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抵抗是二型糖尿病人中常見的情況,胰島素抵抗是指人體胰島素的分泌是正常的,但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和(或)胰島素反應性下降,也就是胰島素降糖的「工作能力」不能充分發揮出來,導致無法進行正常的糖代謝,血糖升高,胰島素抵抗又稱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是指胰島素調節血糖的作用減弱,它是機體對能量過剩的一種代償反應,長期攝入高糖、超重或肥胖會使胰腺超負荷工作、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以平衡血糖。而且許多病人通過治療和調整改善胰島素抵抗後,血糖就正常了,不服藥也可以讓血糖達標,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一、糖尿病胰島素抵抗有什麼症狀?

胰島素抵抗主要見於肥胖的人群,會有黑棘皮,也就是說頸後皮膚色素沉著,同時有些人有明顯的肥胖、胰島素抵抗、面部座瘡、多毛等症狀。胰島素抵抗介於糖尿病早期的患者也可以見女性多囊卵巢綜合徵,同時伴有高的睪酮水平多毛、座瘡、月經紊亂等症狀,胰島素抵抗還多見於肥胖的人群,胰島素抵抗是好多疾病的基礎,是早期糖尿病血脂代謝異常、脂肪肝、高尿酸血症以及冠心病等疾病的基礎,所以胰島素抵抗明顯的話,應該了解病因同時給予進一步的治療。


二、胰島素抵抗有哪些危害?

胰島素抵抗的本質是過於肥胖,肥胖會引發多種疾病,所以胰島素抵抗是諸多代謝異常的共同基礎,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多囊卵巢綜合徵及認知障礙等。

四、如何診斷胰島素抵抗?

要做的檢查叫胰島素釋放試驗,不要只測空腹血糖和胰島素,這個不准,我們還沒到糖尿病的程度,所以空腹的血糖和胰島素基本都是正常的,只看空腹的話,會誤判。

先空腹抽血,再服用葡萄糖,然後30分鐘,1小時,2小時,3小時分別抽血測胰島素水平。

如果你的血糖沒有達到理想的控制目標,這篇文章一定要看完。


五、如何改善胰島素抵抗?

1.糖友要合理調整飲食,每日食物攝入總量不能超標,在此基礎上,選擇富含膳食纖維、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另外,高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也能夠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飲食要少而清淡,建議胰島素抵抗患者每日能量減少12%以上(消瘦者除外);

超重/肥胖的胰島素抵抗者建議每日能量減少20%-30%,以使體重降低5%以上;建議烹飪時用植物油代替動物油,各種植物油交換著用,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各種油炸類食物要拒絕。

2、要堅持運動

合理運動可以消耗體內儲存的脂肪及熱量,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中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此外,運動也是減肥和保持體重的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01 儘量下午或者晚上運動

02 有氧運動和抗阻訓練相結合

03 久坐之後動一動

04 生活化運動

2、要保持充足睡眠

有研究發現,睡眠不佳的糖友更容易發生胰島素抵抗,進而影響血糖控制。建議糖友規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4、戒菸,補充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均有助於改善胰島素抵抗。

六、這些藥物可以可改善胰島素抵抗


糖尿病人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服用可改善胰島素抵抗的藥物,最常見的是雙胍類藥物,其他還包括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吡格列酮)、DPP-4抑制劑(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汀)、GLP-1類似物或GLP-1受體激動劑(利拉魯肽、艾塞那肽)以及格列美脲。

雙胍類藥物可以促進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增加肌肉組織中糖的無氧酵解,減少葡萄糖在腸道的吸收,減少肝內糖原異生,減少葡萄糖生成,改善胰島素與受體的結合,增強胰島素的作用。

所以,臨床上對於有胰島素抵抗的肥胖糖友常選用二甲雙胍。噻唑烷二酮類藥物除了可以降血糖外還可以降血脂,其機制是高選擇性地激動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Y來改善胰島素抵抗。

DPP-4抑制劑可通過增加2型糖尿病人的活性腸促胰島激素的水平而改善血糖水平,保護胰島B細胞功能,還能減少胰島素抵抗。

GLP-1受體激動劑和GLP-1類似物可通過抑制食慾及攝食量而達到減重的效果,並能改善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最後強調:胰島素抵抗不等於糖尿病,但長期下去可能會引發糖尿病!

我們常見的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島素抵抗引起的。也就是說胰島素抵抗是糖尿病產生的原因之一,是一種症狀而非疾病,它可能誘發一系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