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面對學習事物的時候,都會抱持著一種不想學習的心情去面對,因為學習這件事對孩子來說,實在是一件不有趣的事,更別提孩子也很難從日復一日、枯燥乏味的學習裡,得到不一樣的樂趣。所以很多父母都很頭痛孩子的這種逃避行為,畢竟如果不逼孩子學習或成長,孩子也不會有動力或是自製力去學習,反而會讓孩子的生活毫無規劃。父母在面對教育孩子學習的問題上,常常都會猶豫,究竟是不是該好好逼孩子認真學習呢?

前兩天,送孩子去書法班的時候,看到一位媽媽,她正拉著孩子往車裡塞,孩子哭著掙紮:「我不想學舞蹈了,我不去,太累了......」媽媽怒吼著:「你今天去也得去,不去也得給我去!」最終,孩子拗不過媽媽,上了車,去學舞蹈。我不禁想到一個問題:到底該不該逼孩子一把?當孩子皺著眉頭說:「媽媽,我不想學了!」我們又該如何應答?

不要讓你人生的第一次放棄,來得這麼早

李亞鵬在訪談節目中,聊起自己的寶貝女兒李嫣。李嫣很喜歡彈鋼琴,已經學了五六年的時間,但是去年的時候,未通過樂理知識考試,導致她考試失敗。當天,她很不開心,就發脾氣說:「爸爸,我不學了!」當時的李亞鵬並沒有多說什麼,吃晚飯時,李亞鵬說這麼一段話:你不想考樂理了,沒問題,人生總要面臨一些放棄和失敗,就像我,我考交規考了兩次都沒過,但是你才 12 歲,你要不要讓你人生的「第一次放棄」來得這麼早啊?

就是這段話讓李嫣鼓起勇氣,讓鋼琴老師又再次幫她報名考試,終於在今年 4 月份,李嫣順利通過了考試,李亞鵬還興奮地在微博上,貼了一張李嫣彈鋼琴的圖片,並稱她為貝多嫣,很酷有沒有?

孩子,放棄這個籌碼不要輕易用,否則,會錯過你本該擁有的精彩。想想我小時候不喜歡上才藝班,只不過是因為耽誤我玩遊戲的時間而已。蔡康永所說:「 15 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18 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 18 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 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

孩子,不要讓未來的自己懊悔當初為什麼那麼輕易放棄,不要讓自己午夜夢迴時,心裡全是不甘和後悔。

不要在長大後, 後悔當初沒人逼你一把

電視劇《家有兒女》中有這樣一段對話:劉星媽:「小時候給你報這班那班,想讓你學,你自己不學啊!」劉星:「我不願意學,你就不讓我學啦!那時候我還小,我還不懂事,難道您也不懂事嗎?您就應該從小培養我、教育我,從小您就逼著我學呀......」劉星說完,媽媽頓時語塞。最近,劉憲華( Henry )的一段小提琴表演,在微博上紅了,聚光燈下的他,優雅淡定,琴聲時而宛轉悠揚,動聽纏綿,時而傾瀉奔流,行雲流水,實在令人驚艷。

有一次, Angelababy 問劉憲華:「你是小時候被父母逼著學小提琴的嗎?」「對,被逼著。」「那你小時候願意嗎?」「我不願意,一直到我十一二歲,就一直不想拉,後來我參加了第一個比賽,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喜歡了。」「那你覺得現在感謝父母嗎?」「非常非常感謝。」演員倪妮也在一旁感嘆地說:「是啊,真的很感謝他們,如果他們不逼你,這些東西永遠不會長在你身上。」

這時的 Angelababy ,悵然若失,說了一句話:「為什麼當初沒有人逼我?」這句話,承載著多少不甘和懊悔!孩子想退縮想放棄,也不難理解,積年累月,風雨無阻地每週帶孩子上課,很多父母都會覺得又累又煩,更何況是去上課的孩子呢?

可是,如果這個時候,我們輕易地讓孩子打退堂鼓,孩子很可能會在將來後悔,當初的自己為什麼沒能咬牙堅持下去,我們也會自責內疚,為什麼當初沒能逼孩子一把?

人的一生總得有個愛好,讓孩子學有所長。擁有一項伴隨一生的興趣愛好,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第一份禮物, 是讓孩子多一份生活的底氣。

劉若英7歲那年,她問祖母:「我為什麼要學鋼琴?」祖母說:如果有一天你老公不要你了,你還能有一技之長,可以養自己、養小孩。當時的她不明白祖母的意思,長大後,她才明白,祖母堅持讓她學鋼琴,只為讓她長大後有個才藝,不用被迫謀生,做自己想做的事,多一份生活的底氣,多一份生活的選擇。

第二份禮物, 是幫助孩子發掘自己的專長。

天生的叫天賦,但沒有孩子生來就有專長,比如莫札特,他從小就有音樂天賦,但是他的鋼琴專長也是後天父母培養的,他也不是生下來就會彈鋼琴,孩子的專長,要靠後天的培養。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在不斷地探索中,發掘自身的專長,將自己身上的閃光點,不斷地放大。

第三份禮物, 是讓孩子收穫更多珍貴的精神品質。

胡可曾上傳兒子邊哭邊練琴的影片,引得大家拍手稱讚,影片中孩子抹淚的同時,雙手不忘彈琴的小模樣,真是讓人感動又心疼。小小的身體,蘊藏著大大的能量。

正如胡可所言:我們不需要執著一定完美的結果,卻要擁有堅持的品質。因為這份品質,能讓我們練就一身過五關斬六將的本領,那就是:做事有毅力,不輕言放棄,有耐心,有毅力!堅持沒那麼容易,但也沒那麼難一開始就跟孩子做好約定,讓孩子參與決策。這是幫助孩子堅持不懈的首要法寶。

在孩子 5 歲時,我給他報了各種才藝班:書法、擊劍、跆拳道、鋼琴等,從中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兩個,堅持學下去。一個月過後,他做出決定,選擇書法和鋼琴,現在,他已經堅持 3 年,期間他也曾告訴我:「媽媽,我不想再學鋼琴了,好無聊。」

我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說:孩子,你忘了當初我們拉勾做出的約定嗎?你不想成為一個出爾反爾的人吧?你現在正在爬山,堅持下去,你就能登頂,看到別人都看不到的風景!

父母永遠是孩子的榜樣, 要做好陪伴和鼓勵

當孩子在練習書法的時候,我陪在他身邊,練習寫作,還規定每天至少寫 1000 字,有時候我也想偷懶,每當這個時候,孩子反而會過來勸導我:「媽媽,你不能半途而廢哦!」最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我們培養孩子不是為了讓他成為專家,而是讓他有機會活得更好。

如果我們總是抱怨:「白花花銀子扔進去連個聲響都沒有!每週都要帶你來練琴,我容易嗎?你還不想來,你沒有良心啊?」孩子會怎麼想?「那你就別花這個錢啊,在家歇著啊,我也不用這麼累,有這功夫我還不如看個動畫呢!」父母都沒有耐心,又怎麼能怪孩子不能堅持呢?堅持的驚喜,就藏在你以後的路裡

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決定孩子未來的,並不是智商,而是堅持。關於這種能力,羅振宇在《邏輯思維》有個很經典的說法:孩子都喜歡寵物,因為寵物可以給即時反饋。比如小狗,你一逗它,它馬上就向你搖尾巴。人性都是喜歡即時反饋的,孩子愛玩遊戲也是這個原因。

但是如果孩子將來要做成一件事,就必須有延遲滿足的能力,就是能夠忍得住,在不能馬上看到具體成果的前提下,還能付出努力,堅持行動,沒事的時候,陪孩子一起種花種草吧,今天澆澆水,明天澆澆水,表面上什麼變化都沒有。

但是,總有一天,孩子發現自己所有的努力沒有白費。花開的那個瞬間,孩子就會明白,不能馬上看到成果的努力,其實能帶來更大的驚喜。

其實父母很多時候,真的要好好地逼孩子一下,不然孩子毫無自製力,養成了拖延甚至是不自製的個性,最後孩子長大了,反而容易不上進也不努力認真過活,如果孩子總是容易在一件事情上放棄,那孩子長大成人後,也會容易過著這樣得過且過的生活,所以父母真的都該警惕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