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確診個案重症率高,憂心會壓垮醫療量能,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進行重症照護線上課程,提及讓患者採「超人姿勢」稱有助改善血氧濃度。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其一般用於肺部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透過趴床姿勢增加氧氣量,不只患者得辛苦趴10~12小時,該動作也相當耗費人力,基本就得4名護理師上陣協助。

▲年輕重症確診者採取「超人姿勢」以獲取更多氧氣量。

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接受《ETtoday新聞雲》採訪時指出,「俯臥治療(超人姿勢)」為重症專科的治療之一,一般用於肺部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透過趴姿將僅存可用的肺泡提供於未被破壞的肺部組織,提升呼吸流量、增加氧氣供應,「這些病人就是嚴重缺氧,即使給了氧氣也吸不到,趴下來還有小空間能讓氧氣吸收、幫助呼吸順暢。」需要改趴姿的患者大多是肺部嚴重感染,新冠確診者就在其中。

黃軒接著說,新冠重症確診者其中一個現象就是缺氧,透過趴姿給予呼吸的空間,這段時間再給予抗病毒藥物、類固醇及抗生素治療,一旦肺部感染受控制,再讓患者恢復原來躺姿。他表示,多數人一天會趴10~12小時,趴前先給予鎮定劑,還需要有人協助翻身,「通常左邊2個+右邊2個」,因重症患者頭頸插滿管線,因此有時還得動用第5名護理師幫忙。

「重症病人身上到處都是管子,容易掉下來,所以在翻身過程中確實很辛苦,也增加護理人力的負擔,時間一到大家聚集在一起替病人翻身。」黃軒也表示,透過患者採趴姿的黃金時間給予藥物控制感染,隨後觀測血壓、心跳、血氧濃度是否恢復正常即可。

ICU護理師林婷受訪時也指出,自己工作的醫院也有收治新冠確診者,但因「超人姿勢」一趴都長達數小時,即使給予鎮定劑讓患者睡著,過程也相當辛苦,因此通常只有「年輕重症者」才需要採取該治療策略,而自己在臨床上也協助過2名年輕確診者採取俯臥治療,為了給予患者足夠的氧氣,一次翻身最少需要3名護理人力,且在長達近10小時的無知覺過程中,仍得2~3小時翻動一次患者,深怕同一姿勢維持太久會長褥瘡。

林婷表示,以上翻身、扶管子的工作都難不倒護理師們,然而在疫情期間為了降低感染機率,清潔人員無法進入加護病房,因此護理師們除了堅守自己的份內工作外,還得兼負打掃、收垃圾的工作,無怨言的埋頭苦幹,團結一心的抗疫,但她也坦言「不知道能撐多久」,眼看著每天確診、死亡數逐漸攀升,不敢掉以輕心,也再三呼籲民眾沒事請待在家,減少移動、共同守護台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