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世界肥胖聯盟:預計2035年全球有40億人超重,造成4萬億美元經濟損失

在慢慢長胖的路上,你不是一個人。

近日,世界肥胖聯盟公布了最新版《世界肥胖地圖》報告。數據顯示,從2020年至2035年,全球肥胖/超重人數急劇上升。

肥胖讓人看起來笨重臃腫,更重要的是,200多種病都「拴」在肥胖這根繩兒上,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多種癌症和抑鬱症等。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內科主任醫師 袁振芳

新版肥胖地圖點名10個國家

該報告對超重和肥胖的界定,採取的是體重指數BMI≥25kg/㎡和BMI≥30kg/㎡。體重指數BMI=體重/身高的平方(國際單位kg/㎡)。

報告稱,預計到2035年,全球超重患病率將從2020年的38%升至51%,約40億人超重;肥胖患病率從2020年的14%升至24%,人數近20億。

報告公布了全球18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數據:

預測肥胖率較高的10個國家

預計到2035年,湯加、吉里巴斯兩國成年人肥胖率高達67%,為全球之最。

此外,薩摩亞(66%)、波西利亞(65%)、密克羅尼西亞(64%)、美國(58%)、沙烏地阿拉伯(57%)、波多黎各(57%)、約旦(56%)、土耳其(55%)等國也位列其中,預測成人肥胖率均超過55%。

預測肥胖率較低的10個國家

其中有不少亞洲國家,越南(7%)、日本(8%)、新加坡(9%)均低於10%,是預測肥胖率最低的三個國家。孟加拉國(11%)、印度(11%)、韓國(12%)、柬埔寨(12%)、衣索比亞(12%)、尼泊爾(12%)、東帝汶(12%)等也位列其中。

報告還指出,預計到2035年,全球超重導致的經濟影響將占全球GDP的2.9%(2020年為2.4%),將造成4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2035年,中國預計肥胖率為18%

報告顯示,2035年中國成人肥胖率預測為18%,屬中等水平,但成人和兒童的年均增長肥胖率都比較高,分別為5.4%、6.6%。

報告評估認為,2035年中國成人肥胖對GDP的影響(包括但不限於醫療花費和因為勞動力超重產生的生產影響和過早死亡等)也較高,為3.1%。

在即將到來的2025年,中國將因超重而在經濟上損失4589億1300萬美元,占該年預估GDP的2.4%;在2020年,損失為2833億美元左右。

亞洲國家及地區的肥胖率,幾乎都在20%以下,與動輒超過40%甚至50%的美洲、歐洲國家截然不同,或許與其判定標準有關。

報告將超重和肥胖定義為BMI≥25kg/㎡、BMI≥30kg/㎡,這一標準更適應歐美人,因此,我們不能因為我國預測肥胖率不高就放鬆警惕。

肥胖與200多種病有關

肥胖不只是外在表現,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將「肥胖症」列為一種疾病。

我國對超重和肥胖的界定更為嚴格,其中BMI≥24kg/㎡為超重,BMI≥28kg/㎡為肥胖。

達到這兩個臨界點,肥胖相關的疾病發病率和過早死亡率,會出現拐點式上升,還會給個人和國家帶來多方面重大損失。

胖與200多種疾病有關

肥胖與200多種疾病有關,而這些疾病本身的治療過程可能會加重肥胖,形成惡性循環。

胖會縮短壽命

經合組織此前分析,2020~2050年期間,肥胖和相關疾病將使經合組織、歐盟和二十國集團國家的預期壽命減少約3年。

另有研究顯示,對男性青壯年來說,重度肥胖平均縮短壽命20年。

肥胖讓你花費更多

此前有研究顯示,肥胖人群處方數量是正常人的兩倍多。

一項報告顯示,平均而言,在英、美、法等38個國家,肥胖占糖尿病所有治療費用的70%、心血管疾病治療費用的23%和癌症治療費用的9%。

管好體重是種長壽優勢

控制飲食和增加運動,是防治肥胖的首選方案。

肥胖者如何科學地「吃」?

除了清淡飲食,少吃高脂食物,肥胖者還要控制好食物攝入總量,同時保持膳食均衡、豐富多樣。

少吃豬牛羊等脂肪含量較高的紅肉,可用雞肉、魚肉等白肉代替。同時改掉暴飲暴食、愛吃零食的習慣。

炒菜用油要少攝入飽和脂肪,如豬油、牛油;多吃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EPA、DHA等,可從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中獲得。

用豆類和薯類,來替代一部分精白米麵。在主食里加點雜豆,能做到減熱量而不減飽腹感。

肥胖者如何科學地「動」?

研究顯示,慢跑、爬山、步行、快步走、跳舞、瑜伽,均可有效降低易胖體質人群的BMI。

體重較重的人運動時,要特別注意保護膝關節,推薦游泳和騎車。

建議每天至少進行30分鐘中等強度的鍛鍊。以前很少運動的人可從每天走3000~5000步開始,逐步培養運動習慣。

需要提醒的是,減肥要循序漸進,世衛組織的建議是:每周減0.5~1公斤,一個月減1~3公斤,這種勻速減肥的方法,對身體損傷小且不易反彈。

肥胖就像一塊滋生疾病的土壤,讓很多慢性病生根發芽。控好體重不僅節省醫療費用,保持健康,更是擁有了一項長壽資本。是時候下定決心減肥了!

本文作者:生命時報 記者牛雨蕾

(來源:生命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