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文化,也因此會形成不同的社會習慣,比如中國人非常注重“家庭”概念,多數國人會看重家庭,因此對於房子的需求可能更高,雖說當前物價飛漲,房子也很貴,但是很多人還是希望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

不過在美國,由於文化的不同,中西差距,美國也有著和中國截然不同的現狀,歐美文化對於享樂主義比較看重,特別是在家庭和房子方面,雖然也很重視家庭,但對於房子卻沒有很熱烈的追求,這也造成了即使美國房子的價格很便宜,卻也沒有爭搶到萬人空巷的地步。

對中國人而言,多數人還是擅長未雨綢繆,消費理念更為保守,危機意識也更足,存錢可以說是中國特色之一,存錢買房更是正常,然而美國在這一方面就略有不同,消費理念更傾向於享樂,觀念也更開放,年輕一代基本很難存到錢去買房,也更不要說傾盡全家之力去買個房子,更多人甚至有租房遠比買房快樂的想法。

其次還是生活習慣,中國人講究“父母在,不遠遊”,很多人一輩子都會居住在一個地方,很少人會習慣四處漂流的生活,對國人來說,有一個合適的房子也能讓自己更安心,然而美國生活習慣也是截然相反,人口流動速度快,除非定居,多數人更樂意滿世界亂跑,很多人更嚮往在路上的生活,買房定居對他們來說可能並不是很必要。

最後,也是最根本的一點,就是錢,眾所周知發達國家房價雖然基本符合大多數人的收入水平,買房子本身其實也花不了很多的錢,但是購置房屋需要繳納很多的稅款,如果房屋日後需要繼承給子孫,更要繳納高昂的遺產稅,此外,房屋的修葺、維護包括各種雜項支出,加起來也是一筆非常可觀的資金,綜合盤算下來,對美國人來說,租房可能並沒有買房成本高,而如果將這筆買房的資金用於租房,省下的錢還可以投資理財或者提升自己,這對更注重享樂的美國人來說,怎麼選擇一目了然。

但不論怎麼說,生活都是自己的,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方式,才能過好這一生。

聯絡作者:咱誌 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