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當年的中醫名家


各位朋友,眾所周知,自古以來,在西醫進入中國之前,普通老百姓無論得了什麼病,通常都是去找中醫進行檢查和治療的,即使在西醫進入中國之後,一般人家若患了疾病,通常也仍然喜歡先選擇「郎中先生」的,甚至有的人病情已經很嚴重了,但家裡的人通常也仍然要等到所看的中醫實在已對之束手無策之時,才會去尋找西醫診療。


這可能除了長期以來養成的習慣之外,最主要的可能還是與西醫比較,中醫治病的手段和價格,遠比西醫來得更加簡單和便宜些罷!不過進入二十世紀以後,隨著科學的發展進步,西醫通過儀器檢查和藥物治療疾病的水平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事實使一般民眾越來越認識到:很多疾病的治癒,西醫明顯比中醫要快捷方便得多!與之相反,近幾十年以來,中醫診斷和治療疾病的水平不但沒有得到應有的進步和提高,反而因年輕一代的中醫不及前輩們的自身努力和敬業,其醫療水平實在遠遠不及前者了!難怪現在不少人除了認可中醫中藥在養生方面比之西醫西藥似乎仍有著更大的優越性之外,一旦得了疾病,早已習慣於先去找西醫檢查和治療了!事實上從歷史的角度看,我們的中醫中藥在預防和治療疾病方面,真地實在並不見得比西醫來得差!遠的不說,就只說說我們紹興吧!以下幾位民國時期的中醫,在紹興當年平民百姓的口中,就都曾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享有過幾乎等同於古代的華佗、扁鵲之類的「神醫」的美譽!

01

邵蘭蓀(1864—1922)

原名國香,紹興錢清人,清末民初的江南名醫。據有關史料記載:邵氏從小就很聰慧,跟著他的叔父(嗣父)瑞如公常年在農村里行醫,人們把他稱呼為「小郎中」。他後來因為羨慕名醫王馥原的醫名,就廣泛搜集王的藥方認真加以學習揣摩,而王馥原也覺得邵氏勤勉刻苦,就把他收到自己門下,向他傳授了自己的平生所學。因此,邵氏對於醫理四診全都能融會貫通,特別擅長醫治溫暑濕熱及婦科等各類疾病。難怪那時很多人都認為,紹興的中醫,第一位就要算是邵蘭蓀了!


邵氏最能治療那些疑難雜症,被他治癒的病人是很多的,只是他的個性喜歡罵人。當時很多人都欽佩他的醫療技術,但又都害怕被他所罵。邵氏診脈時特別認真仔細,他診脈時絕不准許病人開口說話,有時病人在他診脈時還在陳述自己的病情,他就會臉色很難看地對病人說:「等我把脈之後,再講你的病情;等我說錯了,你再講也來得及,何必要先開口呢!」他罵人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碰到初診的病人是因為自己飲食不節才引起疾病的;二是因為不注意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服才引起疾病的;三是有的病人經過他的治療,本來所患的疾病已有好轉,但卻因不肯聽從他的囑咐才又引起病情重新加重的;還有的病人是在請他診治前已請過別的醫生診治無效才去他那裡治療的,當他看到在他之前診療的醫生所開的藥方很是不恰當時,他也會大罵一番。據當時的人說,在他那裡看病,不遭受幾句罵聲,是很少見到的事情!不過雖然怕被他罵,但因他的醫術實在高明,所以人們還是喜歡到他那裡去看病!當時甚至曾經有過這樣的民謠,說是「活神仙,何處逢?楊汛橋,小郎中」。


不少 前輩們都講:邵氏的切脈,的確有其獨特的功夫,他切脈之後所說的病情,真的就像他自已親眼所見一樣,有時甚至比病人自已還知道得更清楚呢!邵氏除了平時對病人認真負責,精心治療之外,對自己的醫療技術也是精益求精,通常他若遇到病人在他那裡半途停診的話,他一定還會登門走訪了解,如果服了他的藥有效果則記下治驗;如果是改求別的醫生的,他就會深入研究自已所開處方的不足之處。正因如此,後來的不少中醫界的同行也都很欽佩和重視邵氏的診療技術,目前有關他的遺方已集有《邵蘭蓀醫案》5種:一是曹炳章的輯本;二是裘吉生的輯本;三是周毅修的輯本;四是林之遇的輯本;五是他女婿孫懿人的輯本。



02

胡寶書(1865-1929)

名治安,別名玉函,紹興菖蒲漊人。他在胡氏傷寒專科傳人中最為著名,是「紹派傷寒」醫家中的傑出代表,也是紹興當年的 名醫 之一。他精研中醫經典及諸家學說,對張仲景之《傷寒論》及葉天士等溫病大家尤為推崇,畢生致力於對時病,尤其是對溫病的研究。


據史料 記載:胡寶書行醫,是從民國五、六年(1916—1917)開始,到民國二十五年(1936)左右,這廿年之內,他在紹興也是很有名氣的!每天門診的病人通常都在二百人以上,當時去他那裡看病的人,只要說是「去看菖蒲漊」,大家就都會知道病人是去求診胡寶書了!據上個世紀還健在的老人們說:在上個世紀的二、三十年代,胡寶書在我們紹興(縣)的城鄉的確是婦孺皆知的!


另據記載:胡氏也曾熱衷於神州醫學會的活動,擔任過《紹興醫藥學報》的編輯。著有《傷寒十八方》、《新藥性賦》、《藥性校正》等醫籍。



03

陳幼生 (1874—1938)

紹興東浦陳家漊人。精於中醫內科,尤其對於時病的治療,更是與邵蘭蓀、胡寶書齊名,據傳他的診務也很忙,每日診療的病人通常也有二、三百人左右,他的綽號是「小癩子」,他的名聲雖然略遜於上文所說的胡寶書,但是在當年幾乎也是老少皆知的。據說胡寶書去世後,陳幼生還健在,所以從前就醫者的船集中在紹興昌安門外的菖蒲漊,後來都集中到東浦的陳家漊去了!陳幼生是世醫,他的父親名叫陳福生,也是一位中醫。


04

何廉臣 (1861年—1929年)

號印岩,紹興城區人。出身於醫學世家。幼年即受到醫學薰陶,兩次鄉試失利後就棄儒學醫了。他曾經遍訪名醫,中西醫兼學。特別精於中醫內科,擅長治傷寒時症,他的中醫學問與醫術都被當時的人所推重,著作也很多,他的診所,設在紹城宣化坊,他去世後,其子肖廉繼承了他的醫業。魯迅的父親也曾叫他診治過。


20世紀初,何廉臣還積極參與創建我國早期中醫學術團體等醫界社會活動。先後任中國醫學會副會長,紹興醫學會會長,神州醫學總會外埠評議員、評議長。何廉臣一生著作甚豐,先後編輯出版《醫藥叢書》《國醫百家》《重訂廣溫熱論》《感證寶筏》《濕溫時疫治療法》《增訂通俗傷寒論》《新方歌訣》《何廉臣醫案》《全國名醫驗案類編》等。1929年,何廉臣去世,終年68歲。



05

裘吉生(1873~1947)

名慶元,字吉生,紹興嵊縣人。早年參加光復會、同盟會,立志革命。辛亥革命後從事中醫事業,開辦中西聯合醫院,熱心中醫教育,廣收中醫文獻,大量編彙刊印醫書醫報,從事臨床五十餘年,醫術高超,對溫熱病、肺病、胃病、痢疾、白喉、婦女病的治療尤為擅長。


1924年,精選99種醫書,經校刊整理,由杭州三三醫杜,分3集出版。該叢書有不少實用書籍。在近代中醫醫籍出版上成績卓著,有一定影響。1935年,又在其家鄉嵊縣三界書局出版。



06

曹炳章(1878—1956)

字赤電,又名彬章、琳笙,浙江鄞縣人。

曹炳章14歲即隨父研習藥業並在紹興經營藥品,後師從方曉安,通讀傷寒、內科、本草等名家醫書,自設診所行醫。並發奮購天下醫書,曾搜集達3500餘種,又向北平、南京、上海、蘇州甚至到國外東瀛選購未藏之醫籍,藏書樓有「集古閣」。1935年,上海大東書局將其搜集的歷代醫學古籍,編輯成《中國醫學大成》,收書365種,10000冊。擬將出版續集和三集,合計新舊醫學書籍4 185種,藥物考證類圖書655種,其中,孤本、珍本、明刻、清抄、明抄等及其日本舊刻本有400餘種。


新中國成立後,曹氏任《浙江中醫藥》月刊總編輯、紹興市政協委員。1952年,將所藏醫學書籍3400餘種全部捐贈給華東軍政委員會衛生部。



07

張拯滋(1885—1957)

字若霞,號野逸,紹興漓渚人。承家傳,得其父春霞醫理醫術。與何廉臣等創立神州醫藥會紹興分會,任副會長、評議員、兼任《紹興醫藥報》編輯。


新中國成立後在蘇州開業行醫,任蘇州衛生工作者協會副主席。著有《食物治病新書》、《本草新纂》、《草藥新纂》等書20餘部。


早期曾創辦若霞氏製藥廠,出資共立廣濟施醫所。業醫之餘,愛好詩詞文物,曾寫成《蘭亭志》、《漓渚鄉志》,並將畢生所藏文物捐獻給了國家。



08

名積德,字味菊,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祝家橋人。別號「傲霜軒主」。他是中西醫匯通派的積極提倡者和代表人物之一。祝氏先祖世代業醫,年及弱冠,入蜀師從蜀中名醫劉雨笙,曾入軍醫學校鑽研西醫,後隨日本教師留學日本,回國後在成都行醫,成為蜀中名醫。


1927年至滬開業,被上海醫界崇為名家。他也是主張中西醫結合的先驅之一,不過他雖提出改革中醫,但始終立足於中醫,主張停止中西醫門戶之爭,建立溝通的橋樑,實現中西醫間的認識與了解,以求共同的進步。


曾任新中國醫學院附設新中國醫學研究院院長、新中國醫院院長,撰有《祝氏醫學叢書》,並與人合編《傷寒質難》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