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電商水深,奢侈品鑑定水更深。

你手中網購的奢侈品是真品嗎?

近日,一位廣州的消費者在唯品會上以2549元價格購買了一條Gucci腰帶,收到貨後因尺碼不合適,將腰帶送往得物APP做鑑定,以便後期轉售。

但得物APP為這條腰帶出具了「鑑定為假」的鑑定報告。唯品會售賣假貨奢侈品,瞬間登上各大媒體和社交網站的頭條。

隨後,唯品會發布聲明,稱該批Gucci腰帶由唯品會在海外直采,採買鏈路清晰可靠且合法合規,確保正品。唯品會也對該批次貨品進行了抽樣送檢,每一件腰帶上都設有唯品會的正品防偽扣,可避免有其它不可控的風險發生。


唯品會和得物兩家展開對峙 圖源/視覺中國

一場涉及到的奢侈品大牌的羅生門中,除了為真品和贗品蓋棺定論,公眾目光聚焦在電商平台的售賣、鑑定奢侈品是否靠譜。

這次新老兩家電商的交鋒,也讓奢侈品電商和鑑定行業的諸多問題暴露出來。

特供還是假貨?

全現在採訪了多名奢侈品從業者,他們並沒有給出確定的答案。

唯品會前「閃購」產品經理Steven對全現在表示,國際奢品的上架需要一套完整的所在國商標註冊、公司註冊、證照合同,以及其與唯品會簽訂的合同協議,必須整整齊齊。

「對於唯品會來說,一個手續合同齊全的貨品,就可以認為是真貨。」 但Steven也透露,這條皮帶嚴格來說是「渠道特供」,和專賣店的款式會有差別。

據Steven介紹,Gucci 會生產專門面向東歐市場的便宜款,做工用料會比專賣店的粗糙些,但是價格便宜。這條皮帶的來源是保加利亞的奧特萊斯(Outlet)公司POOL HOLDINGS,有被義大利經銷商購入。「西歐人會把這些東歐低配貨買回來放在西歐的奧特萊斯裡面便宜賣,最後又倒手賣到了唯品會香港,進入中國。」


唯品會聲明 圖源/官網

業內知名奢侈品鑑定師閆闖認為這個說法並不靠譜。「每家店都會宣傳有奧萊特供,或者內部員工特供,說是一些專賣店的瑕疵品去流通過去的,但是這樣貨品的數量非常非常少,一次可能只有幾條。很難分清這是真的特供品,還是假貨的託詞。」

對於成立於2008年的電商「元老」唯品會來說,特賣業務是其起家業務。但唯品會能夠在服裝領域發家,得益於吸取了部分中低端品牌的庫存資源,以品牌+特賣+閃購的形式售賣,吸引了大量年輕用戶。此後,唯品會「特賣」的範圍從服裝擴大到更多領域,也包括大牌奢品。

對於主打特賣的垂直電商來說,保障供應鏈,把控正品一直是命脈。

前車之鑑是聚美優品。聚美曾被稱作「唯品會2.0」「美妝唯品會」,主打美妝垂直電商。在2014年上市後,不斷陷入到「假貨」「水貨」「劣質」的負面消息中,股價一路下跌,最終在2020年從紐交所退市。

同時,涉及到跨境代購領域,水又更深了一層。此前,網易考拉因為被質疑銷售假加拿大鵝羽絨服被投訴立案,導致網易考拉口碑一度崩盤。

唯品會這次的聲明並沒有令人信服。上周,唯品會市值一度蒸發13.5億美元。

奢侈品鑑定師閆闖近期和很多地方公安系統一起辦案。他認為,所有鑑定結果作用都不大,最多可以作為依據之一。最終裁定,還要看品牌方的說辭。

「但是品牌方往往不會為非常規渠道的產品,如代購的產品做出相關申明。所以Gucci只是發出聲明,沒有在正規渠道與唯品會合作,但並不意味著代購商品是假貨。」閆闖認為。

對峙的另一方,依靠球鞋交易起家的潮流電商社區得物App,成立僅5年多,就已經是潮人聚集地。

對於這次得物的鑑定結果,各方說法也不一。據了解,得物鑑定師以入駐合作為主,並非得物的員工。給出的鑑定結果也主要從個人角度出發。


得物鑑定細節 圖源/官網

從得物App發布的微博來看,鑑定報告稱用戶提供的品牌腰帶在防塵袋刺繡、腰帶金屬扣形態和腰帶壓印形態等方面均與正品存在較大差距。得物方面表示,已將該款腰帶送往中國檢驗認證集團上海有限公司、PONHU、優奢易拍、品奢等4家第三方鑑定平台進行鑑定,均被鑑定為仿品或未通過鑑定。

受訪的專業鑑定師都認為,物品沒有過手,很難給出直接判斷。但鑑定維度大多相同。

「相比箱包、球鞋,皮帶產品造假難度還是很小的,把它的金屬給打磨好,然後刻印的字體做得像一點,就差不多了。」閆闖表示,「所以從鑑定來看,變量也少很多。通過字體、五金、皮具這些,鑑定難度也相對小,但也不排除有特殊情況。」在他看來,即使是腰帶也會遇到拿不準的產品,會找其他鑑定師一起看,類似於「會診」。

Steven則認為,得物鑑定師本身也沒錯,但也不能輕信鑑定結果,「他們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來鑑定的,此前鑑定的貨品應該大多來源於專櫃。這個批次的產品他沒見過,就覺得是假的。但這終究很武斷。」

事已至此,唯品會出售的Gucci腰帶,仍然難以蓋棺定論。

電商入局奢侈品鑑定

實際上,這不是第一次出現類似的事件。

在黑貓投訴上就有類似的爭端。沈女士在閒魚購得二手Burberry連衣裙,在優奢易拍的在線鑑定結果為正品,「get平台」的鑑定結果為仿品。據《時代周報》2021年3月的報導,一名消費者從寺庫購買了亞歷山大麥昆的鞋,但是在優奢易拍鑑定為假貨。在淘寶的代購店鋪,也會出現消費者去4個不同線上平台鑑定出現3真1假的結果。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有兩重原因,其一是二手奢侈品是一個非標品的行業,它涉及的產品年代、款式有很大的差異,不存在統一的標準。第二,是因為另外不同機構公司和鑑定師的資質不一。

閆闖此前接受《時代周報》採訪表達了這樣的觀點:目前對於奢侈品的鑑定工作是人工干預為主,誤判率是存在的。

「鑑定是人利用工具或儀器的輔助,進行對比標準,綜合判斷。現階段,標準和人都是個變量,而人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會出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唐藝家對全現在說,她從業近10年,在上海有一家中古店,曾在日本二手奢侈品公司工作。

目前市面上從事二手奢侈品轉售的平台幾乎都有在線鑑定業務,這包括寺庫、優奢易拍、紅布林、胖虎奢侈品、得物、閒魚。

不同鑑定平台價格差距很大,從閒魚上的幾塊錢到500以上不等。

很多年輕人剛開始買奢品,只願意花幾塊錢上閒魚鑑定。「他們也許知道渠道不夠正規,又不想太多錢花錢做鑑定。完全是為了買一個心理平衡。」優奢易拍鑑定師的梁辰表示。

寺庫可在線鑑定的收費為49元(會員可以一年內免費檢驗3次)。胖虎的收費在39-59元不等,不同品牌收費不一。優奢易拍根據鑑定師的不同收費分別為49元、99元、149元。


寺庫的奢侈品鑑定中心 圖源/官網

和以上三家專注奢侈品不同。得物的鑑別範圍最廣,從球鞋服裝到美妝都覆蓋。用戶首次使用在線鑑別服務時為免費,第二次起鑑定費用為10元起。 除了付費請「鑑定師」做判斷,得物還有鑑別討論區。

寺庫在2008年成立之初就以二手奢侈品切入市場。寺庫的市場公關部總監賈竹告訴全現在,寺庫主要流程是:先用AI技術將樣本與資料庫比對。第二步是,鑑定師會根據商品圖片人工肉眼鑑定確認。如果還無法確認,寺庫會邀請消費者者去線下門店檢測。賈竹說,奢侈品檢測對於寺庫來說是最核心的業務之一。

其他有線下門店或加盟店的平台如胖虎、優奢易拍等也是類似的模式,稱線上鑑定後如果消費者有疑慮可以轉戰線下。

實際上,電商的屬性——線上鑑定、轉賣可能會讓流程不確定性更大。

在二手奢侈品比較成熟的美國,二手奢侈品電商The Real Real也飽受真偽爭議。Chanel曾經起訴它賣假貨。商業媒體CBNC也爆出鑑定流程存在嚴重隱患——並非所有商品都會經過專家認證,一大部分產品核驗工作是交由文案崗位完成的。

標準未立,有人看到商機

因為中國境內專櫃奢侈品和海外價格差距大,2019年940億的奢侈品消費者只有30%的消費發生在國內,七成都來自於代購或出境游。

另一方面,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在2018年已達到17.1億美元,還在高速增長。但二手市場在占整個奢侈品市場還不到5%,和日本、美國30%左右的滲透率相比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不管是(新品)海外代購還是二手奢侈品,都催生了鑑定的需求。

奢侈品鑑定師這一名詞雖然已經被一二線城市消費者熟知,但其實它未被納入中國人社部核定的職業。目前這個野蠻生長的行業反而讓人找到了賺錢的機會。

「鑑定可能賺不到錢,但是培訓絕對賺錢」——知乎上有人表達了這種觀點。

中檢集團、優奢易拍、安潔利(紅人「田哥」背後的機構)等機構都有奢侈品鑑定師培訓。


奢侈品鑑定人員在工作中 圖源/視覺中國

一般這些培訓課程只有1周,培訓費在2-4萬元不等。大部分課程內容都涉及包包為主,少部分課程覆蓋鞋履和珠寶。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的奢侈品鑑定中心6天的培訓課程收費為17800元。這個培訓為40-50人的大班授課。結業者能獲得中檢集團奢侈品鑑定中心的培訓證書和能力認可證書。

優奢易拍的課程會給學員由中國舊貨協會二手奢侈品工作委員會的「能力鑑定證書」。

雖然這些證有「國」字當頭,但效力有限。優奢易拍的創始人張琛曾表示:「現在哪怕是『中國字頭』的一些檢驗公司去開出來的鑑定報告,也並沒有一個國家認可的說法,奢侈品鑑定這個事主要還是品牌方認可才行。」

根據《第一財經》此前的報導,這些持證人或平台的鑑定不具有法律效力。消費者維權時,需要指定的司法鑑定機構鑑定結論才具備法律效力。

為了吸引學員,它們常宣稱奢侈品鑑定師能月入2萬甚至年入百萬。 閆闖告訴全現在,專業鑑定師一個月收入超過7萬。

實際上單做鑑定很難獲得這麼高的收入。奢侈品鑑定師的高收入多少伴隨著培訓講課、銷售帶貨等。

「現在國內奢侈品鑑定師好像成為了一個職業身份。鑑定對我個人而言,它是一個工具和技能。」唐藝家說。比如,當時作為日本中古奢侈品店的店鋪負責人,除了鑑別真偽之外,還需要對收購的商品進行估值定價以及日常銷售的技能。

其實,日本也不存在國家級別的奢侈品鑑定師的職業認證。但是涉及二手奢侈品業務的公司法人會加入了「日本奢侈品回收再利用協會」。公司和協會對從業人員進行技能培訓,行業內相互認可。

拿到一紙鑑定師證書的年輕人,嚮往著開設自己二手奢侈品門店或者加入專業鑑定機構。但目前行業有待規範,真假之疑可能一直會存在,也會影響著行業發展和壯大。

區塊鏈溯源或許是解決方式之一,但是它在二手奢侈品或中古奢侈品上的應用有限:給非新品上鏈之前,還是需要做真偽鑑別。

最近,閆闖的警察朋友發給他一批奇怪的貨品鑑定。這批查獲一系列知名大牌包中,都裝有品牌專用的識別晶片。

閆闖提到,從去年開始,很多大牌紛紛推出了晶片識別技術,避免為非正規渠道商品提供服務。比如Gucci雖然加入了晶片,消費者卻無法讀取晶片,門店卻不會為顧客做真偽鑑定。其中,寶格麗走得最快,上線了獨立APP,下載完成之後,可以掃出包裡面植入NFC的信息,時間、價格、地點都能夠對上。


麥昆旗下品牌MCQ的相關技術。

實際上,這批查獲的品牌包,尚未在全球推行這一類晶片,專櫃的產品也沒有植入識別晶片。但造假分子卻已經先行一步。「造假者走得比品牌還靠前。」閆闖感嘆。

閆闖建議如果購買中古包類二手產品更加要謹慎,需要經手正規的鑑定師,因為可能中途更換了皮料或者五金。

「儘量在正規渠道購買,代購要找專業人士核驗後再付帳。」閆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