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6日 上午11:05

檢視相片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Getty image

更多

民國88年的921大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11305人失蹤、10萬多間房子倒塌的嚴重災情,為許多人心中留下創傷。而地震後,不只改變了受災者的命運,也讓伸出接納雙手的扶養家庭,生活上有重大變化。家庭中突然有一個悲傷難解的孩子,不僅增加了教養上的困難,也會經常出現誤解和衝突。要如何搭起溝通的橋樑、平衡這個關係,是社工要努力的目標之一。

921發生的隔天,受災者婷婷的姑姑立刻南下,抵達弟弟的家外。弟弟的房子倒了,夫妻二人雙雙罹難,留下兩個倖存的女兒。姑姑留在現場處理房屋鑑定、死亡親人身份認定、登記領取補助等等事務,忙到弟弟和弟媳的葬禮結束後,才帶著兩個姪女北上回家。

姑姑說,她從未想過她和弟弟兩個家庭,會合併成一個家。剛開始非常混亂,家中多出兩個青春期的孩子,生活習慣又不一樣,所有責任全落在她身上,讓她常常覺得快喘不過氣來。教養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重要且艱鉅的工作,關係到孩子一生的性格,尤其兩個孩子又遭遇親人逝世的遽變。姑姑很心疼兩姐妹的遭遇,但有時又被她們青春期的叛逆、不懂事搞得心煩意亂,也因為不是親生的子女,在管教上更難以拿捏適當的輕重。

或許是還沒走出喪親傷痛的陰影,也許和新的家人不太熟悉,最初姐妹倆對姑姑的用心管教幾乎沒有回應,日常的細心關照也得不到姐妹倆的感謝。面對這種疏離感,姑姑只能告訴自己:「既然上天帶走了弟弟、弟媳,那照顧他們所留下來的婷婷姐妹就是我應該做的,至於孩子能不能明白、會不會感謝,那就不重要了。」

地震過後,一般大眾比較關注孩子的災後狀況,而忽略了扶養家庭也承受著喪親之痛,還要扛起突然加重的責任。尤其災後初期,時常到扶養家庭詢問情況,無形中也增加扶養人的壓力。姑姑說,有段時間不管她走去哪裡,似乎都有無數隻眼睛盯著她看,好像在檢驗她是否有欺負孩子、有沒有盡力照顧孩子。有些單位的人員到家裡來探訪,有意無意地詢問一些事,乍聽之下是關心,卻讓姑姑感覺被監督,十分委屈。

「她們是我弟弟留下的孩子,現在最親的人就是我了,真不知道那些人在想什麼?!那時也只能安慰自己,說服自己他們也是為了孩子好,並不是惡意的。」

(本文摘自《瓦礫中的小樹之歌》一書)

 

《瓦礫中的小樹之歌》是兒福聯盟的社工們,在過去六年來,透過定期訪視,陪伴孩子成長的一份珍貴整理記錄。當初,許多社工們根本沒有創傷輔導的經驗,卻只因為看見孩子孤單的眼神,就在心底許下承諾:「孩子,雖然我不知道可以為你做什麼,但請讓我在你身邊,一路陪伴你長大!」六年來,兒福聯盟的社工們在摸索中學習,有時雖感到疲憊挫折,但在團隊的支持中,不斷透過自我檢視而成長。

 

檢視相片

瓦礫中的小樹之歌

聯絡作者:動態骷髏 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