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短視頻時代以後,人們接收信息的途徑多了起來,刷個視頻就能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冷知識,或是能買到自己所需的資料,視野變得開闊了,尤其是對於我們身邊的花花草草,認知的程度也更深。我常聽到朋友們討論說,農村有哪些植物是藥材,這是個很好的事情,但網上科普的東西有限,有的信息也並不是那麼的準確,比如把葛根稱作「亞洲人參」,這個說法就不妥了。

有的植物確實可以用某些別稱來突顯產地、價值等等,比如牛蒡被稱為「東洋參」,這是在告訴你牛蒡曾在日本被廣泛種植,很火,如此一來,地名的信息就被我們捕捉了,但是葛根和人參還真是皮配不上,下面老邪就來說說一些個人看法。

‬葛根是解表藥

老邪寫過葛根的藥用價值,總結來說有幾點中藥信息,它是野葛或甘葛藤的乾燥根,有解肌退熱、生津以及昇陽之功,從它的功用來說和人參根本沒有聯繫,一個解表,一個補氣,這可不在同一「頻道」,沒有交集的藥材不該就此聯繫起來。

雖然葛根和人參有「以根入藥」的特點,但彼此的外觀和形態卻是不同的,這類藥材很多,不可能所有的地下根都能串聯在一起,被歸為同一類藥材,顯然,葛根沒有那麼多的根須,一些長勢較好的野葛,它的根長達半米,相較而言,人參很難達到這樣的長度,可不要把它們給搞混了。

價格差距太大

人參屬於貴重藥材,葛根可不是,我可以查看近期這兩種藥材的價格,可以適當參考,人參的價格171.65元每斤,而葛根僅僅為5.01元每斤,這差得可不是兩三倍的問題,數據太懸殊了,當然,中藥的價格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出現浮動,但是再怎麼變化,這兩種藥材也不會出現交集,從價格上看,葛根是分分鐘被人參吊打,所以我覺得把葛根成為「亞洲人參」是不妥的,這些數據來自惠農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查看。

‬資源上的差異

從資源上看,葛根有點泛濫了,在農村,它泛濫到遭人厭惡的地步,人們卻沒辦法剷除,在田間、山旁都能找得到,它的分布地區是橫跨南北兩地,從東北到我們廣西都有分布。人參對環境要求高,它生長在山坡密林中,分布於東北各‬省,這樣的‬資源‬差異‬註定‬讓‬葛根‬無法‬和‬人參‬相比‬。

朋友們,網絡上的一些信息是不可信的,把葛根稱為「亞洲人參」,會讓人們誤以為二者可以互換來用,實際上相差甚遠,轉發給你身邊的人了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