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步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看到他們跌跌撞撞的邁開人生第一步,爸爸媽媽們也會為他們感到高興。正常情況下,寶寶到了10個月時就已經能夠扶著東西站立起來,並有強烈的走路願望。不過,因為每個寶寶自身的發育情況不一樣,學習走路的時間也會存在差別,但只要在10個月到1歲零8個月之間都是正常範圍。另外,寶寶在學步期間,容易出現這4種情況,不過都是正常現象,媽媽不用太緊張!

走路愛摔倒


寶寶們在學走路時,身子總是搖搖晃晃,感覺馬上就要摔倒一樣,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因為寶寶腿部力量還不是很強大,再加上自身平衡感和腳底感知能力不足,所以步態方面不是很穩固,走路就容易摔倒。針對這種情況,媽媽平時可以多讓寶寶練習爬行、下蹲、蹬腿等動作,這對增強他的腿部肌肉力量很有幫助。另外,在室內練習走路時,媽媽要多鼓勵他赤腳練習,這樣能增加足底抓地感。在室外練習的話,因為地面比較複雜,所以媽媽一定要給他準備一雙合腳的學步鞋,這樣能更好的保護他脆弱的腳骨。而且一雙好的學步鞋,還能增強寶寶腳底對地面的抓地感,減少他摔倒的次數,走路更穩。

倒著走


在訓練寶寶學步時,有的媽媽會發現他喜歡倒著行走,這讓媽媽們十分擔心是不是寶寶身體發育出現了異常。其實在學步初期,寶寶還不能很好的掌握身體平衡感,空間方向感也比較差,所以就容易出現這種現象,媽媽不用擔心。建議媽媽可以在寶寶學步時,在他面前不遠處放置一個玩具來吸引他向前走。

踮腳走路


很多寶寶在剛開始學走路時,都喜歡踮著腳尖走路,這種現象也是正常的。因為學走路時,寶寶腿部的肌肉會處在緊張狀態,再加上腳丫子比較敏感,剛接觸地面走路可能會有一些不適應,所以他們就會踮腳走路,等寶寶們習慣了之後這種情況就會消失了。

內八字


內八字也是寶寶學走路期間出現的一種正常現象。因為寶寶腿部力量薄弱,還支撐不了上半身的重量,所以走起路來就像小螃蟹一樣。等到寶寶的肌肉力量逐漸增強之後,這種情況就會慢慢消失,寶寶走路姿勢也會變得正常,但如果持續3周以上,這種情況還沒有改善,媽媽就要及時到醫院檢查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