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新冠病毒流行時期,同樣都是「陽了」有的人症狀輕,頭疼腦熱很快就好了,有的人症狀重,反反覆覆高燒不退好幾天。

什麼是新冠病毒?

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因該病毒形態在電鏡下觀察類似王冠而得名。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

除本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世衛組織命名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狀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還有6種。其中4種在人群中較為常見,致病性較低,一般僅引起類似普通感冒的輕微呼吸道症狀;另外2種是我們熟知的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

感染後,為什麼身上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酸疼感?

主要原因是身體被病毒入侵,身體的免疫系統調動了細胞。這些細胞幫助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攻擊受感染的細胞。然而,在這個時候,當這些細胞因子活躍時,我們的身體感到酸痛和虛弱,因為我們的免疫系統正在消除病毒。

不慎感染做好這幾點,讓自己舒服點

1. 一定要休息

有症狀時一定要休息。你的身體是第一位的,多喝水,多臥床休息。

2. 不要大量囤藥

沒有必要囤積大量的藥物:你可以根據家庭人數保留3天的退燒藥(注意特殊群體用藥);你可以保留水果和潤喉糖以緩解喉嚨不適。

3. 服用一些解熱鎮痛藥物

不建議同時服用大量的中藥或中成藥,根據情況選擇一種即可;如果實在買不到,也不用驚慌,只要能通過解熱鎮痛藥物,把症狀最重的頭2~3天相對舒服地度過即可。

4. 喝點含有電解質的水

大量補充含有電解質的水分非常重要。發燒會引起體內電解質的不平衡,因此大量的水化和電解質會給免疫系統帶來更多的力量來進行反擊。電解質水可以買到成品,也可以在家裡準備,只需在水中加入檸檬、鹽和糖;冷飲也有鎮痛作用。

新冠症狀有哪些早期症狀

第一,新冠肺炎患者在早期主要表現為發熱以及低熱,患者的體溫一般在三十十攝氏度以上,鼻塞、流涕、打噴嚏,咽喉疼痛等症狀。除上述症狀外,患者還會伴有乏力、乾咳等臨床表現。

第二,一部分患者在就醫時若未發現有明顯的發熱以及咳嗽等症狀時,其症狀表現一般以消化系統類的疾病為主,如:輕度食納差、乏力、精神差、噁心嘔吐、腹瀉等。

第三,由於新冠肺炎病毒將會隨人體血液流向人體的各個器官,因此新冠肺炎的早期首發症狀還在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有症狀表現,如頭痛、心慌,胸悶等。

第四,新冠肺炎的早期症狀還體現在患者的眼部,導致患者出現結膜炎,部分患者還會伴有輕度的四肢抑或腰部、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狀。

接種新冠疫苗前的注意事項

1、首先了解接種流程,明確預約方式以及接種日期。其次接種新冠疫苗前要注意休息,最好不要空腹接種。由於接種部位為上臂,三角肌,建議穿方便穿脫的寬鬆衣服。

2、受種者應攜帶身份證件,有接種證的要帶著接種證。此外,受種者一定要將近期的健康狀況以及服用的藥物向接種醫生如實告知,注意注射過免疫球蛋白者,應間隔1個月以上再接種新冠疫苗。

為什麼有的人感染後不到一周就「復陽」?

現如今網友在社交平台發帖反饋自己感染新冠病毒後由陽轉陰,用抗原檢測後又「復陽」的困惑。

復陽需要經過核酸檢測來確認,一個是不排除自行抗原檢測的「假陽性」或「假陰性」;另一個即使核酸檢測也顯示陽性,「復陽」也並意味不是指疾病的出現復發,很可能是當初還沒有痊癒,或是體內還殘留病毒核酸片段,這種情況不會造成疾病傳播。

如何提升自身免疫力?

1、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是提升免疫力的基礎。只有健康的飲食搭配,規律均衡的飲食才能為免疫細胞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人體應保證進食多樣性,多吃新鮮蔬果,以及奶類、大豆等優質蛋白,每天最少飲水1500~1700毫升。

儘量少吃煎炸、燒烤、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選擇清蒸、涼拌,水煮等烹飪方式。

2、堅持運動

每天堅持適當的運動半小時以上,能夠幫助人體調節免疫功能,從而提高相應的抗病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患有慢病的中老年人來說,運動應堅持「適度原則」,如果感覺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避免因運動導致病情加重。

3、保障睡眠

睡眠是免疫力最重要的保障。人體的免疫因子多在睡覺的時候形成,如果睡眠不足會嚴重影響免疫系統T細胞的功能,妨礙B細胞產生抗體。建議成年人至少要保證7~8小時的睡眠,避免熬夜、晚睡。

4、接種疫苗

儘管絕大多數人都已經接種過新冠疫苗,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水平有所下降,針對感染的保護效果下降較為明顯,但在細胞免疫的作用下,仍然可以維持較高的針對重症或死亡保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