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慢支、慢阻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這些疾病,極大地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事實上,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上家用呼吸機能夠顯著改善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症狀。

研究表明,對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長期無創呼吸機通氣可提高生活質量,減少急性加重的次數,減少住院次數和降低病死率。

但家用呼吸機有多種型號和參數設置,需要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進行選擇和設置,如果使用了錯誤的呼吸機或者未準確設置使用模式和參數,容易導致「人機對抗」,反而會加重患者病情。


一、呼吸機的型號

家用呼吸機分為單水平呼吸機和雙水平呼吸機兩種。單水平呼吸機又包括單水平定壓呼吸機和單水平全自動呼吸機。

1.單水平定壓呼吸機:僅提供一個恆定的吸氣壓供設置,且僅可設置壓力參數。單水平定壓呼吸機在使用前應進行壓力滴定或由專業醫生設置參數,呼吸機會按照設置好的壓力持續送氣。單水平定壓呼吸機能改善呼吸暫停綜合徵患者日間嗜睡和降低心血管併發症風險,但肺病患者並不適合使用單水平定壓呼吸機。

2.單水平全自動呼吸機:適用於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混合性睡眠呼吸暫停且對舒適性有較高需求的患者。全自動呼吸機能夠自動感知人體的上呼吸道是否通暢,並根據患者上氣道阻力自動調節壓力,舒適性更高。


3.雙水平呼吸機:適用於慢阻肺、肺心病、肺氣腫、肺纖維化等患者。雙水平呼吸機具有吸氣壓和呼吸壓兩個壓力,能夠根據患者的呼吸頻率調整機器輸出壓力。吸氣時壓力大,呼氣時壓力小,從而幫助患者增加通氣量,減緩自身呼吸肌的疲勞,呼吸更為輕鬆。有些雙水平呼吸機還具有iVAPS、Auto等高檔模式,可根據患者病情變化自動調節壓力,保持氣道通暢,維持肺泡通氣量的穩定。

雙水平呼吸機有S模式、T模式和S/T模式。

 S模式:患者在自主呼吸時,呼吸頻率和呼吸啟動由患者主動發出;患者不主動呼吸時,呼吸機並不工作。因此無主動呼吸或呼吸微弱的患者使用時出現憋氣、冷汗、掙扎的情況,一定要排查是不是呼吸模式被誤撥至該檔。

 T模式:適用於無主動呼吸或呼吸微弱的患者,呼吸的啟動和周期完全由呼吸機控制。

 S/T模式:是兩個模式的結合,患者有主動呼吸時則使用S模式,過於疲勞或睡眠中無自主呼吸時則切換至T模式。S/T模式於對仍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可以鍛鍊自主呼吸的能力,不至於完全依賴呼吸機,尤其適用於急症緩解後呼吸功能逐漸恢復的患者。

二、呼吸機參數


呼吸機參數的調整應嚴格按照臨床專業人員的醫療建議,初次使用必須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設置。設置完畢後居家使用一定要記得如下內容:

1.記住或抄寫醫生設置好的呼吸機模式和壓力參數等,避免誤撥或初始化後無法正確回調。

2.試用很重要。呼吸機的參數都需要呼吸滴定,即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醫生的初始設置並不能完全準確,也有可能存在疏忽,因此醫生設定參數後如果試用感覺不舒服,一定要再次請醫生對參數進行相應調整。

3.要根據患者的基礎水平和疾病進展情況隨時調整呼吸機的參數。


呼吸機很有效,規範使用是首要!


參考文獻:

1.楊秀英.家用呼吸機的使用和注意事項[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誌,2015,2(03):587+589.

2.李春艷. 遠程監控調節家用無創呼吸機改善慢阻肺合併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症狀有效性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