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病毒的94歲老人李嗲嗲不慎摔傷,導致右股骨頸骨折。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快速啟動「綠色通道」,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醫療救治。骨科關節外科聯合呼吸內科、麻醉科會診,進行新冠病毒感染支持治療,讓患者轉危為安;制定個性化手術麻醉方案,順利完成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新年第一天,李嗲嗲在家人的陪同下自行行走出院。

94歲老人感染新冠病毒後又骨折,湘雅醫院開啟「綠色通道」快速收治

2022年12月22日,家住長沙縣的94歲高齡老人李嗲嗲不小心摔倒,出現右髖部疼痛,活動也受限,不能行走,活動時疼痛加重,制動時疼痛稍緩解,到當地醫院檢查後,被診斷為右股骨頸骨折。為尋求進一步診治,家人將老人緊急送往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患者術前右髖部檢查資料)

「我父親今年94歲了,10多年前曾患腦梗,還有高血壓等多種病,感染新冠病毒後又意外摔傷,我們非常擔心,趕緊送到湘雅醫院來。」李嗲嗲的家人十分焦急。

李嗲嗲體溫已經有39.1℃,湘雅醫院急診科收治後,進行了多學科專家會診,確診李嗲嗲為新冠病毒感染、股骨頸骨折、高血壓病Ⅲ級極高危組,立即啟動「綠色通道」,將老人收住在骨科5病室關節外科緩衝病房。

關節外科文霆主任醫師、楊俊驍副主任醫師接診了該患者後,為老人進行了核酸檢測和肺部CT檢查,顯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間質性肺炎並感染,同時還有支氣管炎、胸腔積液、心包積液。「我們馬上聯合呼吸內科,為老人吸氧、補液,做霧化治療,進行營養支持和抗病毒治療。」楊俊驍副主任醫師介紹說,經過一系列治療,老人咳嗽症狀有所減輕,精神狀態有所恢復。

考慮到老人已是94歲高齡,屬於新冠病毒感染高危病人且合併有基礎疾病,治療團隊必須非常慎重。「我們一開始是打算在老人完全不發燒後觀察3-5天,再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但是老人因新冠病毒感染出現反覆發燒,兩次手術計劃又因突然發燒至39℃以上,不得不取消。如何抓住時間點完成手術成為老人進一步救治的關鍵點。」文霆主任醫師表示,老人的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是限期手術,發燒易引發手術感染,因此暫時不能進行手術;但老人不儘快進行手術,臥床平躺則會加重老人的肺部感染、血栓形成、褥瘡等,況且新冠病毒攻擊全身各器官系統,一味等待患者可能會喪失手術機會。

湘雅醫院多學科協作搶抓手術時機,成功救治新冠感染高危股骨頸骨折患者

為了給患者創造手術條件,關節外科聯合呼吸內科、麻醉科經過反覆研究和綜合治療,根據老人實際情況制定了個性化的手術治療方案,通過醫院多學科共同協作,在「神經阻滯麻醉」下完成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神經阻滯麻醉』對患者循環呼吸系統影響小、幾乎不干擾中樞神經系統,對年老體弱患者顯得更可靠更安全。」麻醉手術部熊雲川副主任醫師介紹,「尤其針對目前冬春季節高齡髖部骨折患者又合併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圍手術期的處理更加棘手:不僅要考慮充分完善的鎮痛,而且要讓患者早期康復,儘早下床活動,同時我們還要考慮新冠病毒導致全身多臟器功能的損傷。」

12月28日,在神經阻滯麻醉+輕度鎮靜下,文霆主任醫師、楊俊驍副主任醫師克服防護面屏對視野的干擾,高度集中注意力,技術嫻熟地為老人實施了右側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在手術室骨科護理團隊的緊密配合下,手術十分順利。

(患者右髖部術後檢查資料)

經過精心護理和鎮痛治療,手術當晚老人的腸胃功能恢復。術後第一天,老人就可以下床扶著助行器行走;術後第三天,可自行坐臥、起床,在他人的協助下可以行走。CT複查顯示,肺部情況明顯好轉,達到出院標準。術後第四天是新年第一天,老人出院時,已經可以不用他人攙扶,自行行走。

「謝謝,我們從心底感謝你們。」出院前,李嗲嗲家人對湘雅醫院的治療和護理團隊表達了由衷的感謝。

(術後李嗲嗲與楊俊驍副主任醫師合影)

隨著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峰期到來,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迎來急症、重症救治高峰,醫院24小時暢通「綠色通道」,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醫療救治。湘雅骨科組建骨科應急支援突擊隊、普通新冠病毒感染病房、亞重症新冠病毒感染病房、疫情期骨科綜合病房四支抗疫隊伍,奔赴抗疫第一線,把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作為初心使命,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立足本職崗位,以滿腔熱忱勇挑支援和救治危重患者的重擔,集中力量打贏疫情攻堅戰。


稿件來源: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通訊員:於花 曹璇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