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失眠,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想睡著怎麼這麼難呢!如果失眠患者不想靠吃藥入睡,不妨試試中醫外治法,簡單、實用、有效,解失眠之苦。


01


體針

主穴:神門、三陰交、百會。

輔穴:四神聰。

配穴:心脾兩虛加心俞、厥陰俞、脾俞;肝鬱化火證加肝俞、膽俞、期門、大陵、行間;心腎不交加心俞、腎俞、照海;肝火上擾加肝俞、行間、大陵;胃氣不和加中脘、足三里、內關;痰熱內擾加神庭、中脘、天樞、脾俞、豐隆、內關、公孫;陰虛火旺加神庭、太溪、心俞、腎俞、郄門、交信;心膽氣虛加神庭、大陵、陰郄、膽俞、氣海、足三里、丘墟。

02


皮內針

在心俞、腎俞穴埋入皮內針,可單側或雙側埋之,取皮內針或5分細毫針刺入穴中,使之有輕度酸脹感,3天換1次,注意穴位清潔。

03


耳針

常用穴:皮質下、交感、神門、枕、心、脾、肝、腎。

方法:在穴位處尋找敏感壓痛點,用膠布貼生王不留行籽,囑患者每日自行按壓4~6次,每次10~15下,以穴位局部疼痛、發熱,有燙感為佳。隔日換貼1次,雙耳交替選用,10次1個療程。

04


電針

常用穴:百會、印堂、足三里、陽陵泉、內關、三陰交、四神聰。

方法:穴位常規消毒,選用28號1.5寸毫針,刺入深度不超過1寸,進針得氣後,行快速小角度捻轉1分鐘,接上電針儀,選擇連續波頻率為5~6Hz,電流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準,通電30分鐘,去電後留針1~2小時,針灸1次/日,4周1個療程。

05


刮痧

用刮痧板,在下列俞穴部位進行刮痧治療。

(1)頭頸部 太陽穴、額旁、額頂帶後1/3,頂顳後(雙側)斜下1/3,膽經的雙側風池穴、奇穴——四神聰、安眠穴。

(2)背部 膀胱經——雙側心俞、脾俞、腎俞。

(3)上肢 心經——雙側神門穴。

(4)下肢 脾經——雙側三陰交穴。

臨證好書

《郭維琴益氣活血法治療心系疾病》

點進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掃碼免費試讀

本書首先系統闡述郭維琴教授益氣活血法診治心系疾病的學術思想,然後詳細論述益氣活血法診治常見心系疾病診療特點、病機認識、具體治則、治法、調護等。書籍內容針對住院醫師、社區全科醫師、進修醫師、研究生,主治醫師、心血管專科研究生,以及副主任醫師以上心血管專科醫師,分別制定初級、中級、高級的教學內容的課程,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習人才的使用,更好地適應中醫學術思想傳承推廣和應用的需要。


本文僅作知識分享,不構成對任何藥物或治療的推薦和推廣,不能代替專業醫生的醫療建議。如有診療需要,請諮詢和聯繫正規醫療機構。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郭維琴益氣活血法治療心系疾病》(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郭維琴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推薦發表,封面及文中圖片來源於攝圖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