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作為家家戶戶必備的常見食材,不僅口感好、做法多樣、價格便宜,而且還素有「全營養食品」的美譽,它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富含卵磷脂、維生素、鈣、鐵、鋅、硒、鉀、鈉、鎂等多種元素,能夠為人體補充足夠營養,對於身體發育和健康起著重要作用。

但是,對於雞蛋,很多人都沒有真正吃對。下面,為大家介紹關於吃雞蛋的10個常識,真的很有必要知道。

1、 一天1個雞蛋為好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在其他食物(奶類、肉類和魚蝦)都正常攝入的情況下,一天攝入40~50克蛋類為好,也就是1個雞蛋。對於健康人來說,偶爾一天吃兩三個也沒事,但天天吃七八個的做法並不推薦。因為雞蛋再有營養,也不能滿足人體的所有需求,而且雞蛋除了富含蛋白質,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也不低,吃太多不僅容易長胖,還可能誘發高膽固醇血症。對於血脂異常、糖尿病人等心臟高危人群,每天最好不超過1個雞蛋。

2、 蛋黃不要丟掉

許多人因擔心蛋黃中的膽固醇,而往往選擇不吃或將其丟掉。不可否認,蛋黃中確實含有較多膽固醇,但是沒有證據表明食用膽固醇多一些會增加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相反,蛋黃中富含優質蛋白、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卵磷脂、維生素以及鈣、鐵、鋅等營養素,每天吃一個可以幫助人們攝入更多的必需營養。

3、 最好不要生吃雞蛋

雞蛋可以直接生吃,不過這種吃法有很多壞處:一是,鮮雞蛋中含有細菌,直接生吃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引起腹脹、腹瀉;二是,生雞蛋的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這些物質會抑制人體內抗生物素的合成,妨礙蛋白質的消化、吸收,並使維生素B1失去效果,從而容易引起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皮膚發炎等表現;三是,生雞蛋有種特殊的腥味,這種腥味可抑制中樞神經,使消化液分泌減少,也會引起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不適症狀。

4、 不要煮過火或煎過火

雞蛋一般在水燒開後小火繼續煮5~6分鐘即可,煮時間過長會使蛋白質過分凝固,影響消化吸收。

煎蛋時火不宜太大,時間不宜太長,否則雞蛋變硬,口感不好,還影響消化吸收。

5、 不要在室溫下存放雞蛋

雞蛋的變質速度跟溫度有很大關係,低溫有助於抑制微生物的活性,減少蛋內水分蒸發,延長保質期。雞蛋在室溫下(20℃~30℃)存放一天,相當於在冰箱放一周,所以新鮮的雞蛋應當冷藏保存。

在購買有包裝的雞蛋時要看標籤,一周以內的雞蛋品質相對更好。

6、 不要用雞蛋補鐵

吃雞蛋可以補鐵,但效果很一般。

從含量上看,雞蛋含鐵量與白肉類似,也是每100克中含有1毫克的鐵。但在吸收率方面,雖然雞蛋也屬於動物性食物,但雞蛋的蛋黃中存在一種干擾鐵吸收的成分,叫做「卵黃高磷蛋白」,這種物質大大降低了雞蛋中鐵的吸收率。比如,肝和紅肉的鐵吸收率為22%,而雞蛋僅為3%,基本與植物性食物相類似,所以不建議通過吃雞蛋來補鐵,紅肉、動物血等補鐵,會高效很多。

7、 不必在乎蛋殼顏色

很多人往往會糾結於蛋殼顏色深淺的問題,認為顏色深的品質更好,但其實這沒有科學依據的。蛋殼顏色主要是一種叫做原卟啉 (又稱卵卟啉)的色素決定的,它沉積於蛋殼外層和殼上膜,形成我們所看到的雞蛋顏色。而原卟啉色素的差異是與母雞的品種有關,也就是說,蛋殼的顏色取決於母雞的種類,但營養價值並沒有大的差異。

因此,以後挑選雞蛋,不必在乎蛋殼顏色了,深的淺的都一樣。

8、 不要迷信土雞蛋

土雞蛋是指由散養的,以蟲子、蔬菜和野草為食物的土雞所產的蛋。許多人覺得土雞蛋比養雞場裡圈養的、吃飼料雞產的蛋營養價值更高。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無論是土雞蛋還是普通雞蛋,其中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基本沒有大的差異,二者只是在口感上有一定區別,土雞蛋口感更好一些。

相反,土雞蛋不如普通雞蛋衛生。因為土雞通常會在有雞糞的地方產蛋,雞蛋上容易沾染糞便、細菌等物質而污染雞蛋,並且土雞下蛋的位置不確定,也更容易因意外出現磕碰、破損,進而污染雞蛋。而養殖場一般是經過規範化處理,出現這些問題的概率較小。

9、 不要相信雞蛋與豆漿相剋

豆漿和雞蛋都是早上比較常見的食物,然而許多人迷信「豆漿與雞蛋相剋」,擔心危害健康,二者通常不一起吃。但實際上,完全不用擔心。

豆漿里的蛋白是植物性蛋白質,雞蛋里的是動物性蛋白質,兩者一起吃不會有不好的影響。所以放心,早餐喝豆漿時,可任意搭配白煮蛋、茶葉蛋、荷包蛋。

但是,要提醒大家,雖然可以一起吃,但是不建議把生雞蛋打入熱豆漿中喝,這樣可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不利於身體健康。

10、 不要忽視雞蛋過敏

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吃雞蛋會過敏,吃完常會出現皮膚紅癢,嚴重時會嘔吐、腹瀉、水腫。這部分人的體質很敏感,常常是從幼兒時期就開始對雞蛋過敏。一項針對中國3~12歲兒童的研究表明,8.4%的兒童有食物過敏,其中對雞蛋過敏的人數最多,占所有過敏人群的一半上。

因此,雞蛋過敏的人要注意看加工食品標籤,有時上面會提醒含有雞蛋或其他致敏食物。幼兒在第一次吃雞蛋時,大人也要注意餵少量的雞蛋,看看是否有過敏症狀。

這些關於雞蛋的小常識,你都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