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譚琪欣)「天安門是祖國的心臟,我想走之前,一定要來看一看它。」5月9日凌晨5點,北京天安門廣場上,坐在輪椅上的張德豐(化名)對著手機鏡頭哽咽著道出了人生最後的願望。就在他面前不到500米的地方,一面五星紅旗剛剛在熹微的晨光中升起。

張德豐今年70歲了,被癌症擊倒後,短短5個月,他身體裡的癌細胞迅速發展,生命進入倒數計時。據醫生評估,預計生存期僅6-8個月。

這是張德豐第一次來到天安門廣場看升旗,或許也將是最後一次。對於中國抗癌協會安寧療護專業委員會委員紀光偉和楊店中心衛生院的醫護人員而言,這一場跨越1100餘公里的奔赴也意義重大,他們陪護患者順利地實現了願望,安寧療護最後的使命即將完成。


跨越1100餘公里,只為親眼看一看電視裡的祖國

張德豐當了一輩子的農民,如果不是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疾病,也許他永遠不會說出想去天安門看看升旗的願望。

今年1月初,張德豐因一次住院偶然發現癌細胞,被確診癌症晚期。在醫生的建議下,張德豐轉至湖北孝感楊店中心衛生院療護。

「5月5日下午,楊店中心衛生院院長謝志強跟我說他們剛收治了一位安寧療護的病人,邀請我過去查房,這個患者就是張德豐,在此之前,他已經去過多家醫院,都診斷為晚期,已經失去了治療的意義。家屬希望能夠通過安寧療護,幫助老人減輕痛苦。」紀光偉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回憶,在按照慣例召開的家庭會議上,張德豐的女兒提到父親仍有未完成的心願——去北京天安門廣場看升旗。

在查房過程中,紀光偉再次向張德豐確認了他的心願。「我想到北京天安門去看一次升旗,看看是不是跟電視裡的那樣好看、壯觀。我活了這一輩子,沒去過什麼地方,更別提去北京了,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 紀光偉記得,躺在床上的老人話未說完,眼眶裡已全是淚水。

「老人對祖國樸素的愛意讓我們很動容,我想這個願望,我們可以幫他實現。」當天下午,紀光偉就和謝志強以及患者進行了討論,恰逢有愛心人士願意承擔這筆費用,北京之行一拍即合。

出行的第一項準備,是儘快控制住症狀。由於張德豐雙肺大量的積液,有明顯的呼吸困難,楊店中心衛生院的醫務人員為其做了胸腔穿刺引流,緩解了呼吸困難等症狀。隨後,為了儘可能地避免途中出現意外,醫護團隊經過反覆的斟酌討論,最終決定以開救護車的方式護送張德豐到北京,由張德豐的老伴、紀光偉以及楊店中心衛生院醫護陪同前往。

5月7日中午12點左右,救護車從湖北孝感出發。歷經近30個小時,1100餘里路的顛簸,5月8日傍晚,張德豐再次醒來時,夢中的首都,到了。

安寧療護的最後一站,幫患者實現未完成的願望

5月8日晚上8時,距離次日天安門國旗升起還有9個小時,張德豐的情況突然惡化。

「血氧一下子降到了80左右,呼吸困難,意識不太清醒。上了氧氣之後,血氧暫時恢復,我們擔心隨時可能會出現意外,跟家屬溝通之後,打算立即啟程返回。」紀光偉告訴記者。

但返程的方案遭到了張德豐本人堅決地拒絕,他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就這樣回去。生命已所剩無多,而這無疑是他此生中離願望最近的時候了。

「留下來一定會是一場冒險,但是我們最終還是決定在生命的盡頭,充分遵從病人的意志。」紀光偉告訴記者。這一夜,過得異常漫長,紀光偉和陪護張德豐的老伴徹夜未眠。

「該醒了,我們得準備出發,去天安門看升旗了。」5月9日凌晨3點半,老伴輕輕喚醒了張德豐。醫護幫張德豐檢查了生命體徵,掛上了氧氣袋。隨後,張德豐一行人坐上了救護車,前往天安門廣場。

凌晨4點半的天安門廣場上已經燈火輝煌,人來人往。5點整,儀仗隊從金水橋走來,前一秒還很嘈雜的廣場,隨著國歌響起,全體肅靜。張德豐坐在輪椅上,目光隨著國旗的方向移動,眼眶開始泛紅,國旗在晨光中升起的莊嚴一幕,將永遠在他生命最後一個階段的記憶中定格。

「我做安寧療護整整6年了,接觸過各種各樣的生命末期的患者,幫他們實現過各種各樣的願望,有的人在臨終之前想要跟好友握手言和,有的人想再見見兒時的戀人,甚至有一個老太太告訴我說她想入黨......也許在旁人看來,這些人生命將盡,能不能實現最後的願望已經不那麼重要,但安寧療護的溫度,就在於為這些老人祛除生理的痛苦和心理的遺憾,給予充分的關懷,讓生命有尊嚴地、平靜地謝幕。」紀光偉說。

看完升旗儀式後,5月9日早晨7點,載著張德豐一行的救護車從北京天安門廣場返程,一路向南。張德豐挨著老伴睡著了。接下來的日子裡,張德豐或許還要經受一些病痛的折磨,但紀光偉知道,他的心裡沒有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