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這種事,真的是什麼姿勢都有可能:就在2017年,我還在舒爾KSE1500的評測里講說靜電耳機不可能大普及,結果也沒過幾年,現實就揪住我的領子揚起巴掌,噼里啪啦這通給我抽啊——只能說世界變化太快了,啥事兒都不能輕易捅詞兒↓↓↓





說起靜電頭戴耳機,即便是自詡老燒的人,也不是個個都玩過擁有過的,畢竟在當年,做得出靜電的就那幾家,AKG、KOSS、以及靜電專業戶STAX。哪個都不便宜,都得帶著系統玩,而且會比動圈耳機更需要精心維護保養,對溫度濕度也都更敏感;至於森海塞爾奧菲斯……那就更是雲中的神話了,能蹭聽過幾回,已經算了不得,要說買回家供著,大多數人想都想不起。





而就在這兩年,一股子靜電耳塞的新風潮,颳了起來,始作俑者是聲揚——其推出的靜電耳塞方案另闢蹊徑,既使得用戶可以在塞子上體會到靜電單元的魅力,又不必像KSE1500一樣帶著個專用的不可替代的放大器,靜電這一換能原理,終於可以真正的做進小小的耳塞中。


既然有了新的方案,那麼大家百花齊放也就成了必然,畢竟這幾年的HiFi耳機行業還是蠻蓬勃向上勢頭看好的,只要你做得出有意思的東西,大機率還是不愁賣的。然而坦白說,對於第一代聲揚靜電方案,我個人觀感一直很複雜:一方面肯定其突破和聲音上所擁有的靜電特質,一方面覺得這玩意兒給廠家挖的坑太大了,想做出這塞子也都搞得定,想做個聲音協調好聽的耳塞則難如登天,補了這頭漏了那頭,給這些廠家都折騰成女媧了。實際上,你翻我的文章就會發現,一代聲揚靜電方案的東西,我是沒有寫過的,因為……不喜歡。




具體哪兒不喜歡呢?要不咱先說下「靜電」這個換能原理的優點吧——理論上來說,傳統靜電耳機,所表現出的特質往往是極度的敏感敏銳細膩,就好像豌豆公主一樣,你有點風吹草動,你隔著十層被子下面塞個小豌豆,它都能給你察覺並反饋出來,且生動流暢空氣感十足,絕不硬邦邦,也幾乎不可能轟隆隆。許多靜電大耳都是細節極度豐富且悠揚好聽的代名詞。而聲揚這個靜電方案,它畢竟不是大耳機,如果你讓它去撐起全頻段,那麼中低頻的姿勢無疑會非常難看,就只能讓它負責高頻、甚至只負責極高頻。許多廠家使用這個方案時,實際上是截斷其18k以下發聲的。


那麼到這裡就會有人奇怪了?18k?也就是說,只在這個頻段往上靜電單元才工作?那這還有啥玩頭?人耳不理論上才能聽到20k麼?像你林sir這種中老年用戶,怕是18k你耳朵都遲鈍掉了吧?都聽不見還玩個卵子?


還真不是這麼回事,我給你打個比方:假設你房子挑高是三米,對你來說也夠用了,不踩著沙發茶几亂蹦的話,吊燈也不至於磕到你腦袋,然而這時候你出門去了朋友家,他家的大House挑高足足四米五,你什麼感覺?


是不是覺得他那屋子明顯開闊得多?哪怕三米到四米五之間他也沒法擺啥家具(姚明都不至於把衣櫃擺這麼高),可就是給人的感覺會很不同,心情都不同了,對不對?




靜電方案所帶來的極高頻的增色,很大程度其實是在這裡,提供了一般動圈動鐵無法給予的「開天窗」感,且其對高頻的影響也會很明顯,其細膩又具備極佳速度感的高頻+極高頻響應,會在很多曲風下給你不一樣的爽感,全景天窗的車子,跟真正的敞篷車,兜起風來,它收穫的感受是兩碼事。


然而嘞,上一代聲揚靜電方案下的絕大多數耳塞,甚至是全部,在聽歌的時候都會給我一種很難描述的不適感,仿佛在眉心位置,有一束很硌人的東西扎了進來,硬邦邦冷冰冰,甚至會想起兒時看《包青天》的時候,有個案子死者是被「七寸鐵釘,灌頂而亡」……咱也不是做耳塞的,咱也不清楚咋回事,我只知道我幾秒鐘就聽得出,然後就會很難忍。




所以這次,聽說達音科出了個圈靜鐵的塞子,我一開始也是後怕的,帶著些許忐忑的心情去聽的。聽完之後,整個人則處於一種又驚詫又欣喜的狀態中:這玩意兒一點讓我難受的感覺都沒有,一點都沒有硌眉心,反而十分舒展舒服,完善協調好聽,這下我可放心了,這塞子,我要寫~!


達音科EST112圈靜鐵耳機,112分別指代的是1個動圈單元+1個動鐵單元+2個聲揚靜電單元,這是第二代聲揚靜電單元,會比上一代有不少更趨成熟的改進,且據達音科的趙工酒後跟我透露,說圈靜鐵這個玩意兒,實在不好弄,這個產品,他從立項到改進到換二代聲揚再到終於成品,花了整整三年……三年時間,哪吒都夠出娘胎了,而四年前我還在大放厥詞說靜電應該不會被普及,我還真是個to young to simple的小可愛……




外殼採用航空鋁合金五軸CNC切削+面板經過蝕刻噴砂清洗電鍍等數道工序,可以說這次的殼子,佩戴舒適度非常高,而且單邊重量極輕,毫無壓力,美觀和堅固程度也沒得挑。實際上當初亮相的時候,不少人一聽說聲揚二代靜電,再一看這個外殼,都猜這會是個萬元級的塞子,最大膽的猜測(比如我),也不過就是猜它會發狠賣到5000上下,誰知道一公布價格,2999!在這行這麼久,定價這種事,能真把我驚掉下巴的,不多,這絕對是罕見的一次。




而在極度兇殘的價格,漂亮而佩戴感上佳的外形下面,這條EST112,又有著怎樣的聲音呢?


首先,達音科提供了兩組耳塞套,一組是白色的均衡套,一組是灰色的通透型耳套,對此我個人的建議是:只用灰色套,把那個白色均衡套藏好,相信我,灰色套才是它最合適的搭配(雖然包裝里很敞亮的送了SpinFit套,並且戴上之後人聲豐厚感更好,不過整體來說也不及灰套表現驚艷)。




在灰色耳套的情況下,EST112展現出的特徵,首先有三:


其一是十分開闊的聲場和沒有束縛感的通透高頻,不刺不侵略,真可謂是天高雲淡,甚至在部分前端搭配+樂曲合適的情況下你會有種自己飄在空中,或者乘小船行駛在鏡面一樣清澈的湖中的感覺(又開腦放了又開腦放了,歐耶!),透明度是什麼?空氣感是什麼?漂亮而利落的高頻細節是什麼,它都能給你令人讚賞的回答。


其二是這塞子的協調性特別特別好,就是說它的動圈單元和動鐵單元+靜電單元間,音色協調得異常出色,對比早期一些圈靜鐵塞的那種你唱你的我玩我的那種分崩離析感,會令人感嘆這些耳機品牌這幾年真的是在用心搞東西,不然出不來這麼大的進步。協調性好了,就聽起來會足夠自然,而且這個聲音的主基調是很柔很順那種(如果你覺得偏亮偏硬,麻煩把白色均衡套換成灰色通透套,這真就是套子的鍋)。




其三,好推,我也曾經擔心這種塞子會不會做得潛力雖大門檻卻太高?不存在的,甚至這塞子我都不建議用推力很猛的前端,至少也把增益別調到最高,它很好驅動,手機加個尾巴其實都能推差不多,當然更好的前端能給予它更多的發揮空間,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N3 Pro開三極體以單端推它聽感柔美迷人、新R6則適合配平衡插頭圖一個更開闊更清麗,濃郁的中正的前端,我覺得它都不挑。




以信息量而論,實際上這塞子的單元數並不算多,單邊四顆,理論上動圈負責中低,動鐵負責高頻,靜電單元負責極高頻——不過若事情這麼簡單,這麼涇渭分明,那麼耳機也就沒啥玩頭了,實際上這三者之間很大程度上相互依存,做好了就是互為補充,做差了1+1+2出來的效果恨不得能小於1。就我的聽感而言,EST112的素質是明顯超越單元數給人的觀感的,有著很大的橫向+縱向聲場,聲場形狀好且空間感巨佳,背景也很乾凈——光這個聲場的評分就絕不是這價位任何別的塞子能比的。然後分離度和解析力也超價位的漂亮。整體來說其表達偏中正秀麗,強調的是細膩且適當柔和,而非洪鐘大呂或者踏實平穩。低頻量感中等、聚焦略略偏硬、彈性和律動性足,中頻飽滿度稱不上豐滿但有著足夠健康明朗的人聲口型呈現力,各頻段樂器的回放音色、定位和層次感也堪稱精緻正確,整體都顯得相當從容,控制力張弛有度。




EST112最讓我推崇的地方,在於它「開闊通透柔和順暢」的調音風格,你別說還真就有些K314P那個調調(當然,大家的素質差了太多太多),聽著就會很輕鬆很舒服。它絕非那種聽感壯實、重視結象豐碩度的耳機、更不是轟炸機之流,亦非線條凌厲的搞法——它給我的感覺會讓我想起孫燕姿的那句歌詞:「我有一所大房子,有很大的玻璃窗戶」,很寬敞明媚,很解壓怡然。


總得來說,這塞子定價個四五千,我估計依舊能收穫很高的評價,畢竟一來它的素質賣那個價是沒問題的,二來作為圈靜鐵方案里很成熟很好聽的作品,其實再高一些,都有的是人埋單。也不知道達音科這次咋下手這麼狠,2999這個定價,先別說同行怎麼想,就連自家產品線里在售的DK3001Pro、SA6和禪,恐怕都會受到一定衝擊,這塞子我啥都不說塞到你耳朵里,聽完給你說價格,也夠你驚嚇一陣兒的……





不管怎麼說,這次我是著實被EST112這條靜電塞,給電得夠嗆——被價格電了,更被聲音給電了,你們大家如果想被電,下手要趁早,因為據我所知,這玩意兒第一批貨也不多,真正的手慢無。


至於到手之後,該用哪種耳塞套?我都提醒兩遍了,就……不用再說第三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