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阿姨因為小腹總是隱隱作痛並逐漸加劇到醫院檢查。檢查發現李阿姨的子宮如5個月妊娠大小,質地偏硬,活動很差,有壓痛。B超檢查提示,宮腔內除大片液性暗區,可見2公分的中強回聲,宮腔內有大量膿液及膿苔。看到這個檢查結果,醫生馬上讓李阿姨做子宮內膜活檢,病理報告顯示子宮內膜癌。

李阿姨體型「富態」,體重高達160斤,患高血壓和糖尿病有15年了。

李阿姨「富態」的體型,正是子宮內膜癌發病的高危因素。

子宮內膜癌「嫌貧愛富」,偏愛富態的女性。有研究報導,體重超過正常標準的15%,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增加3倍。子宮內膜癌患者中約80%超過正常平均體重的10%以上。肥胖會使體內性激素結合蛋白降低,雌性激素水平增高。

同時腎上腺分析的雄烯二酮可以在脂肪組織中轉化為雌酮,脂肪含量越多轉化越強,導致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長期刺激子宮內膜會出現異常增生,甚至出現癌變。

除了肥胖,以下這些因素也是子宮內膜癌發病的高危因素。

1、絕經晚

初潮早、絕經晚都與子宮內膜癌的發生有關,絕經晚(大於52歲)的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概率為49歲以前絕經者的2-4倍。

2、多囊卵巢綜合徵

多囊卵巢綜合徵患者卵巢濾泡持續時間較長,但無法形成成熟的卵泡進行排卵,這促使子宮內膜一直處於雌激素刺激的狀態,且由於缺乏孕酮的調節和周期性脫落,導致子宮內膜增生異常。同時多囊卵巢綜合徵患者的雄激素水平約為正常女性的30倍,而雄激素可轉化為雌酮刺激內膜增生。

3、未孕、未產、不孕症

沒有生育過的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是已經生育女性的2-3倍,而患有不孕症的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更高,是正常人群的3-8倍。

4、絕經後單一的雌激素替代治療

單一的雌激素替代治療增加子宮內膜癌的發病風險,其危險性與雌激素用量多少、持續時間、是否合用孕激素、中間停藥及患者體質都有一定關係,口服雌激素超過3年者,患子宮內膜癌風險明顯增加,超過10年者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增加20倍以上。

註:本文為純健康科普文章,文中涉及藥物、技術、產品等只做表達所需,不具任何治療建議,具體治療方式請前往正規醫院接受專業檢查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