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要大口大口吃!''這是老一輩人主張的觀點,他們認為孩子只有大口吃飯,才能吃得香、吃得多,身體才能壯實,他們根本沒考慮任何科學元素,只是單方面對孩子的祝願,尤其是在農村,吃得多意味著身體好,而健康是革命的本錢,身體不好,一切免談。


青青媽媽就很反感老人的這個行為,每次吃飯,婆婆總是這麼對孩子說,''來,寶貝張大嘴,真乖!''平日裡她需要花將近一小時喂的飯,老人一般20多分鐘就解決了,不考慮別的因素,單看時間就知道,孩子肯定沒有充分咀嚼,隨便鼓囊兩下就咽了下去。


身為幼師,她見過不少家長說過這個事情,孩子要是吃得太急,容易犯胃病,可老人不聽勸,非說過去就是這麼喂孩子的,也沒見出問題,孩子沒有那麼嬌貴,就得養得糙一點!


而更重要的是,孩子本身傾向於大口吃飯,這讓青青媽很是費解,自己平時喂飯那麼困難,怎麼到了老人這裡,孩子就變得聽話了呢?平日裡生活習慣也沒變化呀?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喜歡大口吞咽食物呢?


數據顯示,67%的兒童,對於大口吃飯有非同一般的好感,其中32%的人一直到成年都不會改掉這個習慣,哪怕他們明知道吃得太快對身體不好,對此,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格賽爾總結出幾點原因。


1、口欲滿足殘留


大家都知道,在幾個月大的時候,孩子會有一段時間''口欲期'',他們不管抓住什麼東西都喜歡往嘴裡放,這不僅僅是饞,還是一種心理需求,通過這樣的行為,寶寶能從中得到快感,這是掌控慾望的早期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需求會變得越來越少,可''老人讓孩子大口吃飯''這個行為,卻能激發當初殘留的口欲滿足。


簡單來說,吃飯吃到撐,一口塞滿嘴,它們會讓孩子覺得快樂,當然,這其實也是人的一種本能。人類在進食的時候,大腦會分泌某種多巴胺,直接作用於神經系統,它能使人產生一種獨特的幸福感。

2、老人的稱讚


沒人喜歡挨訓,尤其是孩子,當他們發現自己大口吃飯,能得到老人的稱讚,久而久之,就會慢慢養成這個習慣,在腦海裡形成''大口吃飯=獎勵=快樂''的思維定式,為了得到更多的誇獎,孩子有時會故意表現自己,這也是孩子傾向於聽老人話的主要原因。


媽媽喂飯,那是媽媽的需求,可孩子要誇獎,那是孩子的需求,為自己謀好處,他們自然變得很積極。很多情況下,逼迫孩子並不能解決問題,同樣是吃飯,誇他們''真棒''遠比損他們''吃得到處都是''要好,這一點希望各位家長能吸取教訓,你會發現,越是捧孩子,他們就越聽話。


3、節約時間去玩耍


吃飯就是在浪費時間?不要覺得奇怪,在孩子的腦海裡就是這種想法,道理很簡單,飯菜不如零食好吃,寶寶本來就不願意吃,再加上吃飯期間媽媽會有很多要求,必須坐好、不能亂跑、少說話等等,處於約束環境下的他們,本能地抵制這種行為。


可以說,孩子本身其實是想快點吃的,只是媽媽每次喂飯都一小口一小口,讓他們很不耐煩,許多孩子一開始也願意吃飯,都是到了後期才開始坐不住,到處跑。奶奶的行為,正好符合孩子的要求,畢竟吃得越快,玩的時間才越多,換一種方式,要是吃完就得寫作業,你看哪個孩子還願意吃那麼快?

不科學的喂飯方式,會給寶寶帶來什麼樣子的危害?


1、吃得太快,給腸胃造成巨大壓力


有人做過這麼一個統計,大約4成左右的高中生,患有胃病,原因有兩點:


· 吃飯吃得太快,有人一碗蓋澆飯只需要5分鐘就能解決

· 進食不規律,延遲吃飯、亂吃東西的現象比比皆是


就像青青媽媽所描述的那樣,她喂孩子吃飯需要1小時,老人只要20多分鐘,將近3倍的效率,這是以犧牲寶寶健康度換來的。


10歲之前的孩子,他們的消化系統有很大的缺陷,無論是耐受力還是抗敏性都不如成年人,大塊、完整的食物快速湧入,身體來不及做出反應,很多食物還沒等胃充分消化就直接進入腸道,給其帶來巨大的壓力。久而久之,會造成胃潰瘍、腸道炎症、胃疼等癥狀,兒時就得胃病,未來出現胃穿孔的概率將大大提升,這可是要命的疑難雜症!

2、咀嚼不充分,導致消化不良


人的消化系統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口腔消化、胃部消化以及腸道消化,其中口腔的消化能力最差,只有唾液澱粉酶在起作用,可是它確實整個消化系統的基礎。


一塊經過充分咀嚼的肉,它在進入胃部之後,其與胃酸的接觸面積是不經過咀嚼,直接進入胃部肉的300多倍,我們可以簡單將其視為消化功率提高了300多倍。試想一下,假如在同等消化時間、功率以及都不能完全消化完全的前提下,不咀嚼的孩子需要吃300克才能抵上別人吃1克,這已經不是浪費99%的問題了,效率天壤之別。


不要指望孩子在大口吞咽的同時還能充分咀嚼,那根本不現實,小口餵食寶寶都不願意咀嚼,更可況是大口喂?倒不是孩子懶,他們從小接觸的就是液態食物,可以直接咽,暫時沒有養成咀嚼的習慣而已,等年齡稍大,就能對其有充分意識了。

3、萬一噎著,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慢點吃,別噎著!''這是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對話,寶寶年紀小,食道也遠比成年人要細,想要他們噎著,其實並不難,食物稍微干一些、咽得稍微快一些、精神稍微沒集中等等,這些都有可能釀成慘劇。


每年都會發生孩子吃飯噎著,家長處理不當導致寶寶窒息的新聞,一旦無法呼吸,搶救時間也就1-2分鐘,這點時間根本不可能來得及趕到醫院,可又有多少家長知道如何正確處理孩子吃飯噎著的問題呢?拍背?那樣只會增大食物阻塞呼吸道的可能性。


又沒人搶,不趕時間,何必吃那麼快?


正確的喂飯方式


咀嚼食物的目的不僅僅是粉碎食物,還包括唾液混合食物之後將刺激傳遞到大腦,促使胃部分泌大量胃液,幫助消化吸收。研究顯示,每口食物的咀嚼次數應該在25次以上最合適,最少也得保持在20次左右,孩子的咬肌不發達,該次數應該適當增加,然而,現實中人們能保持在12次就很不錯了,數值與標準相差巨大,這也是近年來胃病高發的主要原因。


吃飯的時候不允許寶寶玩別的東西,這一點非常關鍵,當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其他物件上時,很容易不充分咀嚼食物,這個習慣需要父母從小做起,否則一旦養成習慣,再讓孩子去戒,難度非常大。


此外,還可以跟老人學習,在喂飯過程中也可以選擇誇獎孩子,不過近年來開始流傳一種說法,認為喂飯誇獎孩子對寶寶的三觀不利,本來吃飯就是應該的事情,憑什麼要誇他們?難道不誇,他們就不吃了嗎?


如果孩子不吃飯,就得態度強硬,嚴肅批評教育,定一個時間,到點沒吃完,立即撤掉餐具,只需要餓兩回,孩子自然會乖乖吃飯,這種紀律性是他們未來成才的關鍵。

給孩子喂飯,還有哪些常犯的錯誤?


1、長時間喂飯


喂飯最多喂到2歲,再往後就不行了,早期餵食,只是幫助孩子熟悉食物,學會如何吃飯,最終他們還是得自己獨立吃飯,畢竟上了幼兒園可沒人喂,難道就不吃了?缺乏拿餐具這一過程,也不利於孩子大腦的發育,平衡感與協調性明顯不如其他孩子。國際育兒組織還認為,孩子自己吃飯的吸收率遠比父母餵食要高,長期喂飯會導致消化不良。


2、飯後喝水


部分家長喜歡搭配,比如飯後讓孩子多喝水,這樣既不缺營養,也不缺水分,現實是,水分會稀釋胃酸,造成孩子無法快速消化食物,還會增加飽腹感,遇上激烈運動或者膨脹率比較高的食物,會讓寶寶嘔吐,嚴重時導致窒息。補充水分在平時,飯後少喝水,可以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大家要牢記。


3、給孩子獎勵


寶寶只有在看電視的情況下才願意吃飯?這樣的現象在很多家庭普遍存在,家長為了讓孩子儘快將食物吃下去,允許寶寶在吃飯時間看動畫片,結果呢?飯吃的不少,可孩子還是偏瘦,明顯營養不良。吃飯時間禁止做別的事情,也不要答應孩子吃完了可以做什麼,這些均不利於養成正確的吃飯習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