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方』在手,釋難解惑,啟迪後學;『大典』在案,用之於民,惠之於民。希望叢書的問世,能成為廣大讀者的良師益友,推動我國中醫藥文化事業健康科學發展。」6月2日下午,《中醫良方大典》(全六卷)出版座談會暨中醫良方研討會在上海錦江飯店小禮堂舉行,為該書撰寫序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談到,中醫藥是一門古老卻歷久彌新的學科,不應供在博物館裡,而是要融入社會,為人民服務。

中醫藥學是中華優秀文化的學術結晶和傑出代表,傳承和發揚中醫藥學的豐富遺產,守正創新,是建設健康中國,維護人民健康的重要內容。《中醫良方大典》對1949—2018年間我國中醫類、中西醫結合類雜誌以及醫學論文專刊等資料中的臨床治療經驗和所刊方藥進行系統梳理,通過歸類比較,去粗存精,選出良方,編撰成書。為記錄中醫方藥研究新成果,推廣、應用和研究經驗良方,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集聚上海中醫界大師、領軍人才,組成了一支實力雄厚的編寫隊伍。這些專家學者在各自研究領域均為學科帶頭人,術有專攻,成果豐碩。

「《中醫良方大典》(全六卷)出版工程」2019年正式啟動,為2020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也是上海市重點圖書出版項目,經過三年精心運作,終成正果。全六卷分為:「內科一卷」「內科二卷」「外科卷」「婦科卷」「兒科卷」和「腫瘤卷」,收集了我國1949年以來出版的中醫專著以及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相關文獻、論著,將有關中醫內科、外科、婦科、兒科、腫瘤科等方面的臨床治療經驗良方整理彙編成書,力守「明、效、繁、准、多、妙、清、廣、全、新、驗、信」十二大準則,共收入病種近900種,方劑30000餘則,總計820餘萬字。

方劑是中藥臨床應用的最基本方式,是中醫基礎與臨床的橋樑課程。作為一門講求經驗性、感悟性的學科,方劑是集歷代醫家臨床經驗之大成者,是中醫研究成果最為直觀的表現。《中醫良方大典》(全六卷)以工具書出版為抓手,以普通大眾相對熟悉的「方劑」為載體,強調對待傳統文化「去粗取精」的態度。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社長蔣惠永介紹,《中醫良方大典》是反映我國中醫研究發展成果和應用價值的優秀出版物,其中《腫瘤卷》獲第十六屆上海圖書獎一等獎。

大典總主編、國醫大師嚴世芸介紹,書中每種疾病以現代醫學病名為主,記述中醫治療方法,將每種疾病從概述、辨證施治、經驗方、單方、中成藥、預防用藥六部分進行深入闡述。

「古有《備急千金要方》,今有《中醫良方大典》。大典高度重視臨床應用資料分析和療效科學評價,充分展示了上海中醫藥傳承發展和中醫藥文化建設的最新創新成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局長、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六屆理事會會長王國強建議,不僅要將中醫良方匯集起來形成大典,更重要的是要讓中醫良方活起來、用起來。

座談會上,業界專家展開「中醫良方的傳承和人才培養」相關研討,提出促進中醫藥發展的妙法良策。為加強長三角地區的中醫內涵建設,進一步提高臨床醫師的中醫醫案書寫水平,上海市中醫藥學會、長三角中醫藥學會聯盟圍繞《中醫良方大典》(全六卷)開展「長三角青年醫師良方鑒讀大賽」,座談會上為獲獎青年醫師頒獎。上海圖書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曙光醫院和岳陽醫院、市中醫醫院、復旦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大零號灣圖書館等單位收穫贈書。

圖片來源:出版方提供

來源:作者:施晨露