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期檔,《掃毒2:天地對決》憑藉大IP的影響力,劉德華、古天樂、苗僑偉的精彩演繹,邱禮濤導演的出色把控,獲得了不少影迷的喜愛與好評。

日前,香港電影製片家協會宣布,《掃毒2:天地對決》將代表香港電影,參與2020年的第92屆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獎(原最佳外語片獎)評選。這個消息一出,頓時又讓《掃毒2:天地對決》成為了影迷們熱議的焦點。

近年來的古天樂,逐漸走出了「爛片泥沼」,事業也隨即風生水起。2018年的《殺破狼·貪狼》,讓他完成了自己的影帝夙願。而今年的《掃毒2:天地對決》又揚帆起航,沖向了奧斯卡的電影盛典。

作品遠征奧斯卡,這對於古天樂來說是第1次,但對於劉德華卻是第6次。

劉德華首部參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評選的電影作品,是1997年的《香港製造》。

90年代末,香港電影進入了蕭條時期。1997年,在港片市場江河日下的大環境中,劉德華的「天幕公司」,為陳果導演的《香港製造》進行了投資。而劉德華也以監製的身份,參與了該片的製作。

這部《香港製造》的拍攝成本只有50萬港幣。雖然影片的拍攝條件十分簡陋,但呈現的效果卻異常驚艷。該片上映後,先後在第34屆金馬獎、第17屆金像獎、第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第50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上攬獲殊榮。

隨後更是代表香港電影,參與了第70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競逐。

《香港製造》

劉德華以監製身份打造的《香港製造》,是他首部參選奧斯卡的電影作品。在《香港製造》競逐奧斯卡無果之後,他與杜琪峰合作的《全職殺手》,在2001年再度代表香港電影,對最佳外語片進行了衝擊。

這部《全職殺手》,是杜琪峰、韋家輝經過多年打磨,推出的作品。在經歷了香港電影的衰落之後,杜琪峰導演認識到了香港電影小格局的局限性。於是在2001年,「銀河映像」推出了這部《全職殺手》,並試圖打造一部突破「香港電影」風格的「亞洲電影」。

《全職殺手》上映後,在金像獎、金馬獎、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不少好評。但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競逐中,依舊是無果而終。

《全職殺手》

2002年,華語警匪片經典《無間道》橫空出世。這部作品憑藉過硬的質量,在金像獎、金馬獎上拿下了13項榮譽。之後,還代表香港電影參與了第75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可惜的是,這部經典作品,也遭遇了無果而終的命運。

《無間道》

2003年,劉德華與杜琪峰合作了經典電影《大隻佬》。在這部作品中,杜琪峰將自己的「黑色宿命論」發揮到了極致。劉德華對自己的演技,也進行了突破、嘗試。

《大隻佬》上映後,拿下了第23屆金像獎的最佳電影。該片也被香港電影製片家協會推選為代表,遠征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2000年之後,劉德華的電影作品質量節節高升。從2001年的《全職殺手》、2002年的《無間道》,再到2003年的《大隻佬》,他的作品三度代表香港電影,衝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大隻佬》

2004年之後,隨著內地、香港合拍片的增多。《如果·愛》、《夜宴》、《畫皮》等合資電影,開始成為香港電影遠征奧斯卡的主力,劉德華的電影作品,也漸漸退出了港片代表梯隊。

2011年,劉德華與許鞍華導演共同合作了電影《桃姐》。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該片獲得了金獅獎的提名。而在金像獎最佳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的評選中,該片也都獲得了極高的人氣。

在第84屆奧斯卡上,《桃姐》代表香港電影,又一次對最佳外語片發起了衝擊。

《桃姐》

今年,劉德華、古天樂合作的《掃毒2:天地對決》,成為了港片衝擊奧斯卡的新希望。不知道這部作品,在北美電影人的心中,會留下這樣的印象?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