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過完了年,都把裝機提上了日程,但今年INTEL不給力,AMD又漲價,著實讓人陷入了選擇困難症,到底該怎麼選呢?首先,咱麼得把價格捋一捋,按照天梯圖排了序,價格按照京東自營為準:


咱們也早就知道了,Zen3由於從裡到外的革新,IPC的大幅進步,使得這代出現了越級打架的情況,8核的5800X看齊10核的10900K,甚至一些吃單核的應用場景,5600X都可以硬剛牙膏廠旗艦,只是核心規模較小,所以綜合性能排在10700和10600之間...


從超能網的CPU性能十年變遷圖可以看出,從2020年開始,AMD無論是多核還是單核性能,都已經超越了intel,正可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其實intel今年1月份開始各種降價,現在時不時就是史低價,但和綜合性能一起看的話,哪怕是AMD漲了價,性價比還是AMD占優。

不過也有例外的,由於Intel的U有各種後綴的版本,活脫脫的「機海戰術」,把他們也加進來看看,或許結果就不一樣了呢?


選擇確實更多了,F後綴沒核顯的版本便宜兩三百。尤其是i9-10850K,可以看做的體質相對差一點的10900K,頻率整體低0.1GHz。但是這反映到價格上,直接便宜了約900塊錢,其他幾乎是一樣的,還保留了UHD630核顯,價格低於5800X,性價比反超了一些。


從現在的價格來看,5950X、5800X、10850K、10700KF、10600K是性價比較高的選擇。而5600X雖然提升很大,但價格比10600K貴了快1000元...稍微加點錢,你都可以買兩顆10600K了,性能差距著實有限,甚至不如收顆3600用,現在1000塊錢都不到...

5900X首發本來就貴了,這個月甚至還漲了快1000元,但性能還是擺在那裡,如果你用的上這規格,那還是划算的。如果沒有生產力需求,只是打打遊戲,那完全沒必要上這級別的U。


打算入INTEL的朋友需要注意,哪怕自己不超頻,也不太建議買不帶K的U,因為全核睿頻差距不小,比方說10900K的全核睿頻有4.9G,但10900F只有4.5G,但功耗發熱一樣很高,電源、散熱也是錢...同價位可能還不如上個10700K來的收益高。


此外INTEL這次又搞了點花里胡哨的操作,推出了4個KA後綴的CPU,附送漫威復仇者聯盟激活碼,碼可以不用(二手不知道能不能賣掉),但CPU本身價格甚至會比原版更低一絲絲(如10700KA)。

至於低端的10320、10300、10100基本只有散片,價格也不美麗,同價位可選的替代品太多了。

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嘛,INTEL 10代U就像是四世同堂:10900K、9900K(10700K)、8700K(10600K)、7700(10400),換皮的味道太濃厚了,那二手老U的價格怎麼樣呢?


不得不說,二手市場的價格一看就知道該怎麼選了...intel二手U的價格迷之堅挺,甚至出現了7700比8700K還貴的奇妙景象。老平台雖然主板便宜是挺多的,但如果完全淘二手的東西,很不建議買二手主板,老張組過好幾台,莫名其妙掛掉的幾率真的很大。

二手僅適合自己的老平台升級入手老U,那從這個面上分析,intel價格高的原因就很明顯了,前面這麼多年,intel性能占優、市場保有量大,老用戶比Zen1、Zen2多的多,其中不乏有很多人想買個二手CPU升級,所以這些老U的價格一直高的離譜,就保持在剛好比組一套全新平台便宜的水準。


可能絕大多數人都出於預算,選擇更換老U,二手商販就有機可乘。但老張這裡還是建議,既然老東西保值,乾脆組一套全新平台,老的東西全二手賣了,反倒是更划算的,沒必要為了省那一點錢而放棄新特性,新平台至少保修還是從頭給你算的,過保的老硬體壞了可就真報廢了。

那麼相對划算的硬體更新周期,則是在你的硬體保修期快到了之前,以在保的價格出掉,換新硬體,期間損失的差價就當折舊費了,也不會相差很多,尤其是主板,貶值速度很快。


全二手平台的話,目前顯然AMD是最划算的選擇了。另外,有些U發熱量很大,超頻功耗也很高,電源、散熱,都是不得不一起考慮進去的。

咱們剛好在「硬體風水輪流轉」的時間點上,但硬體性能的強弱並不能只看定位,更要結合價格,單從CPU這塊兒的價格變化,可以看出來:

英特爾:你罵任你罵,我性能差,單核垃圾,多核更爛,遊戲不強,生產力更不行,還費電,還發熱高,但我便宜啊!!!

AMD:屠龍者終變惡龍。

yes太多了,AMD也上頭了,5600X的價格實屬迷幻。畢竟廠商也不是慈善家,都是為了「利益」二字,早在很多年前其實就發生過類似的情況,intel和AMD都有過離譜的定價,誰是市場主流,誰就瘋狂漲價,咱們作為消費者,還是理性選擇,之選對的,不選貴的,不浪費每一分錢。

當然,平台嘛,有了CPU還得有主板,如果考慮到了主板的搭配,選擇是不是又會有所不同呢?咱們就且聽下回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