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的小雯,已被難以啟齒的「肛裂」折磨了將近三年,她備受煎熬。

第一次肛裂發生於大四下學期,當時由於備戰研究生考試,小雯常要坐上八到十小時學習,加上時間緊張常常忽略飲食,每日飲水極少且以高脂、高蛋白食物為主,大便乾結、排便困難也成了小雯的日常煩心事。

對於便秘小雯起初未予重視,直至一次便後劇烈疼痛便中帶血,小雯才發覺問題可能要比想像中嚴重,在又一次排便灼痛之後,小雯才慌張就醫。

前往醫院就診後,小雯被確診為肛裂,可由於學業繁忙,怕耽誤學習,沒有選擇手術,而是選擇了保守治療。在之後的兩年多時間裡,小雯的肛裂時有發作,有時症狀較輕,有時肛周疼痛則令人難以忍受,坐臥不安,極大影響生活學習。

小雯很納悶,自己明明只是患上便秘,為何會發展為肛裂?而這肛裂又與痔瘡有何關係,應該如何分辨呢?

究竟什麼是「肛裂」,會造成何種危害?

提到肛裂,大家常覺得難以啟齒,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哦,尤其是女性朋友,通常女性肛裂的發病率為男性的1.5倍至2.0倍。這是一種以肛管撕裂為主要表現的病症,故稱之為肛裂。

肛裂的發生方向一般與肛管縱軸相平行,實質為肛管皮膚組織的缺血性潰瘍,一般可分為急性肛裂慢性肛裂兩種,後者也被稱為陳舊性肛裂。

急性肛裂發病時間較短,症狀往往並不嚴重,且未形成前哨痔肛乳頭肥大等病理情況,一般經過合理的治療與日常生活調理,治癒的可能性很大,但慢性肛裂則不盡然。

慢性肛裂一般指肛裂發生時間超過8周,這種頑固性的局部缺血性潰瘍,其形成一般是長期漸進式的結果,可由急性肛裂轉換而來,特點是保守治療很難根治、潰瘍難以完全癒合易復發。

許多慢性肛裂都與經常性便秘有關,而當肛裂形成後,患者在排便時往往會有巨大痛苦,便會刻意降低排便頻率,如此又導致糞便長時間在腸道內滯留水分被回吸,便秘由此加重。而便秘的加重,又會進一步加重肛周皮膚的撕裂,加重病情。

在這種便秘與肛裂互相作用的過程中,還會形成一些特殊的病理結構,如前哨痔、肛乳頭肥大。所謂前哨痔,本質上是一種結締組織增生,它的發生與肛裂長期存在所導致的炎症刺激局部缺血有直接關係,肛周皮膚在不斷的受損、恢復中,最終形成前哨痔。

至於肛乳頭肥大,與前哨痔具有許多相似性,它本身也屬於一種炎症刺激下所發生的結締組織異常增生。不過與前哨痔不同的是,肛乳頭本身屬於人體的正常組織,但在肛裂等肛周疾病久治不愈的前提下,肛乳頭不斷經受感染和炎症刺激,局部血液回流也產生障礙,最終增生肥大,突出肛門外。

不管是肛乳頭肥大還是前哨痔,都屬於局部組織的異常增生,此種情況又會導致肛管進一步狹窄,增加排便時的痛感與肛管受到的刺激,繼而導致肛裂久治不愈。若肛裂長期不愈,前哨痔與肛乳頭肥大的情況則有可能同時存在,這被稱為「肛裂三聯征」。

肛裂的最常見症狀是便血排便疼痛,這與常見的肛腸疾病痔瘡十分近似,故許多人也常將肛裂與痔瘡相混淆,並因此抱有僥倖心理。雖然肛裂與痔瘡都可輕可重,但總體而言,肛裂對患者的生活影響更大,且急性肛裂一旦發展為陳舊性肛裂,只有進行手術才能根除。

肛裂的危害視嚴重程度而定,較淺層的肛裂通常只會對肛周淺表皮膚造成損害,但也有可能傷及深層皮膚。且肛裂長期存在時,感染、炎症反應局部損傷持續存在,肛竇炎、肛周膿腫、肛瘺等肛腸疾病也會隨之而來。

所以,提早確定自己所患疾病對確定治療策略很有幫助,那麼肛裂與痔瘡究竟該如何區分呢?

肛裂與痔瘡如此相似,該如何區分?

作為最常見的肛腸疾病,痔瘡的本質是肛管內的靜脈叢淤血曲張,包括內痔、外痔以及兩者兼而有之的混合痔,其在病理上與肛管撕裂所致的肛裂有本質區別。而在症狀上,痔瘡與肛裂雖都會導致便血、便痛,但無論是在痛感還是具體出血表現上,二者都有相當的區別。

痔瘡在發生初期患者往往不會有明顯痛感,但常會有出血表現,不論是內痔或外痔,很少在發生初期就產生較強烈的疼痛。痔瘡導致的出血,血液一般為鮮紅色,多覆蓋在糞便表面。當病情進一步進展,發生痔瘡嵌頓或血液瘀滯所致的血栓痔時,就極有可能給患者帶來劇烈的疼痛,導致行走、坐臥受限。

而肛裂往往與之相反,肛裂的出血一般是伴發症狀,因肛管撕裂而引起,並非出血量較少且每次排便都會出血。肛裂所導致的疼痛往往在初期就會出現,起初只在排便時顯現加重,而隨著肛裂的加重,還有可能出現大腿及臀部的放射痛。

對於肛裂而言,疼痛是先發症狀,便血則是繼發症狀;而痔瘡往往以便血為先發症狀,隨後因病情進一步發展才有可能出現疼痛,也有可能持續無痛,但肛裂無論嚴重與否都會導致疼痛。在具體痛感上,痔瘡一般為持續性的鈍痛,而肛裂則是皮膚撕裂所產生的銳痛。

此外,在一些伴隨症狀上,二者也有區別。痔瘡一般可用手直接觸及,尤其是外痔混合痔,而內痔在後期嚴重時脫出也可觸及,但肛裂一般只有存在哨兵痔肛乳頭肥大時才有可觸及物;痔瘡可能會導致會陰部的潮濕瘙癢及異物感,但肛裂伴隨症狀則較少。

總體來看,肛裂與痔瘡在先發症狀和具體的細節上有諸多不同,在發生初期其實很好區分。不過問題又來了,肛裂究竟是如何來的,難道都是因便秘發展而來的嗎?

肛裂發生,或與這5種行為有關,值得警惕

肛裂對患者身心都有不小的損害,而它的發生,往往與這5種行為有直接關係。

(1)遭受外力損傷

肛管在外力的作用下產生撕裂是肛裂最主要誘因,外力的來源可能是手術、異物進入、乾結的糞便或是分娩等。這其中分娩所致的產傷是肛裂不可忽略的病因之一,在分娩過程中,陰道產生的擴張可能累及肛管,致使肛管撕裂,臨床數據顯示約有4%至8%的患者因產後損傷患上肛裂。

(2)排便過於用力

排便時過於用力,也可能誘發肛裂,但單純因排便過於用力而導致肛裂的情況相對少見,一般與先天的肛管畸形糞便乾結有關。

對於先天性的肛管狹窄者,排便過程中肛管本就要承受更大的壓力,而若同時存在糞便乾結、堅硬的情況,此時再經過於用力的排便,糞塊就很容易對肛管皮膚產生撕裂。

(3)不良的飲食習慣

便秘腹瀉都是導致肛裂發生的潛在誘因,而這兩類疾病又常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直接關係,比如挑食、飲水過少、飲食不衛生等。

飲食中膳食纖維和水分的缺少是便秘發生的主要飲食因素,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喜食蔬菜水果、不到口渴時不飲水者並不少見。

膳食纖維作為七大營養素之一,廣泛存在於各類蔬菜水果中,其對胃腸道的蠕動有促進作用,有效降低糞便脫水、乾燥的可能,而充足的飲水更能直接保證糞便不會過於乾結,避免可能會肛管造成的損傷。

不衛生的飲食習慣則會誘發腹瀉,反覆腹瀉同樣可引起肛管撕裂,只是發病率相比便秘更低。

(4)情緒波動頻繁

肛裂的一大病因是內括約肌痙攣,此種情況會導致肛門舒張性下降,更容易受損,且肛管內的壓力也會因此上升,進而導致血液回流障礙、局部缺血,形成肛裂。

而導致內括約肌痙攣的原因是多樣的,一大原因就是情緒的波動。情緒因焦慮、緊張、興奮等產生波動時,交感神經會隨之興奮,內括約肌也會因此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更容易發生痙攣。

(5)久坐或缺乏運動

久坐一般不會直接引起肛裂,但對於肛裂的癒合有不小的負面作用,且人體在缺乏運動時,胃腸動力下降,更易發生便秘與糞便乾結的情況。

總結

肛裂是因外力、內括約肌痙攣、長期便秘等原因所導致的肛管撕裂,一般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後者可由前者轉換而來,且大多需要進行手術才能痊癒。

肛裂對日常生活影響很大,且與症狀近似的痔瘡有本質區別,需予以甄別。這些你都學會了嗎?

參考文獻:

[1]盧敏圓,方宗武,翁美容.肛裂的中西醫治療進展[J].中醫臨床研究,202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