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帶孩子去旅行,大人累且不說,小孩子什麼也看不懂,什麼也學不到,沒必要。

實際上,小孩子在旅行中也有他自己的感受和收獲,他可能不會像家長期望的那樣,回到家就能寫篇洋洋灑灑的作文,但他會有自己的見識,有自己的認知,有自己的思考……而那些,都會成為他人生的積累。

我覺得,如果有時間有條件的話,家長應該多帶著孩子出去看看,親子旅行是件相當有意義的事情。

所以,從女兒二三歲開始,基本上每年我們都會帶著她旅行幾次。孩子上小學後,去旅行的次數就更多了。趕上小長假,我常會帶著行李箱去接她放學,從學校直奔火車站或機場,然後去陌生的城市待上兩三天。

讀萬卷書,亦需行萬裡路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學習尚忙不過來,哪有時間去旅行啊?

其實,孩子的學習並不該局限於上課、刷題,行走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

孩子需要讀萬卷書,亦需行萬裡路。

不帶他去大草原上奔跑飛馳,孩子如何能想像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

不帶他去蘇州無錫,不帶他坐坐烏篷船,孩子如何能感受“小橋流水人家”的婉約神韻?

不帶他去看看浩瀚無邊的沙漠,孩子如何能想像“大漠孤煙直”那樣的壯闊雄奇?

……

孩子們去旅行,他們可能不像成年人那樣,多年之後還能將去過的地方一一道來,他們不會記得哪個城市具體有哪些景點,但是他們會通過自己的視角去觀察所到的每一個地方,他們會有自己的記憶,盡管那些記憶是碎片式的,但是對他們也是有意義的,那是他們成長的一部分。而在彼時彼刻,那也是讓他們為之快樂幸福的。

我問起女兒關於旅行的記憶,她會提及在大理客棧裡陪她玩耍的那隻大黑狗(那會兒她剛滿3歲);她很喜歡錫林郭勒大草原上能將她沒過的花花草草,以及她抱過的那隻小羊;她懷念坐在小船裡夜遊古運河時聆聽到的水聲;她很高興曾經和小夥伴一起登過黃山看過奇松怪石;她甚至想念鼓浪嶼那場將我們澆成落湯雞的那場大雨……

如果她不曾去過,孩子就不會有這些珍貴的記憶。

在路上,在遠方,孩子也需要這種感受

我女兒每到一處,總要給祖父母寄一張明信片,這已經成為她的習慣。我理解她的感受,在異地,在他鄉,在某個時刻,會突然很想念某些親人或是朋友。但如果不是在路上,如果不是在遠方,孩子就不會有機會體驗這樣的感受。

另外,身在遠方的時候,會有一種特別的幸福,那是種超越平日裡一成不變的生活的幸福,那是種可以盡情放鬆的幸福,那是種總是在不經意之間能發現各種驚喜的幸福!孩子和成年人一樣,也需要這種幸福的感受,偶爾也需要這種“放飛心靈”的體驗。

如果不是遠行,我們的親子關系會時常處在緊繃的狀態,我們常常忘了如何去愛。而旅行好像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可以讓我們都能找尋到另一個自我。我們在陌生的環境下彼此依靠,我們會發現對方身上那些被忽略了的美好。總之,每一段旅行都能夠讓我們的親子關系更加緊密和諧。

每一次旅行都是對孩子的歷練

現在的孩子都很忙,即便是寒暑假,日程也都是排得滿滿的。所以,和家長一樣,孩子要完成一段旅行,也要做好各種協調。

首先,一個愛旅行的孩子,他一定是已經習慣了在火車上完成作業,也會習慣了在旅行的間隙裡按時上各種網課。這絕對不是什麼稀奇事,我們每次出行,一節車廂從頭走到尾,幾乎每一排都能看到有個正在刷題做卷子的孩子。總之,久而久之,孩子會學習如何做計劃做安排,同時也還要學會自律,一個鬆散任性的孩子是無法兼顧學習和旅行的。

其次,旅行不僅意味著玩和享受,還意味著要忍耐和承受,比如要忍耐熱門景點長時間排隊等待的無聊、悶熱,要承受旅途中輾轉顛簸的辛苦,以及各種突發情況(如惡劣天氣)帶來的影響。孩子們在旅行中學會了忍耐和承受,那也是一種了不起的歷練和成長。

再次,出門在外不同於平常的生活狀態,一家人旅行,彼此間需要包容關照,孩子亦是如此。盡管孩子一定是一家人的重點保護和關照對象,但實際上,孩子也會很自然地慢慢學會照顧到家長的情緒、身體狀態。而如果一直待在家裡,我們始終處在緊張的親子關系下,孩子很難學會去理解和關心家長。

孩子參與旅行准備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

我女兒從五六歲開始,就很喜歡參與到每一次的旅行准備中來,用她的話說,她愛“湊熱鬧”。這些事兒其實不用特意地教孩子,他們參與其中的時候,通過觀察父母是如何准備的,就能學到很多東西,而這些會成為她未來生活技能中的一部分。

確定目的地:從選目的地開始,我們就會和孩子一起討論,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和分享各地的相關信息。一般每次我們都會先選出幾個備選項,然後綜合一家人的意向,最終確定究竟將去往哪裡。

訂酒店:而選擇酒店的工作,則是我女兒最愛參與的。這件事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要多維度考量許多因素,比如到不同的城市選擇住在什麼樣的位置最省時省力?要關注哪些因素才能選到最匹配自己需求喜好的酒店?如果通過用戶評價來形成對一個目標酒店的基本判斷?如何盡量選到性價比高的酒店……孩子參與的多了,就形成了她自己的經驗。我相信再過上兩年,她自己獨立定酒店可能也不會有什麼困難了。

物品准備:每一次去外地,哪怕只是幾天,要帶的行李也是不少的。我自己有列清單的習慣,每次出發前都會用兩三天的時間慢慢完善清單,這樣收拾起來就會特別有目標。孩子受我影響,也學會了如何有序地准備瑣碎繁多的物品。現在每次出發前,她自己的東西都能獨自收拾得妥妥當當了。

當然,關於旅行准備,孩子可以在參與中學習到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總之,每一種體驗都不是珍貴的。

結語:

親子旅行對家長對孩子都有很多益處,但旅行的初衷畢竟是為了玩,所以家長千萬別抱有太高的功利性目的,比如去一個地方,就希望孩子能了解甚至牢記當地的歷史、文化背景,或者回來還必須寫日記寫作文的,這樣的旅行會傷害孩子的熱情和幸福感,其實也會影響到家長自身旅行的樂趣,“帶著任務的玩”總不那麼好玩。

去旅行本身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經歷、學習和成長,這就足夠美好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