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變食物去除黴斑、高溫加熱就能繼續吃?

你或許該了解一種名為「黃麴黴素」的毒素!

很多從「清苦生活」熬過來的中老年人,都有屯糧、節儉的習慣。

當食物保存不當發生變質時,也捨不得丟棄,認為只需要將黴變部位清除乾淨,然後再開始高溫加熱或陽光暴曬儲存,其所含的細菌就能被殺死,只不過是口感變差而已!

但黴變食物可遠不止這麼簡單,它會產生一種劇毒物質----「黃麴黴毒素」

食物長期儲存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就容易產生黃麴黴、寄生麴黴等物質,特別是含澱粉量較大的糧食、堅果等更容易滋生這類物質,而它們產生的代謝產物就是黃麴黴素。

黃麴黴素是所有黴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對人體傷害最強的毒素,其毒性甚至是砒霜的68倍之多

而肝臟恰恰就是人體解毒、代謝的器官,進入人體和自身產生的毒素,基本都需要通過肝臟分解和代謝。

所以,黃麴黴素在進入機體後,首先就會對肝細胞造成損傷

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也早已經將黃麴黴素列入了1類致癌物中。1毫克黃麴黴素,就能達到致癌劑量。長期微量接觸,患肝癌的可能性也會迅速增長!

而且,更為可怕的是它不同於其他毒素,在食物表面發生黴變、出現黴斑之後,黃麴黴素其實早已經滲透到了食物當中。

即便是經過了陽光長期暴曬、反覆高溫加熱,黃麴黴素都不會被殺滅,它的耐高溫特性非常強大。只有超過260℃以上的溫度,才可能會發生裂解。

所以,不要期望與陽光、高溫滾煮能殺死黃麴黴素。

在生活中,除了黴變食物含黃麴黴素之外,一些澱粉製品如果不注意放置環境、清洗不到位,同樣也可能會發生變質、黴變,繼而產生黃麴黴素!

總的來說,如果不想讓肝癌找上自己,在平時就應遠離黴變的一切食物。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