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機械堆填島嶼並不少見,比如迪拜就有個全球最大的人工島群工程,基建狂魔也是連續幾十年都在吹沙造島。但要說全球最大的手工堆填島,非洲塞內加爾西部的貝殼島則當仁不讓,在過去900多年時間裡徒手用300百萬噸貝殼堆起一座島。

 

這座島是名副其實完全由各種貝殼堆填而成的島嶼,而且島上修建道路和房屋等建築也主要以貝殼為建材。更難以置信的是,島民們死亡後也用貝殼填埋,為此特地又造了一座小號的貝殼島專門用來做墳場。

 

貝殼島原本是一處小沙丘,因河口流沙堆積在北大西洋出海處而成。公元10-11世紀期間,非洲西部湧現出不少部落聯合而成的小王國,其中的穆拉比特王朝佔據數千公裏海岸線,為了躲避追殺,一部分人被迫流浪到近海沙丘上。

 

 

 

但這些人原本生活在內陸,並沒有造船和編織漁網捕魚的技能,只能利用浮木在一個個沙丘上建起小小的高腳屋,再以沙丘周邊的魚蝦蟹和貝類為生。魚骨蟹貝殼都被丟棄在高腳屋下的沙丘上,日積月累就有了一座座小島。

但如此艱苦的生活並沒有讓這些人躲過被掠奪的命運,為了保命,他們不得已聯合在一起,將所有貝殼都集中堆在一座最大的沙丘上,這才有瞭如今貝殼島的原型。據說當時1.2萬平米的面積,卻住下了2300多人。

 

 

17世紀初,一名葡萄牙商人偶然間來到島上,此時島民們已熟練掌握如何捕魚以及養殖貝類等技巧,還嘗試在紅樹林內養殖青蟹等海產品。目睹漁民艱辛的商人決定為他們引薦貿易商,逐漸引來荷蘭與葡萄牙殖民者的關注。

 

隨著收購商的到來,島民迅速擴大貝類養殖規模,因為恰好處於出海口的鹹淡混合水質,且淤泥營養成分極高,貝類肉質肥嫩鮮美,曬乾後極受歐洲殖民者青睞。所以,一車車的貝殼又被留在島上,使得島嶼越來越大。

 

 

17世紀殖民熱,塞內加爾也沒躲過被殖民的厄運,荷蘭、葡萄牙、英國、法國都想奪取貝殼島用作貿易中轉站,好在最終達成共同使用港口的協議,這也讓貝殼島迅速成為西非最大的貿易站之一,橋樑漁港等設施一應俱全。

 

 

 

人口多,需要建的房子自然也多,但島民們又買不起更貴的建材,只能就地取材把貝殼當成材料使用,也算有了遮風擋雨的功能。都說人類是最會模仿,越來越多的漁民紛紛用貝殼建起了房屋,才有了貝殼島上貝殼屋的說法。

 

從早期的1.2萬平米,擴大到2018年勘測的接近3平方公裡面積,島民們用雙手創造了一項獨一無二的“世界紀錄”:貝殼島歷史能追溯至900多年前,迄今為止至少手工堆填了300百萬噸貝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數據)

 

當然,島民們早已無法依賴養殖貝類維生,周邊紅樹林及沙灘早已被各個部落和族群瓜分殆盡,用來養殖各類海產品。雖說風光不再,但得天獨厚的優勢依然存在,那就是開發旅遊觀光,畢竟這可是全球最大的人工堆填貝殼島。

 

 

甚至連當初為了埋葬祖先而特地堆填的墳堆島,也被遊客當成觀光必去的景點之一。更有趣的是,村民們為了方便遊客參觀“墳堆”,準備將兩座島慢慢的堆填連接一起,這樣就再也不用在雨季或漲水期間過橋或坐船才能去了。

 

 

​必須提醒一下,島民中既有非洲土著,也有穆斯林和基督徒,他們把祖先遺骨和墳墓視為“守護者”。因此,參觀墳堆時切記不可對其不敬、踩踏等等,以免冒犯被懲罰,已有英國女遊客因踩踏墳墓而被扣留,最後被罰看守墳堆三個月才得以離開的先例。

聯絡作者:咱誌 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