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級的林昱樹在早餐店上班,他的工作在中午12點前就結束了。年輕的他想再找一份可以兼差的工作,4年前去當外送員。每天外送3小時再增加2萬多元收入,26歲月入高達6萬元,比同儕來得更好。

國立大學資訊科系畢業的他,不滿很多人說:「不會讀書的人才去當外送員;這個行業沒出息;只要會騎摩托車就行。」利用空閒時寫下《兩輪江湖的真相》一書,分享外送員的甘苦談。

林昱樹是個有夢想、也很努力的年輕人。從小就在阿嬤的早餐店打工,大學畢業後和母親一起經營餐車,因她工作過於勞累而中風。為照顧母親,只能做很彈性的工作。

幸運的在住家附近找到早餐店工作,每天早上5點工作到12點。他想利用下班後再賺點錢,正好一家外送公司在徵人,「工作時間是晚上5~8點,很適合我,就去應徵。」那是2018年,他開始當外送員。

「這家公司只和兩家麥當勞合作外送,在我送了一年半後,他們結束合作,麥當勞改和Uber Eats合作。」因為這個原因,林昱樹上網申請,成為Uber Eats的外送員。

一天工作3小時 月入逾2萬

在他加入的那段期間,Uber Eats為了讓更多人投入外送工作,提供許多獎勵,例如雨天加給、區域加給等。曾經他跑過一單外送食物的金額只有50多元,卻拿到110元。他說:「那天下雨,司機比較少,外送公司就會提供跑單誘因。」

每晚外送3小時,收入高達2.2萬元,他相當滿意。但是,新冠疫情爆發後,找不到頭路的年輕人,以及失業者相繼加入,外送員收入越來越少。他坦言,現在的收入不比當時,只有1.8萬元。

然而,媒體卻報導外送員月入6萬元,羨煞不少人。林昱樹說,做外送想要月入6萬,其實要非常拚。他估算如下:

Uber Eats一天要跑14小時,平均一小時要跑3.5單,平均一單收入44元,月休2天才有可能。

Foodpanda一天跑10小時,平均一小時要跑4.5單,平均一單收入67元,月休10天就可以做到。

比較兩家外送公司,他表示,Foodpanda跑一單的收入較高,不過,要求也比較多,如要穿制服、外送時間固定(要上線申請),不吻合他想自由自在當外送員的兼職心態,「Uber Eats想上線就上線,沒有排班問題。」

外送員什麼都要會 態度更重要

外送員只要會騎車就好了嗎?林昱樹認為這是大家的誤解,不要小看外送員,他們需要很多技能,包括方向感要好、看得懂地圖、看得懂英文地址、會騎車(也可以走路或騎自行車外送)、會使用智慧型手機,還要態度好、責任感、夠勤勞、有自制力等。

「做服務業,態度決定一切。」他強調,任何人都會有情緒上的問題,店家、客人以及外送員,「不管誰的心情不好,還是太好,我們都只能用中立的態度來處理訂單,不可以對客戶(店家、客人)表現不好的情緒。」

如果還是用「我就是這樣,不然你想要怎樣」的態度當外送員,有錯就推給店家或客人,「老實說,我覺得還是待在家裡不要出來工作。」

林昱樹,外送員

「懶經濟」當道 勤勞就能賺到錢

「外送工作是以體力及時間換取報酬,賺的是客人的『懶』錢,懶得出門、懶得自己煮飯。」既然「懶經濟」當道,林昱樹強調:「外送員就要更勤勞,能忍受風吹日曬雨淋,才能賺到更多的報酬。」

4年外送經驗,送了逾7千趟,工作中他遇過不少「奇葩」要求。曾經一位客戶向賣場訂四碗泡麵,但沒有加買購物袋,在備註寫著:「放在門口的三角錐上就好。」送達時他只好將泡麵一碗一碗的疊上去。

還有一次送手搖飲,客戶也沒加買提袋,並要求:「放門口,但不要放地板上,謝謝。」爬上三樓,站在客戶家門的他心想:「這是要放那裡?」上樓時他正好看到一樓有個磚塊,便下樓拿了一塊,再將3杯手搖飲擺在磚塊上。

使用外送服務的客人,並不是只有民眾,店家也會。一回他接到賣場20盒中華豆腐訂單,才知道原來是炸物攤老闆忘記買,只好叫外送。

工作彈性 充分滿足他的需求

林昱樹表示,有些人是為了溫飽、有人是為了還貸款,有人是在等待下一個工作機會而當外送員。對他來說,這份彈性的工作,可以充分滿足他的需求。

今年,他辭掉早餐店工作,轉換跑道去當房仲,仍然利用晚上去當外送員。他分享現在很流行騎車環島,「外送員可以環台,邊騎邊賺旅費。」30歲的他笑道,自己是一個多斜槓且持續選擇人生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