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牛蒡子主要功效解析:疏散風熱,宣肺利咽

每天學一點醫學知識 2019-08-30 17:52:55

中藥牛蒡子:性味歸經:辛、苦,寒。歸肺、胃經。本品辛寒清散,苦寒清洩,並兼滑利,入肺胃經,能升能降。外散風熱而解表透疹,內解熱毒而消腫,上清宣肺氣而祛痰 止咳,下利二便而導熱毒外出。發汗不如薄荷,長於清解熱毒與滑利二便。主治風熱或熱毒所致諸疾,兼二便不利者尤宜。

功效:疏散風熱,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腫療瘡。

主治病證

(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

(2)風熱或肺熱咳嗽、 咯痰不暢,咽喉腫痛。

(3)麻疹不透,風熱疹癢。

(4)熱毒瘡腫,痄腮。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入煎劑宜打碎,炒用寒性略減。

使用注意:本品能滑腸,故脾虛便溏者忌服。

產地:主產於東北及浙江。四川、湖北、河北、河南、陝西等地亦產。

採收加工: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果序,曬干,打下果實,除去雜質,再曬干。

性狀鑑別:本品呈長倒卵形,略扁,微彎曲,長5~7mm,寬2~3mm。表面灰褐色,帶紫黑色斑點,有數條縱棱,通常中間1~2條較明顯。頂端鈍圓,稍寬,頂面有圓環,中間具點狀花柱殘跡;基部略窄,著生面色較淡。果皮較硬,子葉2,淡黃白色,富油性。氣微,味苦後微辛而稍麻舌。

飲片炒牛蒡子:形如牛蒡子,色澤加深,略鼓起。微有香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