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有任何觀賞魚飼養問題,可直接全網搜索養魚老道及關鍵詞,比如:養魚老道、水質白濁,養魚老道、觀賞魚黑斑、腐爛病等。

如果遇到自己平時很忙,可能無暇照顧自己的觀賞魚,甚至經常不在家,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與其麻煩他人,不如自行減密

很多新手魚友的做法是,即使自己再忙,無法照顧自己的觀賞魚,那自己的魚缸里,照樣也要塞得滿滿的,必須讓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代為照顧。

而我的做法則是,如果自己比較忙,或者頻繁外出,那麼,先把自己的觀賞魚來個大裁員,裁員到兩個月可以不換水,即使我不在家,也不會有什麼後顧之憂的地步,那就可以了。

這個東西,養多少是多,養多少算少呢?

與其讓家人或者朋友代為照顧,最後可能還會因為各種照顧不周,導致整缸團滅,那還不如自己先行減密,減到基本不必麻煩他人照顧,那不是更好嗎?

可以送人、可以便宜點給魚店,想要減密就得捨得

當我們感覺可能無瑕照顧它們的時候,減密就是最省事的方法,千萬不要捨不得,那是毫無作用的。

因為今年確實很忙,需要經常離家一段時間,以後還可能和孩子出去旅旅遊啥的。

所以在我這次離家之前,已經開始減密了。

包括電鰻、六角恐龍、還有一些小金魚、三條地圖魚、兩條七星刀、一條鴨嘴,全部分批送人了。

除了那些水虎魚已經成年,送出去可能比較神經質,弄不好有死亡的風險以外,其他魚缸幾乎減密一半,尤其是那條鴨嘴,因為個體太大了,還必須得單缸飼養,好不容易通過魚店的朋友給送出去了。

本身在我這裡,如果觀賞魚長期不生長、老頭魚、某些個體反覆、頻繁患病,飼養密度過大,我都會想辦法送出去一些或者便宜賣給魚店,因為養起來也沒有什麼意思了。

不要總是無休止的買魚、買魚缸,減密後感覺壓力銳減

把這些觀賞魚送出去以後,頓時感覺自己的壓力銳減。

以前每周可能需要購買幾十塊錢的飼料魚,而且有的時候熬不到周末就都吃完了,因為全部都是吃貨。

現在倒好,稍微買點草金魚,它們能吃半個月。

水質問題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即使兩個月不換水、不洗棉,問題也不大了。

都是些養的時間很長、已經完全適應了的觀賞魚,出去七八天,加熱管直接拔掉,水溫降到多少度,我也不知道,還可以防止水分過度蒸發。

回來看看,水質還是不錯的,就是缸壁多點褐藻罷了,底濾倉缺水也不嚴重,缸底也沒有什麼糞便殘渣,除了清道夫死了兩條以外,其他都活的好好的,沒有任何的問題,這不是很好嗎?

所以在此也奉勸某些魚友,不要貪多嚼不爛,飼養觀賞魚太多,然後把自己的時間都給綁死了,哪哪也去不了,出門在外還得時刻擔心著家裡的觀賞魚,該減密必須要減,該捨得一定要捨得。

自己千萬不要想不開,非給自己製造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等到自己將來有時間了,再想多養點魚,那還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嗎?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