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立場聲明:個人經驗,歡迎交流


大概是從ZEN2架構的銳龍3000系開始,AMD處理器的超頻能力大幅度減弱,大部分型號都是出廠即灰燼,再加上7nm小核心積熱嚴重,以往常用的手動超全核頻率的方法實用性已經很差。

自此,幾乎每一篇評測都會告訴你「這一代銳龍手動超頻效益不高,還不如打開PBO老老實用。」

然而,關於PBO如何打開,裡面那一堆參數又該如何調整,卻甚少有人提及,大部分營銷號教程都是互相洗稿,其中的方法並沒有把PBO的增益達到最大化。

GG最近換了新主板,借著調試的機會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下,如有不足請評論區指正。

PBO設置

PBO,全稱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AMD官方翻譯為「精準頻率提升」,相當於一個官方的自動超頻機制。因為桌面端的銳龍處理器是不鎖倍頻的,開啟這個功能後,可以允許CPU在適當的條件下以超過設定的最高頻率運行,獲得一定的性能提升。

具體的超頻幅度與多個因素有關,包括溫度、供電、負載、體質等等,具體運行機制尚不清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溫度的影響最大。

常見的超頻幅度在200MHz內,不過利用分體水/液氮等強力散熱會有額外加成,已經有人通過PBO將出廠最高頻率4.7GHz的R7 5800X超至5.15GHz。

我們以華擎B550m Steel Legend這張主板為例,介紹一下進入PBO設置的方法:(華擎主板基本大同小異)

1.開機,不停按鍵盤上的del鍵直到進入BIOS設置頁面。

2.打開之後應該是這個頁面:(如果不是,在上面找到 「OC Tweaker」這一欄點進去」)


因為PBO是一個自動超頻的機制,所以務必在這個介面下使用自動頻率和電壓模式,即「CPU frequency and Voltage(VID)change」這一項保持auto,下面的Soc/Uncore這些選項也儘量保持auto,如果看不到這些選項說明你已經是全自動狀態了,直接看下一步。

3.點擊上面的「advanced」欄,跳轉到進階設置,點擊「AMD Overclocking」:


這裡會跳出一個風險提示,不用管它,直接點accept接受。然後就可以看到Presision boost overdirve(PBO)設定了。



點進去之後就是PBO的設置介面了,這裡面PBO如果是disable就是沒有打開,auto就是默認自動模式,advanced就是進階模式。按照GG的經驗,大多數主板上auto=沒開。


一般來說營銷號的教程就告訴你把PBO調成enable就行了,不過要想發揮PBO的真正實力,應該照著下面的這種設置,把PBO模式改成advaned,PBO limits改成手動,然後把所有可調選項全!部!拉!滿!


這裡解釋一下這一堆選項是什麼意思:

PPT Limit:CPU的(持續)功耗限制,3700X的默認值應該是90W,也就是限制了CPU功耗不能超過90W(峰值應該可以超過)

TDC Limit:CPU的持續電流限制(電流牆),默認只有60A,摳得很。

EDC Limit:CPU的峰值電流限制(電流牆),默認90A。如果把這個選項調低,會出現CPU頻率功耗不變,但性能大幅度下降的情況,也就是「徒增功耗」。

SOC TDC/EDC Limit:這裡的SOC是指除了CPU核心以外的部分,跟北橋/內存控制器/核顯等外圍設備有關,極限超內存的話可能需要考慮這個。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Scalar:PBO調節的「等級」,說實話我沒搞清楚這裡面的「1×」、「10×」具體是什麼意思,不過可以確定的是「10×」就是性能最大化。

Max CPU Boost Clock Overdrive:最高CPU超頻幅度,我這套板U的組合最多只能拉到200MHz,也就是原本4.4GHz的加速頻率PBO最高可以給你拉到4.6GHz。高階主板應該可以拉更多一些。

Platform Thremal Throttle Limit:其實就是溫度牆,這是唯一一個我不推薦拉滿的設置,大家根據自己的偏好來吧,我這顆3700X只要溫度超過93℃就會黑屏,一般設置在90℃以下是沒有問題的。AMD之前還在新聞里針對7nm積熱問題澄清過「我們的CPU都是經過高溫耐受測試的」。

這裡再說明一下,PBO和手動超頻不一樣,有自己的控制機制,即使你把選項全拉滿了也不會真的跑到999W功耗,儘管放心加。

微星主板的設置也大同小異,一樣是del進BIOS→advanced→OC→advanced CPU configuration→把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改成advanced→能拉滿的都拉滿。LN2那兩個選項不用管,那是微星的液氮超頻預設,普通玩家用不上。其他品牌的主板我沒有用過,應該不會差太多。




可以看到MSI這裡PBO最大可以拉到500MHz


跑分實測

這裡使用最常見的Cinebench R20進行測試,通過hwinfo監控硬體狀況。

CPU: R7 3700X

主板:華擎 B550m Steel Lagend

散熱器:Id-Cooling IS6K (配信越7868)

內存:Asgard 洛極T2 DDR4 3200MHz 32GB

其他不影響跑分的不列了。

首先是完全不開PBO的分數,PBO模式設置為「disable」:


ASRock 華擎 B550M Pro4主板(AMD B550/Socket AM4)


PBO關閉,跑分結果

多核分數4641,單核分數507。

從跑分時的監控可以看到,跑多核時主要限制的是PPT Limit,88W時就達到了100%,跑分過程中全核頻率在4.0GHz。單核測試時則有一個核心頻率達到了出廠預設值4.4GHz。


多線程跑分監控


單線程跑分監控

另外,「auto」檔位我也試過了,結果並沒什麼卵用,和沒開基本一樣:


PBO Auto

然後是默認狀態下的PBO,只把PBO模式改成「enable」,其他都不動:


PBO enable分數

開啟PBO之後多核分數提升了4.2%,單核分數基本沒變。

查看跑分時的監控,最顯著的區別就是跑多核時CPU功耗提升到了100W,同時全核頻率也提高到了4.1GHz。可以看到PPT/EDC/TDC的限制都離100%有很大餘量。

單核方面沒什麼驚喜,還是最大頻率4.4GHz,和不開PBO一樣。


多線程跑分監控


單線程跑分監控

最後是手動把PBO各項參數拉滿的成績:


PBO 手動拉最高分數

多核4874,相比不開PBO提升5%,相比PBO enable提升0.8%;單核509,相比不開PBO提升0.4%,相比PBO enable提升0.8%,基本在誤差範圍內。

從跑分監控可以看到,跑多核時CPU功耗提升到了125W,全核頻率也稍稍提升了一點,達到了4.125GHz,

單核跑分時也終於有一個核心頻率突破了4.4GHz,「超頻」了0.025GHz。


多線程跑分監控


單線程跑分監控

當然,PBO這麼一通折騰下來,還是不如手動鎖全核4.75GHz跑分高的,不過我這顆3700X要1.475V才能穩住,R20多核測試的功耗已經超過150W,跑完一輪後溫度已經處於死機邊緣,差一點的散熱能不能壓住都是問題。


手動超頻全核4.75GHz

前面說過,PBO超頻的幅度和溫度強相關,如果將風扇轉速拉滿,在跑分剛開始的前幾秒內可以看到全核心頻率衝上4.2GHz,可惜隨著溫度上升很快又降到4.125GHz了,最終跑分結果也沒有差多少。如果用強力水冷的話應該能多維持一段時間。


多核跑分功耗監控


PBO拉滿+風扇拉滿

總之,PBO的機制是散熱越強,Boost頻率越高,所以不同人獲得的增益也不同,理論上來說分體水+手動拉滿PBO設置應該能獲得比我這個好看的多的分數,大家自己多試試吧,有問題評論區交流。


本文經「什麼值得買」社區作者@GG的玩具小屋授權轉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