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圖片來源:wiki)

撰文 | 阿嫻

審校 | Ziv

只要你養過貓就不難發現,平時再張牙舞爪的它們,都有一個致命弱點,俗稱「命運的後頸」。只要捏住這裡,就像按下了關機鍵,貓咪變得非常乖巧溫順,任你擺弄。

幼崽:無所謂只是有點累|Gifer

其實,不僅人類捏著貓咪的後脖頸會這樣,如果你看過《動物世界》就會發現,無論是日常覓食還是躲避天敵,許多成年母貓在轉移自己的幼崽時,都會通過咬住幼崽的後頸來幫助這些行走尚不利索的幼崽。久而久之,小貓咪就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幼崽在被叼著的時候,會緊縮身體,安靜不動,這樣的反應不僅有利於貓媽媽提高自己的行動效率,幼崽也能避免因為調皮亂動而出現掉下來的情況。

所以,當人們去捏它們的後頸時,小貓咪會誤以為是來自媽媽的愛護行為。這一條件反射被研究人員命名為掐捏誘導行為抑制現象(pinch-induced behavioral inhibition,PIBI),具體變現為動物的脊椎捲曲拱起、身體靜止、尾巴順從地夾在兩條後腿之間

貓:首先我沒招惹你們任何人|參考文獻[1]

然而,通過捏貓咪的後頸來抑制它們的活動並不是所有貓咪都適用,這種反應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有研究人員使用了142隻貓(72隻母貓和70隻公貓)和三個夾子來觀察掐捏誘導行為抑制現象,結果發現所有的幼貓都有相應的條件反射,但是成年貓中有近一半的貓咪對此無動於衷。此外,相比於母貓,掐捏誘導行為抑制的效果在公貓中下降的更為明顯

如果你家貓已經脫離媽媽兩三年,長成一個十幾斤重中年油膩貓,國際關愛貓咪協會及國際貓病協會並不建議通過這種方式控制它們。一部分原因是它們可能已經隨著年紀增長,忘記並缺少相應的反應機制,反而會因為突然離地產生應激反應和更為強烈的防禦性攻擊;另一部分的原因是可能會因為自身太重使得脖頸部分肌肉無法承受重量,從而導致貓咪的頸部軟組織受損

還有許多溫和的措施可以減輕貓咪的壓力的同時,還能很好的控制它們,比如用一張超大的毯子包裹住它們。

(圖源vetstreet.com)

與貓同為貓科動物、擁有著96%相似基因的老虎,是不是捏住它們的後頸肉也會產生相同的掐捏誘導行為抑制現象呢?

答案是肯定的,這並不是貓咪的「獨門絕技。雖然研究人員沒有直接用夾子去夾老虎、獅子等動物做實驗,但是,通過長時間的行為觀察,這些動物在叼起幼崽時,幼崽與被夾住的小貓的表情和動作等幾乎一致,後頸肉的確是它們的「死穴」。

小獅子:媽!!您慢點兒慢點兒!!|YouTube

在2013年,日本的神經生物家在Current Biology上發表文章稱,幼崽在被母親叼起時會產生心跳減速、安靜以及停止哭泣等一系列的生理反應,並且類似的鎮靜效果在人類嬰兒中也同樣存在

研究人員將麻醉了幼鼠後脖上動作感受神經的實驗組和沒有做任何處理的對照組對比後發現,實驗組再叼起後而產生的鎮靜效果明顯減弱了。這說明,如果不能感知脖子後方被叼住,幼鼠就不會蜷起身來

同時,研究人員再手術移除小鼠大腦的一部分以干擾小腦皮質的傳入信號,結果發現叼起小鼠後,它們並不能蜷起身體、立刻鎮靜下來。這說明,心率的減弱和姿勢上的改變是由副交感神經以及小腦的傳導神經來實現的

左邊為沒有做任何處理的對照組,右邊為麻醉了動作感受神經的實驗組|參考資料[2]

無獨有偶,這項研究還順便解釋了另一個問題:與坐著哄嬰兒相比,抱著他們邊移動邊安撫會更容易讓嬰兒們冷靜下來和睡著。

研究人員設置了三組實驗,分別是讓嬰兒躺在嬰兒床上(CRIB組)、由坐在椅子上的母親抱著(H組),或由連續行走的母親抱著(C組)。結果發現所有測量數據(哭泣、肢體動作和心率)在CRIB組的實驗條件下普遍增加,而在C組顯著減少。

嬰兒的心率呈現:升高-降低-又升高的趨勢|參考資料[2]

研究人員認為被母親抱著走路是最具行為學相關性的刺激,這可能比其他類型的有節奏的運動(如機械搖晃)能更有效地使嬰兒鎮靜

或許是因為寶寶們接收到了媽媽在轉移自己的信號,於是決定不哭不鬧,方便媽媽把自己帶到更安全的地方。而這種母體運輸的鎮靜反應甚至可能在嬰兒出生前就已經形成……



封面來源:Flickr

參考資料:

[1]https://doi.org/10.1016/j.jveb.2021.11.003

[2]https://doi.org/10.1016/j.cub.2013.03.041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後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發布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