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拍“采藥救孫”,籌善款不能靠“編故事”

網傳文章截圖

“何春元踩著晃悠悠的岩石,費力拽著藤蔓(此處指的是藥材“米喪藤”),背回家後切斷、晾乾,趕集時拿去集市上賣,半個月加起來能賣150元左右,頂多能給患有血癌的孫子買1粒藥”“如果你想幫助這個家庭,請點擊捐款鏈接……”日前,一組7旬爺爺“采藥救孫”的圖文故事引發關注。

文章中“懸崖采藥”“半月換一粒藥”等字眼組合在一起,讓不少網友為之動容。感動之餘,也有不少人解囊相助。可據紅星新聞調查,這個悲情故事卻是被刻意製造出來的。

據報道,“采藥爺爺”何春元早已不上山采藥,也並非在孫子罹患白血病後專門去懸崖“淘金”。故事背後的推動者,是公益機構“上善”和微博博主“馬小馬”團隊,山崖采藥的照片也是應推手的指揮擺拍而得。截至9月2日上午11時,已籌集到19萬多元,而公益機構“上善”則收取10%作為管理費。

至此,基本可以確認“采藥爺爺”的故事又是一次“悲情營銷”。但令人矛盾的是,這個故事中,孫子罹患白血病需要籌款救治是真實存在的。因而不少人認為,核心事實並無問題,為考慮傳播效果使用一些誇大和渲染情緒的筆法,無傷大雅,反正都是在做善事。

但如果我們將這個事例推廣開來,就會發現如果只有依靠“編故事”才能獲得關注和幫助,那麼事實上,社會救助的門檻也在無形之中被提高了。

從根本上說,公益邏輯與商業運作的邏輯並不相同。商業可以依賴廣告營銷,但公益活動的對象是愛心。公眾對公益活動的信任,是參與公益的重要心理基礎。信任來源於真實,用失真的信息去博同情,消耗的是公益的根基。正如那句話所說:信任就像一張紙,皺了,即使撫平,也恢復不了原樣。故顯然不能任由“擺拍募捐”的短期效應,去抽空公益的長遠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推手之所以刻意導演了這麼一出悲情故事,與其切身利益不可分割。按照10%的比例收費,這意味著,如果能夠達成30萬的目標籌款額,他們將獲得3萬元收入。這種“抽成式公益”很容易導致一些公益機構為了拿到更多提成,刻意誇大事實,甚至藉此“綁架”受助者。

在民政部此前發布的《關於基金會等社會組織不得提供公益捐贈回扣有關問題的通知》中,也曾明文規定,社會組織不得在接受的公益捐贈中提取回扣。考慮到這些公益組織要生存,他們可以從中列支成本,但前提是,成本必須用於公益活動產生的費用,其支出情況也要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和評價。

真實和公開是公益的生命線,即便是在後真相時代,公益活動不能扭曲為“編故事大賽”,否則,公益將陷入比拼“編劇”和“導演”的惡性競爭當中。長此以往,公益的信任基礎被沖擊、民眾同情心被透支,求助者和愛心人士都將是受害者。

□伯揚(媒體人)

編輯 孟然 校對 郭利琴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