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兩名女子在上海車展中在特斯拉車頂維權的事件引發了熱議。截至目前,該事件仍在發酵。據最新消息,特斯拉已提交事發前半小時的車輛原始數據。

《經濟參考報》記者梳理髮現,近年來,特斯拉已經多次被車主稱失控加速、剎車失靈,並發生多起撞擊事故。此次車頂維權,再次將特斯拉車輛安全問題拉回大眾視線。儘管在網友和媒體的熱議下,特斯拉對維權消費者的態度有所緩和,但是對更多消費者和公眾來說,行車數據不透明、第三方檢測機構難服眾、企業漠視消費者反饋等三大問題仍亟待解決。

事故不斷 特斯拉屢陷爭議

事實上,近年來特斯拉已多次因「剎車失靈」「意外加速」「自燃」等事件陷入爭議。《經濟參考報》記者對2021以來的相關事故進行不完全梳理髮現,特斯拉給出的解釋和答覆多為「車主誤操作」「路面狀況不理想」「汽車不存在問題」等。

——2021年1月1日,上海車主稱汽車失控20分鐘。

1月1日,上海車主梁女士稱,駕駛特斯拉Model 3出行時,汽車失控20分鐘,其間梁女士拍下了特斯拉 21 秒的失控狀態,腳離開踏板後,汽車仍然自行加速。根據梁女士介紹,特斯拉售後承認 21 秒存在失控,但在此之前和之後的失控狀態表示否認。對於失控原因解釋為外部環境氣溫過低,其次是因為汽車在下緩坡。 21 秒失控加速是偶發事件,並不能說明車輛有問題。


隨後「特斯拉客戶支持」微博回應稱,經後台數據分析及該路段勘察,確認拍攝視頻的路段是一段下坡,由於重力勢能的原因車輛發生加速。特斯拉稱對此正同客戶溝通解釋說明。


——2021年1月13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要求特斯拉召回汽車。

1月13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正式致函特斯拉公司,要求後者召回約15.8萬輛Model S和Model X電動車,認定兩款車的觸摸屏存在缺陷,可致安全風險。據美聯社報導,美國車主先前向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下稱「管理局」)投訴Model S和Model X觸摸屏黑屏,管理局去年6月啟動調查,數月後將調查升級為工程分析,認定上述批次汽車觸摸屏有缺陷,5到6年內可能出故障。

分析人士認為,發函意味著特斯拉先前拒絕啟動管理局認為有必要的召回。管理局故障調查辦公室前主任弗蘭克·博里斯告訴美聯社記者,特斯拉顯然對管理局先前的要求無動於衷,繼而收到信函,這是特斯拉「自作自受」。管理局說,儘管特斯拉多次更新軟體試圖解決部分問題,但彌補措施「不充分」。汽車安全中心主管賈森·萊文認為,特斯拉本應「替換實體部件」,卻試圖以更新軟體敷衍了事。

——2021年1月,出現充電問題「甩鍋」國網未果後致歉

1月,江西南昌的塗先生購買僅6天的特斯拉Model 3,在一處超級充電樁上充電後,突然斷電無法啟動,車窗也無法關上,只能用紙片擋著。經檢查,售後負責人表示,故障是因充電瞬間國家電網電流太大,不一定是車輛有問題。

「從診斷的數據看,是因為瞬間電流過載導致的。我們是按照220伏或者380伏進行固定整流,但國家電網如果電壓突然升高,會隨著電壓一起升高。」特斯拉售後相關負責人解釋稱。

1月31日,國網南昌供電公司發布聲明稱,特斯拉電動車是與特斯拉專用充電裝置直接連接並使用,在使用中電源線路電壓穩定無異常,符合國家規定的電源質量要求;建議特斯拉公司請專業人士認真查找車輛充電故障原因。

2月1日,特斯拉向南昌電網致歉,稱當時導致電流過載的具體原因還在檢查中。

——2021年1月,特斯拉Model 3自燃

1月19日晚,上海閔行區某小區發生一起特斯拉Model 3起火自燃事故。據稱,現場濃煙四起且伴隨有爆炸現象,味道刺鼻。

據工作人員透露,這輛特斯拉Model 3轎車駛入地下車庫後,車主發現起火,隨後下車求助,不久火勢一度失去控制,幸虧消防隊員及時趕到撲滅大火,但車輛整體基本燒廢,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1月20日,特斯拉對此作出回應:初步判斷原因為車輛底部的高壓電池受到撞擊後引發內部電芯損傷及短路,最終導致起火。

——2021年3月11日, 特斯拉車主稱「剎車失靈」導致撞車。

3月11日,海南海口一位特斯拉model 3車主蒙先生稱,自己的車出現了剎車失靈的狀況並撞車。蒙先生停車時,剎車失靈撞牆進溝,當時時速不到30km。對此特斯拉的回覆是:地面濕滑,制動踏板踩得輕,導致制動距離變長。

——2021年4月11日,剎車再次「失靈」,汽車撞牆。

停車場又現特斯拉剎車失靈事件。車主劉先生稱車子是在車庫拐彎時剎不住,直至撞到牆面後逼停。特斯拉回應稱,因地面摩擦力太低導致ABS啟動有滑行,具體原因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2021年3月,美國有關部門展開關於特斯拉裝車事故調查。

當地時間3月18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披露,已對27起特斯拉汽車撞車事故展開調查,其中多起事故可能與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相關。

3月17日,美國密西根州一輛特斯拉汽車與一輛停在高速路邊的巡邏警車相撞,所幸無人受傷,美國密西根州警方目前懷疑當時這輛特斯拉車處於自動駕駛模式。

此前,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還在調查一起3月11日在底特律發生的事故,事故中,一輛特斯拉汽車沖入一輛牽引式大卡車車底,導致一名乘客重傷。不過當地警方表示,他們認為當時特斯拉汽車沒有使用自動駕駛模式。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證實,這27起事故中,有4起已經完成調查並公布結果,23起仍在調查中。對此,特斯拉公司沒有發布任何聲明。

——2021年4月17日,特斯拉汽車撞車後起火。

4月17日22時,廣州增城區東江大道北發生一宗交通事故,一輛特斯拉汽車在行駛中撞上水泥隔離牆和其他車輛,後發生起火,事故導致車上一人死亡。

廣州市公安局增城區分局21日在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經初步調查,事發時左某駕駛小汽車搭載一名男乘客途經上述路段,車輛與右側道路水泥隔離牆及王某駕駛的小汽車發生碰撞,致左某車上男乘客當場死亡,隨後左某所駕駛的車輛發生燃燒。


反轉、道歉,是否就足夠?

一系列事件迫使特斯拉屢屢道歉,但是公眾關心的三大問題卻仍然待解。

——數據不透明,造成消費者維權困難。

此次上海車展維權事件中,維權車主張女士曾提出,要求特斯拉公司提供事故發生前半小時完整的行車數據。特斯拉公司則表示,要滿足三個前提條件才可提供數據:一是需簽訂協議約定數據用途,二是投訴人把車輛移到鈑噴中心車間,三是共同委託第三方檢測公司檢測剎車系統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對此,投訴人張女士則要求被投訴人先提供數據再討論鑑定事宜。

最終,當地市場監督部門不得不向更上一級部門請示是否可以強制特斯拉提供數據。在得到河南省市場監督部門明確後, 21日,鄭東新區市場監管局責令特斯拉汽車銷售服務(鄭州)有限公司無條件向張女士提供該車發生事故前半小時完整行車數據。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此前多起涉及特斯拉汽車事故的維權案例中,消費者往往維權困難,重要原因就是特斯拉獨家擁有行車數據,並對行車數據有「解釋權」。據了解,特斯拉車輛的行駛數據,目前只能通過特斯拉後台查看,車主無法獲取,相關部門也較難對此做出監管。這就導致剎車失靈、突然加速等事故發生後,最終解釋權往往只歸特斯拉所有,造成眾多特斯拉車主維權難,車主和特斯拉雙方總是各執一詞。


對此,有網友甚至稱,「建議買特斯拉的,剎車、油門、行車記錄全部裝上,」防止發生事故後因沒有數據而吃虧。

正如中消協對此次事件的回應所說,「技術優勢不應成為解決問題的阻礙」。中消協認為,企業有義務拿出證據證明產品安全、拿出措施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拿出誠意解決相關消費者訴求。希望涉事企業積極配合調查,主動提供數據和資料,妥善處理消費糾紛,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22日,中汽協也針對這一問題作出回應。秘書長助理兼技術部部長王耀表示,安全永遠是汽車產品的核心要素。從行業長期發展來看,應以數據分類分級為基礎,數據生命周期為切入點,構建適應行業發展、確保數據安全、滿足政府有效監管的數據管理體系。未來建議政府針對智能網聯汽車涉及的不同數據類型,修訂、補充不適應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所需的法規及標準,同時建議通過採用多中心化數據治理模式,進一步完善智能網聯汽車的數據監管體系。

——第三方檢測機構是否可信?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事實上,許多維權的特斯拉車主都不願意採用特斯拉指定的第三方數據檢測機構。特斯拉稱,此次維權事件車主張女士拒絕了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的提議。但是張女士表示:「我們不是不同意第三方機構檢測,只是希望選擇一個專業權威的機構進行鑑定。」

為什麼消費者對企業提出的第三方檢測產生不信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因為消費者擔心第三方檢測機構和車企有業務合作。第三方鑑定機構要腳踏實地鑄造公信。比如徹底隔絕和車企之間的業務合作聯繫。有業務合作聯繫的,立即迴避。檢測機構的工作人員也要簽署承諾,有利益關係的迴避。同時簽字的專家要對自己虛假鑑定的結果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責任。這樣才能夠取信於民、取信於消費者。第三方檢測機構要拿出公信力來。」

今年 3 月,海口特斯拉車主蒙先生所經歷的「剎車失靈」事件中,特斯拉委託了海南捷安通汽車檢測服務有限公司對事故車輛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剎車系統合格。



但網友卻對此並不買帳。有網友稱,在這份第三方檢測報告的「驅動型式」一項中,顯示的是4x2前驅,而根據特斯拉官網顯示,目前在售的特斯拉Model3僅提供後輪驅動和全輪驅動兩種型式,因此部分網友也對這份報告產生了質疑。


——何為「不合理訴求」?企業「沒有辦法妥協」的傲慢要不得

業內專家認為,目前,汽車維權難主要是證據難、舉證難、時間長、成本高。事實上,企業在公眾影響力、對數據和信息的解釋力等方面的優勢,都導致企業往往處於強勢地位,消費者在維權過程中和企業很難對等。所謂「不鬧不靈、一鬧就靈」的背後,是消費者維權無果的無奈。

然而,特斯拉麵對維權的消費者,卻發出強硬回應:「我們沒有辦法妥協,就是一個新產品發展必經的一個過程。」

《經濟參考報》在多個平台均發現不少自稱特斯拉車主的網友對特斯拉汽車剎車、加速等問題發出疑問。這些究竟是消費者「誤操作」造成,還是汽車本身有問題,仍有待解答,但諸多來自消費者的質疑難道值得企業重視:消費者反饋了問題,企業卻在有關部門和機構調查出結果前就稱消費者提的是「不合理訴求」?產品發展確實有必經的過程,但前提是保障使用者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而非讓消費者做企業拓展市場、改變市場野心下的「棋子」和「小白鼠」。

(經濟參考網)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