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是處於糖尿病的臨界狀態,患者的空腹血糖在6.1-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在7.8-11.1mmol/L,臨床可表現出輕微的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癥狀,也可無明顯癥狀表現。在中醫學中,糖尿病前期屬於「消癉」範疇,《素問.奇病論篇》,曰:「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靈樞·五變》雲:「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指出其病因以飲食不節為主,多食甘美而肥的食物,加之先天稟賦不足,情志因素致五臟柔弱是消渴發生的內在基礎。糖尿病前期患者如何根據自己的體質來選擇適宜的食物,控制疾病的發展呢?


1、體質與糖尿病前期


先天稟賦與後天獲得共同組成體質這一種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的個體特質,通常體現在形體結構及生理功能方面。先天稟賦是來源於父母的先天之精,後天獲得是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所形成,與飲食息息相關。體質是各種疾病形成轉歸的土壤,體質強,則正氣強,「正氣內存,邪不可干」,病邪則不會在人體生根發芽。


糖尿病前期患者,或因先天稟賦不足,或飲食失節致後天所得失常,或二者兼之,導致體質失於平和,形成偏頗體質,形成了易於疾病產生的人體環境,使病邪生根。糖尿病前期患者可有血糖恢復正常、繼續維持糖尿病前期狀態、發展為糖尿病這三種轉歸。而通過中醫體質干預可防止其向糖尿病所轉歸,甚至使血糖恢復正常的狀態。

2、如何選擇適宜的食物?


「人以水谷為本,人絕水谷則死。」飲食物可由脾胃化生為水谷精微,是人體生命活動、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但由於飲食物四氣五味(四氣:寒熱溫涼;五位:酸苦甘辛咸)的不同,所謂五味入五臟,四氣五味歸經不同,長期偏食某種食物,或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導致體質的偏頗。但「食能致病,亦能治病」,唐代孫思邈雲「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已,然後命藥」。合理的飲食能夠改善人體的健康狀況,飲食治療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各類食物中應「慎鹹食及面」,清淡素食,少進葷食。糖尿病前期患者可通過飲食進行體質干預,辨識體質,因人擇食,因人施膳。


九種中醫體質,飲食調養原則如下:


(1)平和質:


平和質人群多氣血調和,五臟勻平,飲食調養原則,宜膳食平衡,飲食多樣化。多吃五穀雜糧,蔬菜水果,做到營養均衡,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油膩辛辣食物,注意飲食衛生,注意飲食有度,不過飢,不過飽。


(2)氣虛質:


氣虛質人群多身感乏力,少氣懶言,多自汗出,面色蒼白,語聲低怯,飲食調理宜補氣為主,多食粳米、小米、黃米、山藥、牛肉、雞肉、鵝肉、狗肉等,食療可食山藥蓮子粥,黃芪燉母雞等。少吃空心菜、蘿蔔等,忌食生冷瓜果、海鮮等。

(3)陽虛質:


陽虛質人群多手腳發涼,大便溏洩,多怕冷,飲食調養原則宜補陽為主。飲食上多食羊肉、牛肉、韭菜、生薑、等溫陽之品,可用桂圓、白術等煲湯,忌食苦瓜、西瓜,尤其冰鎮飲料等苦寒傷陽之品,茶飲以紅茶為好。


(4)陰虛質:


陰虛質人群多體型消瘦,手足心熱,面色潮紅,飲食調養原則宜滋陰為主。宜多食小麥、菠菜、豆腐、蜂蜜、豬蹄等滋補之品,水果宜食用梨、西瓜、香蕉等,少吃熱帶水果等讓人上火的食物,杞果葛粉粥可作為食療之品。忌食羊肉、煎炸、辛辣、酒類等助火之品。


(5)濕熱質:


濕熱之人群多鼻部額部油脂分泌多,易生痤瘡,大便燥結或粘滯不爽,飲食調養原則宜清熱祛濕為主,飲食上多食苦瓜、絲瓜、芹菜、竹筍、四季豆、綠豆芽、茄子等,可食茯苓、薏米等煲粥、湯,忌食油膩辛辣的食物,戒煙、酒。水果可選用橙子、蘋果、橘子、梨等。

(6)痰濕質:


痰濕質人群多身體肥胖,易睏倦,身感沉重,嗜食肥甘厚味,飲食調養原則宜燥濕化痰,常吃食物可選芥菜、白菜、白蘿蔔、薏米等清淡飲食為主,切不可過食肥肉等肥甘厚味,水果可選金橘、檸檬、杏子等。不宜過食酸澀之品,如烏梅、石榴等。


(7)氣鬱質:


氣鬱質人群多心情抑鬱,不思飲食,多思多慮,飲食調養原則宜理氣解郁。在飲食上多選用黃花菜、海帶、蘿蔔、橘子等,平時可以玫瑰花泡水代茶飲。平素宜清淡飲食,勿過食肥甘,以免阻礙氣機運行。悲傷、生氣時可緩解情緒再進食


(8)血瘀質:


血瘀質人群多面色黧黑,眼中紅血絲較多,皮膚粗糙,飲食調養原則宜活血化瘀為主。可多食醋、玫瑰花、山楂、海藻、海帶、紫菜、蘿蔔、胡蘿蔔、綠茶、桃、李子等,食療建議多食桃仁粥。少食肥豬肉等

(9)特秉質:


特秉質人群多易過敏,此類人群飲食調養原則宜粗細搭配適當宜飲食清淡均衡,忌食辛辣、腥羶發物及含過敏物質的食物。注意戒煙、酒、濃茶。可食用益氣固表的食物如黑豆、黑木耳、核桃、紅棗、糯米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等。可佐以人蔘、黃芪泡水以補中益氣。


另外中醫講究「飲食而養」,根據四時選擇適宜的食物,古語雲「當春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酸增甘,以養脾氣」。「當夏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苦增辛,以養肺氣」。「當秋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當冬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咸增苦,以養心氣」。


根據季節氣候選擇食物以養五臟,如,春季宜食用梨、大棗、香菜、小麥等甘甜辛溫發散類食物,少食冷飲等生冷粘雜類食物,以免傷害脾胃;夏季宜食西瓜、苦瓜、蓮藕等清淡苦寒類食物,不宜過食羊肉、生薑等助陽發散之品;秋季宜食蘋果、百合、白果、蓮子等甘涼滋潤的食物,注意飲食不宜過涼、過熱,以免傷陽、動陽;冬季宜滋陰補腎,可多食牛羊肉、紫河車、鹿茸等血肉有情之品,禁食煎炸類、辛辣過燥油膩類食物。

《黃帝內經》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金匱要略》雲「食量有節」,都指出糖尿病前期患者通過飲食種類調整體質時,因注意飲食量的把控,不可過量,否則損傷脾胃,適得其反。根據體質,因質施膳,合理搭配飲食,食量有節,方可「陰平陽秘,精神乃至」,糾正偏頗體質,減少疾病產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