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耳熟能詳的大品牌,很多人聽過、見過,也很多人用過。
索尼手機,耳熟能詳的大品牌,很多人聽過,但很多人沒用過。

早在功能機時代,索尼愛立信的獨特外觀設計,大膽的時尚配色,在當時的手機圈也是獨樹一幟的存在,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對索尼手機就有種情有獨鐘的感覺,時間進而轉到智能時代,索尼手機的外觀歷經幾代變化雖然有不少人吐槽,但當你看到這手機的外觀,你就知道,這還是索尼。

日式美學也好,極簡主義也罷,索尼的設計理念核心似乎一直沒變過,但也似乎因為這樣,索尼手機也變的越來越小眾。


時間再轉到2020年,索尼正式發布了旗下的旗艦產品索尼Xperia1 Mark2,21:9的螢幕比例、4K的解析度再加上索尼極簡設計,作為一名普通用戶初次看到這台手機的時候還是頗為驚嘆,但其高端的定位,也讓我心有餘而力不足。

所以這次能參加#酷安眾測#,體驗到索Xperia1 Mark2這款產品,內心還是十分激動,這也是我第一次深度體驗索尼手機的旗艦產品,我也將通過這一周多時間的體驗,給大家帶來我最真實的體驗感受。

●外觀&體驗


簡約、優雅、硬朗,是我對索尼Xperia1 Mark2的第一印象,無論是極簡設計的包裝盒,還是整個機身的設計,都讓人感覺十分舒服,在這個產品的設計上你看不到其他多餘且誇張的元素,並且由於索尼對於電子產品工業設計經驗的積累,讓這台手機看上去質感十足,不管是做工還是細節都十分優秀,拿到手上似乎就能感覺到這款手機價值不菲。(然後一查售價,果不其然)


在設計上索尼Xperia1 Mark2採用了索尼Xperia系列機型一貫的方正風格,再結合21:9的螢幕比例,整個機身顯得十分修長。

這次拿到的這台索尼Xperia1 Mark2機身顏色為白色,官方稱之為月梨白,這種白跟其他一些廠商五彩斑斕的白不同,它就是純粹的白,沒有夾雜任何其他的顏色,這幾年看完一眾各種「花里胡哨」的手機配色,才發現最好看的還是純色。


索尼Xperia1 Mark2後置相機模組設計的十分優雅,雖然也採用了三攝方案,但是並沒有像其他廠商採用誇張的設計,一切簡簡單單的,似乎簡約就是它最大的辨識度。

相機模組上的ZEISS和T*的logo引人矚目,索尼Xperia1 Mark2的三顆鏡頭均採用了蔡司工藝打造,並配以久負盛名的蔡司 T*鍍膜技術,這個技術在拍攝時可減少反射光線,並能呈現更為精確細緻的色彩及對比度。


雖然機身設計的方方正正,邊框也是直角邊,但是索尼Xperia1 Mark2的邊框上還是做了圓潤的過度,所以握持時並不會有割手的感覺。

並且索尼Xperia1 Mark2 的整體厚度只有7.9mm 重量僅為181克,這樣的尺寸和重量在如今5G旗艦機型手機中可謂難得,握持手感十分優秀。在這樣的重量下,索尼Xperia1 Mark2還塞下了4000毫安時的大電池和IP68級防水,後蓋的玻璃也採用了第6代康寧大猩猩玻璃,可見其優秀的工業整合能力。

索尼Xperia1 Mark2指紋電源二合一的設計,側邊指紋識別十分靈敏,並且按鍵位置也特意下調,無論是左手還是右手都能輕易解鎖,但由於位置還是比較偏下所以經常放入口袋時誤觸解鎖。



索尼Xperia1 Mark2上可以徒手打開的SIM卡槽是我此生第一次見到,簡直也太方便了!並且這款手機的SIM卡槽支持額外擴展microSDXC高速存儲卡的功能,最高支持1TB存儲空間擴展,使用過程中絲毫不用擔心文件存儲空間的問題。


索尼Xperia1 Mark2不僅保留了深受大眾喜愛的3.5mm耳機插孔,還進行了深度的音頻優化,可以將信號干擾降低至微乎其微的20dB,相比傳統耳機接口降低了90%以上,並且手機本身還支持360 Reality Audio硬解碼功能,可以享受更美好的音樂體驗。


最後來一張全家福,索尼Xperia1 Mark2包裝裡面包含了手機、充電器、數據線、說明書、三包卡和耳機。(這年頭又送充電器又送耳機的手機不多了)

●21:9 4K螢幕體驗


索尼Xperia1 II搭載了6.5英寸的21:9比例4K HDR OLED螢幕,支持等效10bit色彩顯示以及1000,000:1的高對比度,還支持專業級的DCI-P3 100%色域和D65白點顯示。


21:9的螢幕比例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很長,並且由於寬度只有71.1mm,所以看上去又長又瘦,正常握在手上十分舒服,但是由於螢幕是在太長所以上半部分的內容很難單手操控。


21:9的螢幕比例和電影院熒幕比例是一樣的,所以在觀看一些院線電影時可以完全無黑邊,視覺效果極其優秀,對於我這種愛看電影的人簡直就是觀影神器。


但是對於一些普通的16:9或者其他比例,則效果就差很多,特別是4:3的比例真黑邊比內容大。雖然有一些平台可以支持放大填充且不遮擋字幕,但是國內的一些軟體體驗並不好。


此外索尼Xperia1 Mark2還採用了基於X1移動版圖像處理器的BRAVIA HDR增強技術和「大師模式」畫質模式,使得其在色彩上還原度更高,也帶來更好的對比度和觀看效果。

實際體驗下來,開啟大師模式觀看4K HDR視頻整體色彩表現比關閉好很多,而且不僅是觀看視頻,日常使用中開啟大師模式後整個螢幕的色彩、色調都十分舒服。

由於晶片的限制,索尼Xperia1 Mark2還是很遺憾的錯過了高刷新率,官方雖然推出了抖動模糊降低,將60Hz通過算法等效到90Hz,但實際體驗還是沒有硬體級90Hz來的順滑,但聊勝於無嘛。


索尼Xperia1 Mark2的解析度為3840x1644,OLED等效PPI高達525,所以即使系統畫面是以1080P渲染4K顯示,但整個螢幕的清晰度還是無與倫比的,無論是文字還是圖片的精細度都是肉眼可見的震撼,這是一塊用了就回不去的頂級OLED屏。

更別說用這塊螢幕觀看4K視頻,那畫面的清晰度真的是極其的震撼,但唯一可惜的是國內多媒體平台並沒有那麼好的環境去在線觀看4K視頻,位數不多支持4K在線播放的嗶哩嗶哩也由於手機沒有適配,即使使用4K播放,手機端依舊只有1080P,著實可惜。

●遊戲體驗

索尼Xperia1 Mark2搭載的是驍龍865晶片,並輔以最高12G的運存和256G的儲存,在性能配置上追上了整個2020旗艦機的標準,驍龍865這款晶片相信大家依舊十分熟悉了,作為2020年高通的旗艦處理器,市面上的主流遊戲都不在話下,所以關於遊戲的幀率表現這裡就不具體提及,因為大家表現的都差不多,這裡詳細給大家說說索尼為遊戲帶來的幾個功能和優化。


索尼Xperia1 Mark2截圖畫面


其他常規全面屏手機截圖畫面

首先就是這塊物理外觀般的21:9螢幕,由於螢幕比例更長,所以在熱門遊戲王者榮耀中,整個遊戲視野都比其他常規的全面屏手機大一圈,這對於遊戲玩家來說簡直恐怖,這意味著同樣的畫面,你可以比敵人更快的發現目標,極其適合那些蹲草叢的英雄。


另外,針對遊戲的體驗,索尼也專門做了一個遊戲增強器,遊戲內可以直接呼出,可以快捷操作一些功能,比如截圖、錄屏等。

但可惜的是,該功能並不支持小窗,所以遊戲中回復消息還是得切出去才可以。



其他的性能模式、遊戲防打擾、螢幕功能區等功能得統統都加上了,除此之外,所以在遊戲模式中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創新,加入了H.S電量控制,開啟後手機電池將無法充電,此時插入電源將直接給手機供電,避免因為充電造成的手機發熱影響性能和電池的耗損率,這個功能可謂是極其先進,特別適合愛打遊戲的那群人,希望其他廠商也可以抄抄作業。

●相機體驗


從官方介紹來看,索尼Xperia1 Mark2採用的影像系統是由索尼微單團隊的相機工程師打造的,後面三顆鏡頭有一顆16mm焦段超廣角鏡頭、光圈為f/2.2,一顆24mm焦段廣角鏡頭、光圈為f/1.7,一顆70mm焦段長焦鏡頭、光圈為f/2.4組成,三顆鏡頭像素均為1200W,並且三顆鏡頭均採用了蔡司工藝打造,並配以蔡司的 T*鍍膜技術,在鏡頭模組上就可以看到醒目的蔡司和T*的logo。


對於用戶來說,拍照的上限下限從不在於硬體有多強,而是個人對拍照技巧的理解,和你拍的照片內容意義,所以關於一些相機體驗部分,就不從樣片去分析,直接給大家說下我的體驗。

首先就是拍照體驗,索尼Xperia1 Mark2機身上有一個快門實體按鍵,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長安快門鍵快速進入拍照頁面,所以可以很輕鬆完成抓拍。成像速度也是非常快,按下快門的一瞬間,聽到咔嚓一聲,照片就拍完了,進相冊馬上就能看到照片,並不會出現加載轉圈圈的這種現象,在軟體上的拍照的體驗十分優秀。


並且我還是一名光榮的鏟屎官,所以我使用相機的最多的場景就是拍貓,說到拍貓就不得不表揚下這台手機了,索尼Xperia1 Mark2支持支持每秒20張高速連拍(據說是來自微單的技術),可以很輕鬆的拍到各種貓片。


還支持人像/寵物眼部疾速對焦,畫面中出現人像/寵物時會自動追焦人眼/寵物眼睛,並且不管怎麼移動,只要眼睛還在畫面中,都能一直跟隨對焦。


另外,索尼Xperia1 Mark2在相機上還做了一個攝影大師和電影大師,攝影大師這個頁面用過索尼微單的朋友應該都很熟悉,基本就是把微單那套系統搬到了手機上,右邊可以調節各種專業參數,包括曝光、IOS、白平衡測光模式等。

左邊則是取景框、拍照模式調節和鏡頭參數調節,在鏡頭參數這裡直接顯示的鏡頭的大小,而並不像其他手機一樣顯示倍數,這樣的拍照介面,相信對那些經常使用相機拍照的人來用起來更順手。(對於我這種普通人,研究了半天還是普通拍照模式更適合我)


電影大師和攝影大師一樣,在拍視頻的場景下同樣提供了專業的操作介面,右邊可以調節各種拍攝參數,包括解析度、攝影風格、鏡頭快門等,下方還能顯示一些關鍵的參數,如解碼器格式、電量、水平儀、內存等。

這兩個模式的加入,讓索尼Xperia1 Mark2的攝影系統更加的專業,但是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學習成本實在還是太高了。


針對普通用戶索尼也提供了一些比較好玩的功能,比如這個創意效果,支持各種好玩的風格濾鏡,比如萬花筒、油畫風等,甚至連抖音風這種國內網絡比較流行的風格都有,看來索尼的工程師們也沒少刷抖音。


在慢動作拍攝上,索尼Xperia1 Mark2還最高支持4K HDR 120fps慢動作拍攝,這也是世界上首款支持4KHDR 120fps慢動作拍攝的手機設備。

●系統體驗


索尼Xperia1 Mark2的系統是基於安卓10定製的類原生系統,關於原生系統大多數人的理解都是使用流暢、功能簡陋,事實也的確如此,很多國內廠商一些比較實用的功能比如小窗、智能助理、負一屏等它都沒有,所以剛上手的時候對於這樣的系統的確不適應。

但好在系統是真的流暢,除了那些功能缺失之外,在一些其他場景下類原生用的還是挺舒服,比如後台基本不會掉,系統沒有那麼多的廣告,也沒有那麼多的自帶應用,所以在習慣了一周後,把所以常用的APP裝好後,我發現這個系統也不是那麼讓人無法接受。

當然對於系統的接受程度還是取決於不同人的習慣,畢竟喜歡原生系統流暢的也大有人在,所以關於系統就不做過多評判,這裡給大家介紹下索尼Xperia1 Mark2手機上的一些比較好玩好用的功能。


分屏模式

首先就是這個分屏模式,索尼把這個分屏模式在Xperia1 Mark2用的淋漓盡致,得益於21:9的螢幕比例,所以分屏時下部分正好可以分出一個16:9的窗口,這樣在這個窗口呼出鍵盤也不會擋住上面正在看的視頻,體驗十分好。

並且分屏模式下可以通過多任務直接任意切換上下分屏的內容,甚至下面還組合了幾種常用的分屏組合,真的不得不說一句,原來索尼也可以做的這麼人性化。


側感

針對單手優化,索尼也做了幾個挺實用的功能,一個是側感,在手機左右邊框上上劃、下劃、雙擊都能觸發不同的功能,上劃可以快速進入分屏模式,下劃可以返回上一個桌面,雙擊可以呼出側邊工具欄。

側邊工具欄中可以打開一些常用的應用,控制一些常用的系統開關,甚至還可以直接呼出通知介面,解決了單手不能再頂部下劃的問題。


單手模式

還一個就是單手模式,在全面屏時代很少有廠商去專門優化單手模式,顯然索尼不在其中,索尼這個單手模式我用下來發現還挺好用的,窗口可以自由調整大小,自由拖動位置,不管你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和大小,可以很好解決由於手機太長無法單手操作的問題。


海外手機廠商系統不好用的原因主要就是系統不夠本地化,雖然索尼這次也儘量加入一些本地化的服務,但做的還不夠,比如雖然內置了應用寶當默認應用市場,但是卻不支持靜默安卓。

百度輸入法和微信支付的加入,雖然一定上解決了一些用戶的使用問題,但是相比去其他國內本土廠商還是差很遠,在這方面,索尼依舊任重道遠。

●槽點與不足


索尼Xperia1 Mark2搭載了立體聲雙揚聲器,加上杜比全景聲的加持,這個揚聲器整體的效果還行,但是外放時,揚聲器和後蓋的共振是在太嚴重了,基本50%音量就能感到手機在震動了。


動態振動

說到震動就不得不說下索尼對震動馬達的優化了,在沒看拆機之前我一直以為索尼Xperia1 Mark2用的是轉子馬達,看到拆機後,才發現用的是X軸線性馬達,並且尺寸還不小,但實際體驗下來簡直太糟糕,並且這麼糟糕的體驗系統居然還做了全局動態震動,可以想像下揚聲器共振+「轉自馬達」震動的場面。

以上兩個槽點主要是硬體優化問題,軟體上除了功能簡陋之外,還有一個印象比較深刻的槽點,WiFi和熱點居然不能同時開啟?對於這個問題我到現在都很不理解。

●尾聲


這些天,這款手機用下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塊21:9的4K螢幕,21:9的比例雖然比較長在日常用下來體驗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在刷酷安、微博這種社區類的APP,一螢幕裝下的內容比常規尺寸更多,再加上極致的握持手感,有一種旦用難回的感覺。

再就是4K解析度帶來的極致視覺體驗,無論是聊天、看劇、刷社區,看著都很舒服,特別是用來看4K視頻時,那種令人震撼的精細度至今難以忘記。


相機的綜合體驗也十分優秀,這種隨用隨拍,即拍即得,沒有一絲卡頓的相機體驗我已經很久沒有了(被某1億像素手機霍霍了一年)。電影大師和攝影大師的加入讓這台手機相機系統可玩性增加不少,但是對於新手還是有點不友好,反倒是快門實體按鍵對我們這種普通用戶帶來的拍照體驗還不錯。


綜合來看索尼Xperia1 Mark2是一台優點突出,缺點也很突出的一款產品,4K解析度、優秀的手感和做工、極簡的日式美學設計、索尼微單團隊打造的影響系統等這些特點,足夠吸引索尼的粉絲群體去購買這款產品。

但是簡陋的系統功能,糟糕的本地優化,高端的定價,也讓很多普通的消費用戶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