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病是我們口腔科常見病、多發病之一,患有齲病的牙又稱為齲齒。以兒童及老人患者居多。其病變好發於磨牙的頜面的溝窩、牙齒鄰接面、前牙唇面及磨牙的頰頸部。是以細菌為主的多種因素引起的牙齒的慢性破壞性疾病,齲齒是一種感染性疾病,並非我們日常所說的牙蟲,如果不及時治療,齲齒會逐漸會發展為牙髓病、根尖周病,引起不同類型的牙齒疼痛,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煩惱。遠離齲齒,重在預防,都有哪些有效的預防招數呢?我總結了以下五點介紹給大家。

1、保持口腔清潔,抑制細菌生長。

不清潔的口腔是細菌生長的肥沃土壤,所以做好口腔衛生是預防齲齒的主要措施之一。堅持每日三餐飯後刷牙可以有效地減少和控制細菌的生長,在這裡我推薦大家使用Bass刷牙法,置刷毛毛尖與牙齒牙齦面成45度角而輕度加壓,刷毛頂端部分進入齦溝,而部分在溝外,然後作前後向顫動6-8次,顫動時刷毛移動僅為1mm.刷上下前牙的舌齶面時,如牙弓狹窄,可將牙刷頭豎起作短橫刷顫動。同時還應拉刷後牙咬牙合面,清潔牙合面的窩溝點隙。這種刷牙方法可以有效的清潔牙面,清除牙菌斑。同時青少年要注意睡前不要吃零食,尤其是甜食,以免食物殘渣粘在牙齒上,導致細菌發酵食物殘渣產生酸性物質腐蝕牙齒。

2、合理使用氟化物,提高抗齲能力。

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2020年發布了氟化物預防齲齒的臨床報告,依舊將各類氟化物視為一線齲齒預防方法。

氟化物防齲實施方案包括:

  1. 推薦在第一顆乳牙萌發一周內開始使用含氟牙膏;
  2. 根據指南使用氟化物清漆;
  3. 學會計算兒童飲用水中的含氟量,以決定如何給予飲食補充;
  4. 在社區中倡議水氟化;

氟化物防齲機制主要有3方面:①促進釉質再礦化;②降低釉質脫礦程度;③抑制細菌代謝和產酸。

3、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減少糖分攝入

糖是致齲菌代謝產酸的主要作用物,因此平時我們應減少吃糖、巧克力、奶糖、精緻蛋糕等含糖量高的食物,這些軟而黏的食物很容易粘在牙齒表面成為致齲細菌的溫床,從而誘發齲齒。另外過于堅硬的食物,也應避免過多食用,否則會造成牙齒的磨損。

4、注意補充營養,促進牙齒發育

新生兒乳齒的牙胚是在胚胎3~5個月形成,而恆齒牙胚是在幼兒期開始發育。促進牙釉質生長的主要營養素是維生素A,促進牙本質的是難生素C,調節牙鈣化的是維生素D,牙基質是蛋白質,所以要注意攝入上述營養。尤其是孕婦在懷孕期間要適當補充好這些營養物質,以免影響嬰兒的乳牙發育。在幼兒期,同樣要注意補充這些營養,這樣孩子的牙齒才會強壯有力。

5、儘早干預,提前做好窩溝封閉

窩溝封閉法是60年代提出的預防齲病的一種方法。下頜第一恆磨牙的咬合面有深而窄的窩溝,食物殘屑不容易被清潔,使其碎屑聚積,牙菌斑形成,致齲菌產酸,發生齲病。對兒童新萌出的恆磨牙進行早期窩溝封閉,可以有效地預防窩溝齲的發生。

同時我們建議每3~6個月進行一次口腔健康檢查,如發現有齲齒,及時治療,填充齲洞,杜絕齲齒進一步發展引發其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