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黃藥師說到,現代很多女性常常因為壓力大,情緒不佳,一體檢常常發現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

其實,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青壯年還是中老年,如果壓力大,情緒如果不能及時得到疏解,常常悶悶不樂,就容易引起中醫說的肝氣鬱滯,也就是肝鬱

肝鬱的表現,經常唉聲嘆氣,把「鬱悶」、「emo「等詞掛嘴邊,咽部總有異物感,或頸部、兩肋有腫塊,小腹這疼一下那疼一下,女性可見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痛經。

如果你找醫生開藥,常常會有一味藥——柴胡

秦漢時代,柴胡就已被廣泛地用於疾病當中。《神農本草經》將其列於上品:

「主心腹,去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久服輕身,明目,益精。」

如今,柴胡更多地運用在「發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等功效上,不僅常用於肝鬱氣滯引起的乳腺疾病、婦科疾病,也常應用於感冒發熱、胃病胃痛、肝病當中。

今天黃藥師跟你聊聊柴胡這味中藥。

1、柴胡怎麼用於傷風感冒?

你可能聽說過一個感冒常用的中成藥,叫小柴胡顆粒,它是來自於古方小柴胡湯,張仲景用它治傷寒少陽證,這類感冒表現為一會熱一會冷,因為體內的正氣正在和邪氣鬥爭,同時口苦咽干,食慾不好,噁心乾嘔。

還有一種感冒常用中成藥,叫正柴胡飲顆粒,它是來自張景岳的正柴胡飲,是用於外感風寒初起,表現為發熱怕冷,無汗,頭痛,鼻塞,噴嚏,咽癢咳嗽,四肢酸痛。

這些藥都是以柴胡為主藥,取它既散風寒,又疏風熱,尤其擅長退熱,所以現代臨床常將它用於外感發熱,常配黃芩、荊芥、防風等,《滇南本草》稱之為「傷寒發汗解表要藥」。

2、柴胡怎麼解肝鬱?

柴胡入肝、膽經,善於條達肝氣,疏肝解郁,又因氣鬱容易化火,柴胡又可瀉肝火,自明代以來,柴胡都被視為疏肝解郁的主藥、要藥。

最典型的經典方柴胡疏肝散,柴胡配陳皮、川芎、香附、白芍等,用於兩肋脹痛,胸悶,常嘆氣,抑鬱、易怒,打嗝噯氣,胃脹腹脹。臨床常用於慢性肝炎、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肋間神經痛等屬肝鬱氣滯的患者。

另一個疏肝解郁常用方是逍遙散,現代有中成藥逍遙丸,也是以柴胡為主藥,能用於肝氣不舒所致月經不調,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慾減退,乳房脹痛

如果肝鬱氣滯化火,柴胡多與長於清瀉肝火的梔子、牡丹皮同用,如丹梔逍遙散、加味逍遙丸,在逍遙丸的基礎上,增加了梔子、牡丹皮,增強了清肝火的功效

3、柴胡用於升舉陽氣

柴胡升舉陽氣,主要是脾的清陽之氣,脾氣虛到了一定程度後會出現脾氣下陷,患者整體有一種下墜感,老覺得提不起氣,四肢乏力,眼皮沉,甚至出現臟器下垂,如胃下垂、腎下垂、肛門子宮脫垂等。

因此需要升舉陽氣的藥配合補脾氣的藥,比如柴胡常配的是黃芪,這也是有名的補中益氣湯(丸)的主要組成。

4、用於頭暈頭痛

柴胡有升發之性,可以散頭面風邪,又能瀉肝火,常用於頭暈頭痛,以及五官科疾病。

風熱頭痛,可以配防風、羌活、黃芩、黃連等;

風濕頭痛,頭重如裹濕布,可以配蒼朮、羌活、藁本等;

風熱目疾,角膜炎,眼紅、怕光、流淚、異物感及睛痛,可配蟬蛻、菊花、板藍根、蒲公英等。

5、柴胡的其他應用

柴胡散風邪的作用,還可以應用於風濕病,表現為關節疼痛、肩背疼痛、腰痛等,可與防風、苡仁、茯苓、川芎、蒼朮等同用。

6、柴胡使用注意

柴胡性能升散,所以肝陽上亢、肝風內動、陰虛火旺,氣機上逆者不宜,這類患者常表現為頭暈、頭脹頭痛、耳鳴耳聾,脈弦有力,使用時應注意。


本文為黃藥師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轉載請註明來自黃藥師健康手記。

文中涉及處方、用法,僅供學習、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如需就診,請到正規醫院專業醫生處辨證論治。

黃藥師每日更新大家最關注的中藥、中成藥以及健康知識,歡迎您關注、點讚、轉發、留言,我們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