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治療呼吸道感染,從病因上治療主要集中在抑制或殺滅細菌和病毒,長期使用或不規範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很容易引起細菌病毒的耐藥和變異。中醫中藥在抗感染、抗瘟疫等方面歷史悠久,更能從整體的角度改善全身症候,兼具抗細菌抗病毒的作用,不容易引起耐藥。如常用的金花清感顆粒、清肺消炎丸等。

金花清感顆粒

金花清感顆粒,由金銀花、石膏、麻黃(蜜炙)、青蒿、黃芩、知母、連翹、浙貝母、牛蒡子、苦杏仁、薄荷、甘草組成。具有疏風宣肺、清熱解毒的功效。用於外感時邪引起的發熱,惡寒輕或不惡寒,咽紅咽痛,鼻塞流涕,口渴,咳嗽或咳而有痰等,舌質紅,苔薄黃,脈數。適用於各類流感包括甲型H1N1流感所引起上述症候者。

金花清感顆粒,由中藥方劑麻杏石甘湯和銀翹散加減而成,麻杏石甘湯為治療肺炎的主要方劑,出自《傷寒論》,是治療溫病的經典方,全方用藥四味,分別為麻黃、苦杏仁、石膏、甘草,其主要功效為辛涼宣洩、清肺平喘;銀翹散主要功效為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麻杏石甘湯,作為金花清感顆粒的組成部分,清宣降化四法俱備,共奏辛涼宣洩、清肺平喘、化痰行水之功。研究發現,它能通過多種方式發揮抗流感病毒作用,如影響病毒的吸附,甚至直接殺傷病毒,減少宿主細胞的凋亡等;還發現與治療給藥相比較,麻杏石甘湯作為預防給藥的效果更優。不但在體內外有直接抗病毒作用,而且還能夠調節細胞因子的蛋白表達水平,保護免疫器官,降低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在抑制流感病毒增殖方面也有功效。

方中金銀花屬於寒性藥物,能夠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常用於暑熱、瀉痢、肺癰等疾病的治療,尤其對流感病毒、皰疹病毒等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金銀花中的金銀花多糖,能調節免疫、抑制炎症反應,對流感病毒感染起到防治作用。金銀花中的木犀草素,對登革病毒、流感病毒等具有抑制作用,在感染的早期使用,可以發揮干擾病毒的複製作用。

黃芩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等功效;研究證明它在體內外實驗中都具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黃芩中的黃芩苷,可減輕支氣管的炎性細胞浸潤,抑制重症急性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主蛋白酶。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等功效,對肺炎所造成的損傷具有保護作用。麻黃味微苦,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退腫等功效;生石膏味辛、甘,性寒,善清泄肺胃之火以生津。麻黃、石膏相制為用,辛溫與辛寒,既能宣肺,又能清泄肺胃之熱,且能生津止渴、顧護正氣。麻黃與杏仁開宣肺氣,能夠解除肺中鬱熱,驅邪達表,使人熱退身涼。

現代研究表明,金花清感顆粒不但在縮短退熱時間和改善流感主要症狀方面有明顯作用,還在降低患者的血清各細胞因子水平方面有顯著功效,並且能夠大大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中藥一般有兩種抗病毒的途徑:一種是清熱解毒類中藥,可以直接抑制病毒;另一種是間接發揮抗病毒作用,主要通過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或抑制病毒介導的炎症反應。金花清感顆粒能通過以上兩種途徑發揮作用,對於治療各型流感病毒有很好的效果。

清肺消炎丸

清肺消炎丸,由麻黃、石膏、地龍、牛蒡子、葶藶子、人工牛黃、苦杏仁(炒)、羚羊角組成。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用於痰熱阻肺,咳嗽氣喘,胸脅脹痛,吐痰黃稠;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肺部感染者見上述症候者。

清肺消炎丸,由漢代張仲景《傷寒論》中的麻杏石甘湯加減化裁而成,麻黃辛溫,宣肺解表而平喘,石膏辛甘大寒,清瀉肺火,與麻黃相制為用,使宣肺而不助熱、清肺而不留邪;苦杏仁降肺氣,止咳平喘;地龍清熱平喘;葶藶子化痰止咳,泄肺平喘;羚羊角、牛黃清熱解毒;牛蒡子清熱解毒,兼治咽喉腫痛。全方共奏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主治痰熱壅肺之咳喘。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麻黃可在免疫途徑中抑制多種炎性因子產生,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牛黃則對急性滲出性炎症有明顯抑制作用;苦杏仁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調節等多重功效。該藥可明顯延長咳嗽潛伏期和減少咳嗽次數,促進痰排泄,具有較強的止咳、祛痰、抗炎和平喘作用。

在治療流行性感冒等疾病時,清肺消炎丸相對於陽性對照組(磷酸奧司他韋),咳嗽緩解時間更短且首次退熱時間和完全退熱時間無統計學差異,相對於磷酸奧司他韋等抗流感藥,清肺消炎丸無消化道不良反應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反應。經國內外相關文獻檢索,未發現清肺消炎丸應用後致不良反應報告。

目前西醫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常採用抗菌藥物、抗病毒藥、止咳和祛痰藥,且常常聯合用藥,增加了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清肺消炎丸通過採用中醫辨證治療多種呼吸系統疾病,不產生耐藥性並且具有消炎抗菌作用,能夠與抗菌藥物同時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