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最近家醫君在刷微博的時候,發現自己竟然有病而不自知。

作為根正苗紅的廣東人,家醫君吃辣的能力一般,但又禁不住川菜湘菜真的太好吃了,每次都總會一邊吃一邊一把鼻涕一把淚。



本來以為廣東人都這樣很正常,可刷微博卻發現這竟然可能是一種叫「味覺性鼻炎」的病?

查了一下,所謂味覺性鼻炎是一種非過敏性、非炎症性的鼻炎,它的症狀和過敏性鼻炎相似,即在進食某種食物的時候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的症狀,是食物中的物理、化學因素刺激局部神經感受器,經神經反射作用於鼻腔黏膜產生症狀,也是機體對食物的過度反應。

與過敏性鼻炎不同的是,味覺性鼻炎不會產生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也不會帶來過敏一般的瘙癢感,鼻涕大多是清水樣的,也可發生鼻後滴漏,但只要脫離環境後症狀就會很快緩解和消失。


理論上說,所有食物都有可能產生味覺性鼻炎,吃辛辣食物和過熱的食物是最常見的誘因,此外常見的誘因還有乳製品、酒精、冷飲、冰淇淋等。

味覺性鼻炎在成年人身上比較多見,可能是因為成年人飲食習慣更豐富(且不健康),而且小朋友打噴嚏、流鼻涕,家長也大多會認為是感冒或是過敏。

至於為什么小明吃辣就流鼻涕,翠花聞到酒味就打噴嚏,而大牛吃香喝辣卻啥事沒有,具體原因挺難解釋,只能說還是基因不同命也不同吧。


從微博熱搜詞條看,跟家醫君一樣刷微博確診味覺性鼻炎的小夥伴還真不少。

所幸的是,味覺性鼻炎是特定因素導致的疾病,它對健康影響不大,也不會對耳鼻喉帶來什麼長期的傷害

應對味覺性鼻炎的方式也很簡單,知道靠近什麼食物會發病,然後儘量遠離就好。比如說最常見的辣椒,要麼別吃,要麼就得跟老闆說微辣,廣東人的微辣。

如果實在被這種情況困擾,又或者是怕在社交場合突然發作帶來尷尬,也可以去看下耳鼻喉科的醫生,然後在使用一些鼻用抗組胺藥,一般餐前預防性使用即可。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現鼻部不適以外的其他過敏反應,又或是感覺了瘙癢,那麼很可能就不是味覺性鼻炎而是食物過敏,可千萬別跟沒事人一樣不管不顧接著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