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始載於《本草經集注》,謂其「煮汁洗漆瘡」。《新修本草》謂其「汁服主水利,沐頭及洗身上瘡癢。」而《圖經本草》卻認為其「主治痢疾及腰疼」。直至南宋的《履巉岩本草》始知其「能消食」。《日用本草》的「化食積,行結氣,健胃寬膈,消血痞氣塊」,《滇南本草》的「消肉積滯、下氣;治吞酸、痞塊」,《本草蒙筌》的「行結氣,療癲疝」及《食鑒本草》之「化血塊、氣塊,活血」等記述充分肯定了山楂消食導滯、主消肉食、活血化瘀之功效。《本草綱目》對前人的經驗進行了總結,言其「化飲食,消肉食,癥瘕,痰飲痞滿吞酸,滯血癰脹。」現代對本品的認識與應用日漸深入全面。

山楂是很常見的水果之一,我們最熟悉的就是糖葫蘆,這是我們小時候的回憶啊。從小就知道糖葫蘆又甜又好吃。據說在南宋的時候,宋光宗的妃子病了,御醫們用盡了方法卻收效甚微,於是張榜招賢。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診脈後,他‬讓宮人將山楂與紅糖煎熬,飯前服用幾顆。皇妃服用以後,胃口一點點好了起來。後來這種做法流入民間演變成了冰糖葫蘆。

山楂的命名,李時珍:「山楂,味似楂子,故亦名楂。」本品的異名有梂子,鼠查、羊梂,赤爪實,棠梂。現代別名還有酸查,北山楂、東山楂等,但通用名稱為「山楂」。

中藥

中醫的山楂為薔薇科植物山里紅或山楂的乾燥成熟果實。主產於山東、河南、河北、遼寧。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後經切片,乾燥而得。

中醫認為山楂氣微,味酸、微澀。以片大、皮紅、肉厚、核少者為佳。生用或炒黃、炒焦用。

其‬性味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具有消食健胃,行氣散瘀,化濁降脂的功效。脾胃虛弱者慎服。

注意:脾胃虛弱而無積滯、胃酸分泌過多者慎用。

《本草‬綱目》:「生食多,令人嘈煩易飢,損齒,齒齲人尤不宜。」

《得配本草》:「氣虛便溏,脾虛不食,二者禁用。服人參者忌之。」

《隨息居飲食譜》:「多食耗氣,損齒,易飢,空腹及羸弱人或虛病後忌之。」

《本草經疏》:「山楂,《本經》雲味酸氣冷,然觀其能消食積,行瘀血,則氣非冷矣。有積滯則成下痢,產後惡露不盡,蓄於太陰部分則為兒枕痛。山楂能入脾胃消積滯,散宿血,故治水痢及產婦腹中塊痛也。大抵其功長於化飲食,健脾胃,行結氣,消瘀血,故小兒產婦宜多食之。《本經》誤為冷,故有洗瘡癢之用。」

《本草通玄》:「山楂,味中和,消油垢之積,故幼科用之最宜。若傷寒為重症,仲景於宿滯不化者,但用大、小承氣,一百一十三方中並不用山楂,以其性緩不可為肩弘任大之品。核有功力,不可去也。」

《本草求真》:「山楂,所謂健脾者,因其脾有食積,用此酸咸之味,以為消磨,俾食行而痰消,氣破而泄化,謂之為健,止屬消導之健矣。至於兒枕作痛,力能以止;痘瘡不起,力能以發;猶見通瘀運化之速。有大小二種,小者入藥,去皮核,搗作餅子,日干用。出北地,大者良。」

現代藥理

山楂主要有效成分為槲皮素、槲皮苷等黃酮類化合物,其次為山楂酸、齊墩果酸、熊果酸等多種有機酸。另含內酯、脂肪酶、糖類、維生素C、維生素B2及鈣、磷、鐵等。

山楂提取物有強心、降壓,增加冠狀動脈流量、擴張血管及抗心律失常作用,其中山楂水解物山楂總黃酮和三萜酸類均有降壓作用,但以三萜酸類降壓效應最強。其次是山楂具有明顯的降血脂和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作用,並提示總三萜酸可能為降血脂的有效成分。在提高免疫功能方面,可增加家兔血清溶菌酶含量及心血T淋巴細胞轉化率等。對志賀痢疾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宋氏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大腸埃希菌、溶血性鏈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白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有較強的抑菌活性。另外,服後可增加胃中的酶類及胃液分泌量,促進消化,且具有一定的鎮靜作用。


版本:v1.1

時間:2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