夫

你的痛苦和壓力也和孩子無關,解決不了問題就把孩子當藉口,當成“擋箭牌”的父母更是懦夫中的懦夫!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南風效應”: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吹出了刺骨的冷風,行人因為害怕寒冷,所以裹緊了大衣,而南風吹出了柔和的微風,行人覺得很溫暖,便解開了大衣。

教育孩子其實也是一樣的,以柔克剛,潤物細無聲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成果。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