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鸚鵡顏值非常高,毛色好看,具有高的觀賞性。鸚鵡的語言天賦高,具有較強的人語模仿能力,與人對話,有的甚至是「話癆」,受到了很多養鳥愛好者的青睞。隨著飼養鸚鵡作為寵物的鸚鵡愛好者越來越多,購買、飼養、繁育鸚鵡的人員也越來越多。

經國務院批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已於2021年2月1日公布實施。部分傳統籠養觀賞鳥已升級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其中鸚鵡類除桃臉牡丹鸚鵡、虎皮鸚鵡、雞尾鸚鵡外,其他鸚鵡物種均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無論是野外種群,還是人工繁育種群,均系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對於養殖觀賞的,需要層報各級野生動物主管部門批准並核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對於經營利用的,需要同時取得人工繁育許可證和經營利用許可。

2023年4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陸生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專用標識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和專用標識範圍(第一批),再次公開徵求意見。第一批人工繁育作為寵物的鳥類中列出了費氏牡丹鸚鵡、非洲灰鸚鵡、葵花鳳頭鸚鵡、綠頰錐尾鸚鵡等13種鸚鵡。

目前,對於非洲灰鸚鵡、白鳳頭鸚鵡、、以及黃頂亞馬遜鸚鵡等鸚鵡品種是否人工繁育成熟、種群是否已成規模存在較大的爭議。中國綠髮會研究室現向社會徵集相關信息及意見,以便準確辨識這些鸚鵡的人工繁育成熟度和種群規模,具體鸚鵡品種介紹如下:

【非洲灰鸚鵡】

英文名African Grey Parrot,學名Psittacus erithacus,是鳥綱、鸚形目、鸚鵡科動物,分布於非洲中、西部,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屬於大型鸚鵡,尾巴短,頭部圓,喜攀爬,不善飛翔,具有較強的人語模仿能力和智能推理能力。

【白鳳頭鸚鵡】

英文名White Cockatoo,學名Cacatua alba,是鸚形目鳳頭鸚鵡科白鳳頭鸚鵡屬的鳥類,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I。全身雪白色,擁有白色筆挺的頭冠,翼下及尾毛略帶淺黃,當頭冠展開時,就像「雨傘」一樣,喙和腳均是灰色。

【小黃帽亞馬遜鸚鵡(黃冠鸚哥)】

英文名Yellow-crowned Amazon,學名Amazona ochrocephala,是鸚形目鸚鵡科亞馬遜鸚鵡屬的鳥類,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I。羽毛大部分是綠色的,嘴部為黑色,黃色分布在它們的頭冠頂,頭頂的黃色叫做「帽」。

【黃頂亞馬遜鸚鵡(黃頭鸚哥)】

英文名Yellow-headed Amazon,學名Amazona oratrix,是鸚形目鸚鵡科亞馬遜鸚鵡屬的鳥類,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鳥體為綠色,頭部隨著年齡的增加分布著不同程度多寡的黃色羽毛,翅膀彎曲的部分有著紅色以及黃色的羽毛;下腹部以及大腿也有會程度不一的黃羽分布;鳥喙為臘白色;虹膜為橘紅色。

此外,根據1993年《林業部關於核准部分瀕危野生動物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通知》(林護通字[1993]48號),非洲灰鸚鵡和黃頂亞馬遜鸚鵡(黃頭鸚哥)被核准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鳳頭鸚鵡和小黃帽亞馬遜鸚鵡(黃冠鸚哥)被核准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對這些野生動物及其產品(包括任何可辨認部分或其衍生物)的管理,同原產我國的國家一級和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一樣,按照國家現行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實施管理。

如果您身邊有這些品種鸚鵡的人工養殖、繁育,主要是指在人工干預的條件下,餵養、看護、馴化、飼養管理、繁殖、育幼的過程。歡迎在文末留言處留言或者通過郵件、電話等方式,提供各種信息和線索,主要用於這幾種鸚鵡的人工養殖繁育情況收集和統計。

聯繫人及聯繫方式:

安老師 [email protected];

秦老師 [email protected];

信息收集截止日期:2023年5月25日。

文/Candey 審/露爾 編/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